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之奇谏假道归纳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982815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宫之奇谏假道归纳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宫之奇谏假道归纳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宫之奇谏假道归纳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宫之奇谏假道归纳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宫之奇谏假道归纳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宫之奇谏假道归纳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宫之奇谏假道归纳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宫之奇谏假道归纳总结教学反思“古代汉语”宫之奇谏假道教学上海大学文学院张萍一、教学理念本节课教学较好(转载于:写论文网:宫之奇谏假道归纳总结)地实践了教学理念,按照三点理念分别分析如下:将小学与史学、文学有机结合,把握好课程定位这是涉及“古代汉语”课程性质定位的重要问题,它关系着课程讲解内容的侧重点。左传文选,在“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中都可能成为教学内容,那么对于同样的对象,不同课程讲解当有其侧重点,相互间既有联系,又须分工明确。我们的这一教学理念源自我们对“古代汉语”课

2、程的定位,即它是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小学”是讲解的主要内容,它为其他相关课程,如“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提供基础,有了这一基本功,这些课程讲解的文学、史学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因此,我们在讲解中,立足于语言文字问题,同时又适当地结合相关史学、文学知识,这样就避免了纯粹语言文字讲解的枯燥。如本课程中补充了一些历史背景资料,以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利用,再如人物言辞赏析等。古汉语语言要点与汉语史演变相融合在通讲文段过程中,并非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而是抓文言特殊语言现象以及重点实词、虚词。在讲解中融入汉语史演变的线索,充实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这是基于新时代学生的新特点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汉语史动

3、态的呈现能满足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求知心理。如讲解表伴随的介词“以”,追溯了“以”的动词义,由“提挈、携带”引伸出“率领”义,后在连动式中虚化为介词,引介动作行为伴随、偕同的对象,故“宫之奇以其族行”之“以”虽是介词,但翻译文句时还可以译成“率领”。使用但不囿于教材,博采多种资料提供最佳解释目前古代汉语教材众多,我们使用的是最具影响力的王力先生主编本,但其注释仍有不少问题。故在教材使用中坚持“不唯教材”的原则,对教材注释进行辨析采用。如“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中“其”的用法,“不唯偪乎”中“唯”的用法等,均对教材注解进行辨析。且我们也博采他山之石,将其他教材中合理的部分引入教学

4、。如讲解中抓文言特殊语言要点这一串“钥匙”的方法,就是从高小方教授著古代汉语教材中引入。二、教学方法PPT和板书相结合充分利用了PPT的多种功能,将文段内容呈现其上,讲解时可以解脱教材的束缚,也节省了板书时间。将不同性质的重点字词以不同颜色加以凸显,做到重点突出,引起关注。对重点字词的讲解配合板书,不尽显于PPT,则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文字与图片相配合从古文字字形入手,讲解词义引申,如“寇”字;从甲骨文看本义,如“齿”,结合字形演变发展;结合地图明确文意,如晋、虞、虢三国的地利位置,明白为何要假道;将较为复杂的文意用图示呈现,如虞国、虢国与晋国的宗族渊源关系。三、教学过程重点突出

5、重点字词在PPT上都标注凸显,且重点讲解,并在文段讲解结束后以“语言要点总结”的形式加以回顾,供课后复习把握。以语言文字讲解为基础,疏通文意,结合史学、文学内容,主次分明。串讲自然通过文意相关性,自然串讲,并注意用过渡性话语引起学生注意。由此兼顾了单个字词的讲解与文意上的贯通。节奏略紧由于语言文字知识较为密集,加之分析文意,使得课堂稍显紧凑,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宫之奇谏假道【教学目的】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宫之奇谏假道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所用课时】两学时【题解】本文写晋侯第二次向虞国借道,宫之奇看出晋的阴谋,他有力

6、地驳斥了虞公迷信宗族关系和神权的思想,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应该实行德政,民不和则神不享。第一课时1.“宫之奇谏假道”谏:用言语纠正尊长的错误。假:借,借路,这里专指军队借路,通过别国领土。2.“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晋侯:晋献公。复:又。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灭下阳。与“再”比较,再,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虞国:武王封周大王之子虞仲于此。在山西平陆县东北六十里。虢,即北虢。文王封其弟仲于宝鸡附近,号西虢。北虢是其别支。3.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表:古者衣裘,以毛为表。引申为外面。这里指屏障。启:甲骨文作,开门之义,引申为开启

7、,开导之义,此指使晋张其野心,启发晋国的贪心。寇:杜注兵作于外为寇,作于内为乱。虞引晋兵伐虢,是寇。翫:指习惯而不经心,玩忽,即放松警惕。谓通为。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再:第二次。4.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谚:俗语。所谓:所说的。所字结构,将动词或动词短语名词化。“辅车相依”有两说,一如课本解释为面颊与牙床骨。另一种说法为:辅,车两旁之板,大车载物必用辅支持,故辅与车有相依之关系。诗经小雅正月:其车既载,乃弃其辅。其虞虢之谓也,即其谓虞虢也。其:表委婉语气。5.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宗:同姓,同一宗族。晋、虞、虢都是姬姓国,同一祖先。6.大为后稷第十二代孙,

