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专业概论的心得(共8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980789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专业概论的心得(共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审计专业概论的心得(共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审计专业概论的心得(共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审计专业概论的心得(共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审计专业概论的心得(共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专业概论的心得(共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专业概论的心得(共8篇)(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审计专业概论的心得(共8篇)审计学学习心得与体会这学期学习了审计学理论与实操这本书,对于这本书我在很早之前就听说过我们教学课程中会开设,具有很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会计专业知识的深层拓展和实践运用。审计一字最早出现在视野是在大一时段的关于技术证书的介绍,它是cpa必考的一门,其次在社会上还有一个专门职业化的职称“审计师”,也就是这样我对于审计具有不同的态度,在图书馆里我翻阅了有关审计的书籍,当时的第一感受是云里雾里,特别是在打听过它的学习内容及难度时,我对于它是又热爱又惧怕,又崇拜又担

2、忧的多重心理。真正接触审计学的时候是刚开学的时候上审计课,当时的第一次上课就结合书本讲解了审计的有关概论,譬如审计概念、审计目标等概念,虽然也学了三年多的会计了,初次听起来还是犹如天马行空,不知所云,也正因为这些而深知这门课将会是整个学期的紧箍咒,也是双刃剑,既有难度也有高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我的接受力和坚持,所以也格外的留意它。后来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了解审计的基本工作流程和核心概念,印象最深的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审计的目标,一切审计活动都是为审计目标服务的。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

3、,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就是熟知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决定了其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客户会计报表错报和漏报的概率,它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难点所在。各国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都高度重视对事务所独立性做出要求。可以说,独立性因素是审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审计的本质要求及灵魂所在。诚实、正自、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可靠等用以解释审计独立的概念,表示的都是一种人的精神状况,或者是主观立场和一致的选择。最后就是注册会计师为防范审计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一是要严格按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规

4、定,深入具体地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决不搞形式、走过场;二是科学合理地确定重要性水平,认真评估审计风险,通过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把该查的事项查深查透,以减少重大审计风险;三是认真做好审计工作底稿,记好审计日记,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过程,记录与审计结论或审计查出问题有关的所有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及其依据,以降低审计风险。作为一名会计学员,学习审计学课程具有很大的意义,如果说记账是顺时针,那么审计就是逆时针,它具有查错纠正,防范风险,提高真实度,甚至在某些岗位上还有防腐防败的重要作用。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主要涉及的都是最基本的概念,感觉时间方面的紧凑,遗憾不能深入具体的学习某些方面的

5、实际操作,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学习。最后谢谢老师的辛苦教学,祝老师一切顺利,快乐!您的学生:学号:日期:第一部分概论进入审计行业将近两年,辗转在3各事务所待过,也就接触过3个事务所的底稿,给人一个总的印象就是“模板有所不同,万变不离其宗”。每个所的底稿模板都各有其特色,但实际的审计程序却是高度一致的,不一致也不行,准则规定了的呢。说到编制底稿,首先要搞清楚编制底稿的目的。个人认为,编制底稿其实就是记录自己所做的审计工作给别人看,给质控、合伙人、注协检查组看,反正就是给没有在现场审计的人看。如果他们看得懂、看得清楚顺畅,觉得程序做到位了、问题说清楚了、可以确定报告上的数字了,那就OK了。就财报审计底

6、稿说,编制目的就是要说清楚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一个证明的过程,证明的方法就是你所实施的审计程序。既然是证明过程,那就需要证明链条连贯,所以你看各科目实质性底稿基本都按照“总表明细表对明细表各数字的检查”这么一个程序来的。但“对明细表各数字的检查”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个发生额、余额都去检查一遍,这就需要“对内控的信赖”、“重要性”、“审计抽样”这三个超级有用的武器了。既然底稿编制是一个证明过程,那也就涉及到获取证据的效力问题。总体来说,那就是“外部证据效力大于内部证据效力、纸质证据效力大于电子资料证据效力”这么一个原则。所以对银行存款余额我们需要银行对账单、询证函来佐证,对应收账款我

7、们需要外部单位的询证函来佐证,讲的就是一个证据效力问题。外部单位的一句话确认,胜过企业内部人员的千万句解释。第二部分总体审计流程说了底稿编制总的原则,接下来要说说具体的底稿构成及编制方法了。根据现在推行的“风险导向性”审计方法,一个项目的底程序可分为“初步业务活动”、“风险评估与计划”、“进一步审计程序”、“其他项目审计程序”、“业务完成阶段”五部分,每部分底稿各事务所都会有模板,基本做了哪些程序把相应的表填好就是了。所以与其说底稿怎么做,不如说审计要走哪些程序。当然如果你按照模板都不会填,那我也只能呵呵了。一、初步业务活动初步业务活动就是记录的签“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所做的事情,大体上就是三

8、件事:一是初步评估这个项目的风险,看值不值得去做;二是评估一下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看违不违背准则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硬性要求;三是评估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看能不能做下来。这三点评估下来OK了,那就可以签“审计业务约定书”了。二、风险评估与计划这部分程序是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来做的,据说以前的审计都没有这个程序的。但国内总体来说风险导向做得不够好,基本还是按照“账项基础”审计来做的,所以这部分底稿最可能会沦为纸面上的东西,很多都是后补的。认真去做的肯定也有,如果认真去做风险评估,那你将学到很多的东西,诸如“行业前沿资讯”、“企业管理知识”、“高大上的内控”等等。这部分底稿分为了解、评估、计

