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及探究 第1讲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80928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及探究 第1讲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及探究 第1讲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及探究 第1讲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及探究 第1讲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及探究 第1讲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及探究 第1讲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及探究 第1讲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学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2019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3.正确选用实验装置。考点一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频数:难度:)1加热仪器酒精灯(1)加热时用外焰加热;(2)酒精灯中的酒精量不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1/4;(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4)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5)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2可加热的仪器(1)直接加热仪器(2)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仪器图形和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配

2、制、稀释溶液或作液体用量较多的反应容器;有时可代作水浴锅用溶解固体或混合溶液时要轻轻搅拌,玻璃棒不碰器壁;加热时外壁要干燥,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2/3不加热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反应的容器;喷泉实验中充装气体的仪器加热时外壁要干燥,且盛液量不超过球部容积的1/2液体的蒸馏加热时,加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暴沸,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容积的1/2,蒸馏(分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宜在支管口处中和滴定的反应容器;蒸馏操作的承接器;也常代替烧瓶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加热时外壁要干燥,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1/2,酸碱滴定实验时液体不能太多,以便于滴定时振荡3.计量仪器用量筒、托盘天平量取或称量时,记录数据要求均要记录到小数点后

3、1位,而用滴定管量取液体体积时,要记录到小数点后2位。4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的仪器:仪器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2)加滤纸后,可过滤液体(1)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水润湿,注意不得留有气泡(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1)用于随时添加液体(2)萃取、分液(1)注意活塞不得渗漏(2)分离液体时,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蒸发或浓缩溶液可直接加热,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3,当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组装蒸馏装置,将蒸气冷凝为液体蒸气流的方向与冷却水流的方向相反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其中广口瓶可换作大试管或锥形瓶(1)一般选

4、择能与杂质气体反应的试剂作吸收剂(2)装入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3(3)气体的流向为A进B出用于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干燥剂为粒状,常用CaCl2、碱石灰(1)注意干燥剂或吸收剂的选择(2)一般为大口进气,小口出气1教材基础知识判断(1)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蒸发皿()(2)用10 mL量筒量取8.58 mL蒸馏水()(3)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4)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5)如图A配制250 mL 0.1 molL1的盐酸()(6)如图B用稀盐酸滴定NaOH溶液()(7)用如图C装置可以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K2Cr2O7标准

5、溶液()(8)图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 mL()答案(1)(2)(3)(4)(5)(6)(7)(8)2教材常见仪器的识别与使用(1)图1中装置A的名称是_。(2)图2中仪器D的名称是_。(3)图3中仪器X的名称是_。(4)图4中仪器B的名称是_。(5)图5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_,仪器B_。(6)实验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_。(7)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_。(8)图1和图4实验装置中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9)制取KClO3实验结束后,取出含有KClO3溶液的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答案(1)干燥管(2)锥形瓶(3)圆底烧瓶(4)球形

6、冷凝管(5)坩埚500 mL容量瓶(6)漏斗、烧杯、玻璃棒(7)蒸发皿(8)冷凝回流(9)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不填“胶头滴管”也可)3(溯源题)(2016天津理综,5)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制乙炔的发生装置蒸馏时的接收装置除去SO2中的少量HCl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解析A项,长颈漏斗的下端未插入溶液中,不能形成密封环境,且电石与水反应过快,应采用分液漏斗滴加饱和食盐水来控制反应速率,错误;B项,锥形瓶与接收器之间应与环境相通,以平衡压强,这样构成密闭环境使液体无法流下,会造成危险,错误;C项,HCl可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而除去,SO

7、2不反应,正确;D项,K2Cr2O7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乳胶管,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错误。答案C探源:本考题装置图源于教材RJ 必修2 P90图43“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RJ 选修4 P50图“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等课本实验装置图及其拓展变化,对常见仪器的使用及药品的选择进行了考查。题组一常见仪器的识别与常规使用1(2018江西师大附中模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用托盘天平称量11.7 g氯化钠晶体用碱式滴

8、定管取23.10 mL溴水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化合物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A BC D解析量取5.2 mL稀硫酸用10 mL量筒,错误;苯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错误;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可以称量11.7 g氯化钠,正确;溴能腐蚀橡胶,量取溴水用酸式滴定管,错误;瓷坩埚不能用来灼烧NaOH、Na2CO3等,错误;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选择250 mL容量瓶,正确。答案C2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

9、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解析烧杯只能用于给液体加热,A错;使食盐水中NaCl晶体析出的方法通常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使用的容器应是蒸发皿而不是坩埚,B错;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C对;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的方法是直接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倾倒到滴定管中,D错。答案C3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玻璃仪器A分离水和食用油长颈漏斗、烧杯、玻璃棒B配制10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C从

10、食盐水中提取NaCl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D分离水与泥沙分液漏斗、烧杯解析A项,分离水和食用油,要采用分液的方法,要用到分液漏斗、烧杯;B项,缺胶头滴管;D项,要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要用到漏斗、烧杯、玻璃棒。答案C题组二仪器的组合与创新使用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B用图所示装置验证镁和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C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D用图所示装置制备Fe(OH)2并能保证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解析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时,应用稀盐酸和CaCO3,A项错误;可以通过图装置U形管左右两端的液面差验证镁和稀盐酸反应的热

11、效应,B项正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图装置中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将FeSO4溶液与空气隔绝,D项错误。答案B5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很好的供氧剂,其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市售过碳酸钠一般都含有碳酸钠,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只含Na2CO4和Na2CO3)的纯度,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以下方案实施:按下图安装好实验装置,Q为一塑料气袋,随意取适量样品于其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稀盐酸滴入气袋中至充分反应。(1)为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盐酸前必须关闭_,打开_(填“K1”“K2”或“K3”)。导

12、管a的作用是_。(2)当上述反应停止后,使K1、K3处于关闭状态,K2处于打开状态,再缓缓打开K1。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_,为何要缓缓打开K1?_。解析(1)方案的原理为:Q为一塑料气袋,当Q里面产生气体后,压强会增大,气袋膨胀,赶出的气体经K3,用排水法由量筒测得其体积,此体积为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总体积,即CO2和O2的总体积。由上述原理不难看出,滴加盐酸前,要关闭K1、K2,打开K3。(2)当反应停止后,关闭K3,打开K2通入空气,同时打开K1,将Q中的气体赶出,经装置B后进入量筒,测得氧气的体积,所以必须要除去CO2,因此B中装的固体为碱石灰,缓缓打开K1是为了让Q中的气体缓慢地流出,让生成

13、的CO2能充分被B中的碱石灰吸收,使量筒内收集到较纯的O2。答案(1)K1、K2K3平衡分液漏斗内和反应体系内压强,使稀盐酸顺利滴下,同时消除滴下稀盐酸的体积对气体体积的影响(2)碱石灰让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充分被b中碱石灰吸收,使量筒内收集到较纯的O2【练后总结】仪器的创新使用在掌握实验仪器常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能利用实验原理对仪器进行创新,如以下几种仪器或装置均进行了创新组合使用。防倒吸吸收装置简易启普发生器用碱式滴定管改装的量气装置防倒吸吸收装置平衡气压的设计破旧仪器的重新使用考点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频数:难度:)1药品取用(1)根据药品的性状和用量选择取用方法(2)图示向仪器中加入药品的操作方法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2常见试纸的使用(1)试纸的类型和使用范围(2)试纸的使用方法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检验气体:一般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出气口,观察颜色的变化。3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