8、为穆,穆生昭,则其子大伯、虞仲、王季为昭。昭生穆,则虢仲虢叔为穆。不从:指不从父命。大伯知道大王要将王位传给他的小弟弟王季,即季历,所以和虞仲一起出走。是以即以是,因此。嗣:嗣继承王位,宫之奇认为大伯没继承王位是不从父命的结果。虢仲虢叔:王季的次子和三子,周文王姬昌的二弟和三弟。王季于周为昭,故其子为穆。臣士:执掌国政的大臣。为文王臣士,当过文王的卿臣。盟府:主管盟誓典策的官府。7.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将虢是灭即“将灭虢”,以“是”复指前置宾语。何爱于虞即“爱于虞何?”对虞还爱什么?8.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此句为特殊倒装句,即其爱之也,且能亲于桓庄乎?9.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

9、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桓庄之族:见课本第18页注释89。以为戮:以为戮,把他们作为杀戮对象。偪同逼。逼近,威胁。亲以宠偪:至亲因为宠势,对献公造成威胁,尚且对他们进行杀害。况以国乎?何况是以国家对他造成威胁呢?承前省“偪”字,偪通逼。10.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享:把食物献给鬼神。引申鬼神享受祭品。再引早为人享受福禄。享祀:指各种祭祀。丰絜:指祭品丰富清洁,絜通洁。据:依附,这里指神保佑我。11.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之:指代下面要说的一番道理。“实、是”都是代词,分别复指前置宾语“人、德”。12.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惟德是辅”,即“惟辅德”。1

10、3.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黍:黄粘米;稷:不粘的黍子;这里泛指五谷,祭祀的物品。馨:香。杜注:香之远闻。意思是说黍稷等祭品并不是馨香的,只有光明的德行才是馨香的。14.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易:不同。繄:语气词。意思是百姓祭祀的物品并没有不同,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祀品才是真正的祭祀品。15.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冯同凭,古今字,依靠的意思。所冯依:依靠的东西。明德:使德明;以,表目的连词。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吐:指不食所祭之物。如果这样,那么不是道德,百姓就不会和睦,神灵也就不会享用了。神灵所凭籍依从的,

11、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占取了虞国,而把发扬美德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于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16.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以:率领其家族离开虞。腊:腊祭,每年年终举行,这里用如动词。更:副词,再。举:举兵。晋以灭虢之兵灭虞,所以不需第二次举兵。17.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丙子:那年的十二月初一,干支为丙子。朔:每月初一。京师:周的都城。18.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还:回来。馆:用如动词,即住。第二课时语言点总结:1.通假字:谓一之谓甚。偪不唯偪乎?絜吾享祀丰絜。2.古今字:冯3.词类活用:腊:腊祭。这里用如动词。馆:用如动词

12、,即住。4.词序:其虞虢之谓也,即其谓虞虢也。是以不嗣即“以是不嗣”。将虢是灭即“将灭虢”,以“是”复指前置宾语。何爱于虞即“爱于虞何?”对虞还爱什么?惟德是辅即“惟辅德”。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特殊倒装句,即其爱之也,且能亲于桓庄乎?5.使动:明德:使德明。思考与练习一、分析下列单词的用法:假、表、昭穆、据、许二、找出本文中的宾语前置的句子,并说明属于哪种用法?三、说明虚词“以”的用法?宫之奇谏假道一、题解:本文选自左传僖公5年,标题是后人加的。其内容是解释春秋经文“冬,晋人执虞公”这件事的本末的。宫之奇:虞国大夫,其“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谏:用语言来纠正尊长的过失,动词。假道:借

13、路。专指军队借路以通向别国。假:借。题目的意思是宫之奇劝谏虞君借路给晋国。本文写晋侯向虞国借道以攻打虢国,宫之奇识破其阴谋,力谏虞公,虞公不听,结果晋灭虢返国时顺势灭虞。文中主要写了宫之奇的劝谏过程,谏词分三层:先陈述形势,次揭露晋无情,后阐述修德重民的道理。二、语句大意及语言现象分析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晋侯:指晋献公,他是晋武公的儿子、晋文公的父亲。晋属侯爵,故称晋侯。复: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可翻译为又,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再。但古汉语中,再是数词,不是副词。再作状语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并不表示行为的重复。因此,他们并不是同义词。虞:国名。武王所封,其国君

14、是大王古公亶父的儿子虞仲的后代。地盘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六十里。虢:国名。其始祖是文王之弟虢仲。献公22年出兵灭之。以:连词,连接为连动句的两个谓语假道和伐虢,可翻译为去。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宫之奇劝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如果虢国灭亡了,那么虞国必定跟随着也就灭亡了。”“虢,虞之表也”句:判断句。表:外面,外围。其本义是穿在外面的衣服。庄子让王:“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虢亡”:假设复句。从:跟随。字形从二人会意。晋不可启,寇不可翫。对晋国,不能启发它的贪心;对外敌,不能放松了警惕。啟:启发。本义是开门,如:“夫人将启之”。此用引申义。寇:外部入侵的敌人。左传文公7年:“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字形为会意。翫:是玩的异体字。轻视,因习惯而不经心、放松警惕。本句为并列句。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次借路就算太过分了,难道还可借第二次吗?一之谓甚:主谓宾句。一,数词活用为动词,借一次。之,指示代词,指代借路之事,作一的宾语。谓,通为,动词算是。甚,形容词,过分,作谓的宾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