9、划三部分。1、了解。了解就是两大部分: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了解其实就是“PEST”分析,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整体景气度等等。内部环境的了解主要是:单位的性质、战略目标、行业类的竞争地位、财务业绩、会计政策、内部控制等。这其中内部控制又是最重要的,所以底稿设置中对内控的了解都是单列的。对内控的了解又分为整体、微观两个层面。内部控制五要素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整体层面了解主要是企业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4个方面,属于大而化之的一类;微观层面的了解也叫业务层面的了解,只要就是了解控制活动,也就是几大循环的控制点以

10、及执行情况。在对内控的了解中,微观层面的了解算是重点。2、评估。评估是根据了解的基本情况,运用审计经验、专业判断能力这些内控来认识企业财务报告的风险点在哪里,以便有针对性的作出审计计划。3、计划。计划就是根据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各科目评估的风险制定的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就是总体上我们应该怎么做,也就是确定审计范围、重要性水平、时间人员安排、重要的审计项目等等;具体审计计划就是具体到各科目怎么做,各循环的控制测试搞不搞、各科目怎么做等等。计划阶段有个重点就是确定重要性水平,一般我们都要确定4个数据:整体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重要性水平、可容忍错报、微小错报临界值。整

11、体重要性水平根据资产总额、收入总额、利润总额等指标计算,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指标与比例;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在整体重要性水平上打个折,因为考虑了审计风险,并不是所有的错报你都会找出来的;可容忍错报就是我们在认定层次最多可以容忍企业出多少错误,也是在整体重要性水平上打个折,同样是考虑了审计风险;微小错报临界值就是说小于这个数字的错报我们可以不管,都不用统计进错报总额里去。三、进一步审计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就是根据具体审计计划来做事情,分为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控制测试就是抽取足够的样本,看看各个控制点是不是都实施了的,我们能做的一般也就是看该有的资料有没有、该有的签字签没有。如果控制测试的

12、结果印证了我们的风险评估结果,那就OK,一切按计划来实施;如果推翻了我们的风险评估结果,比如评估觉得这个循环风险低,结果是高风险,那就要修改审计计划了,可能本来计划随便查一下的现在要详细查一下了。实质性审计程序就是各科目具体怎么做了,这部分底稿就是所有底稿中的重中之重。四、其他项目审计程序在实际审计中,其他项目审计程序主要是:舞弊风险评估,持续经营能力评估,或有事项、期后事项的检查等等。主要是评估一下有没有这样的事实,对审计报告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五、业务完成类底稿业务完成类底稿就是说现场基本做完了,该汇总的汇一下总,该确认的确认一下,开个总结会;然后撤场,走内部流程复核底稿、出报告。报告

13、当然还需要与被审计单位交流,得到他们的认可。第三部分实质性审计程序总体上说了各流程的审计程序与重点,现在来具体说一下各科目的实质性审计程序。我们在现场具体做的,也就是这一块了。除了每个科目都必须有的凭证检查,期间性强的科目必须有的截止性测试外,各个科目重点应该关注那些地方呢,下面就按顺序简单总结一下各主要科目的重点关注地方。一、资产类货币资金一般的审计,货币资金分为“现金”与“银行存款”两部分,我们主要检查其期末余额是不是真的、银行存款有没有异常情况,至于有无账外资金基本不是常规审计能够关注到的,当然如果有线索发现了那就更好了啊。1、检查余额的真实性现金的记录因为没有第三方的佐证,所以只能靠现

14、场监盘来核对,这个程序是必须要做的。银行存款余额的真实性就可以用银行方面的证据来佐证。银行存款余额由银行账户、每个账户的余额两部分构成,我们的审计程序也就按这两部分来实施。对于银行账户,到企业基本户开户行打一个“开户清单”,上面会有以企业名义开具的所有银行户头,对照检查企业账上的银行账户,看有没有遗漏或多出。对于账户余额要分两部走,首先是查看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如有差异则让企业提供余额调节表,你再检查余额调节表上的事项是不是真实发生,考虑该不该调整一下;下一步就对账单的余额向银行函证,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伪造对账单。2、检查银行存款有没有异常对于银行存款来说,因为记账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来的

15、,只有实际收支时才会做账,期末余额出问题的概率不是很大,除非财务人员与银行员工串通可以伪造对账单与询证函;其最大的风险还是在于“权利与义务”,也就是说账户里面的钱到底企业能不能够自由使用,有没有抵押、质押、冻结等情况,银行有没有最低存款数额的要求等等。对这部分的审计主要有检查银行存单、银行函证两个手段。企业对于已经抵押、质押的定期存单,原件肯定是不在他们手上的,所以检查时一定要看原件,如果拿不出原件又说没有抵押质押,那背后基本就会有故事;当然函证时如果银行告诉了你哪些存款已经抵押、质押了那就更好了啊。检查定额存单还有一个作用是认定银行存款的现金等价物身份,那些3个月及以上的定期存款就不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了。对于货币资金的审计,个人觉得截止性测试都不是很重要,因为它是实际收支时做账的,人为调节期间的可能性很小,就算付的是以前以后年度的款,它还是应该记录在账上的,只是对方科目的摆放问题。货币资金截止性测试主要还是为其他科目审计提供线索吧。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这部分主要审计的是应收账款的“存在性”,以及坏账准备的“完整性”。1、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审计应收账款主要核算企业主营业务部分应该从客户处收的钱,审计最直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看期后的收款情况,一是发询证函。对于应收款项的“存在与计价”,其实最直接的说服力就是期后客户付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