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安塞腰鼓》中考能力拓展练c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013668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安塞腰鼓》中考能力拓展练c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安塞腰鼓》中考能力拓展练c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安塞腰鼓》中考能力拓展练c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安塞腰鼓》中考能力拓展练c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安塞腰鼓》中考能力拓展练c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能力拓展练C卷-安塞腰鼓一、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9分)1.根据要求,完成问题。请仿照示例,为你所在地区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突出该民间艺术的特点,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示例:奔放欢快的二人转,好比是阳光、空气和水,是东北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o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jin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好一个黄土高原! 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 (A.蔚为壮观B.叹为观止C.广为流传)

2、。(1)给加线字注音。困倦( ) 战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zo ( )热 飞jin ( )(3)文段中有一个词的意思为“极度兴奋”,这个词是?(4)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二、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21分)1.(一)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艾叶香中寻玉佩邹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 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3、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棟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

4、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

5、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

6、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选自做人与处事,有删改)(1)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_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_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线词的表达效果)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3)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4)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5)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