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980570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一、目的要求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及成像原理。2.掌握显微镜的正确适用及维护方法。二、实验器材1.显微镜、纱布、绸布2.酵母菌示教标本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简介微生物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的个体形态和细胞结构。熟悉显微镜并掌握其操作技术是研究微生物不可缺少的手段。显微镜可分为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两大类。光学显微镜包括:明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立体显微镜等

2、。其中明视野显微镜为最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其它显微镜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本结构相同,只是在某些部分作了一些改变。明视野显微镜简称显微镜。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以分为机械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图1-1显微镜构造1.目镜2.镜筒3.镜臂4.标本片移动钮6.粗细调焦钮7.聚光镜调节钮8.底座9.反光镜10.虹彩光圈11.聚光器12.载物台13.物镜14.转换器1.机械系统:镜座Base:在显微镜的底部,呈马蹄形、长方形、三角形等。镜臂Arm:连接镜座和镜筒之间的部分,呈圆弧形,作为移动显微镜时的握持部分。镜筒Tube:位于镜臂上端的空心圆筒,是光线的通道。镜筒的上端可插入接目镜,下

3、面可与转换器相连接。镜筒的长度一般为160mm。显微镜分为直筒式和斜筒式;有单筒式的,也有双筒式的。旋转器Nosepiece:位于镜筒下端,是一个可以旋转的圆盘。有34个孔,用于安装不同放大倍数的接物镜。载物台Stage:是支持被检标本的平台,呈方形或圆形。中央有孔可透过光线,台上有用来固定标本的夹子和标本移动器。调焦旋钮:包括粗调焦钮Coarseadjustmentknob和细调焦钮Fineadjustmentknob,是调节载物台或镜筒上下移动的装置。2.光学系统接物镜Objectivelens,常称为镜头,简称物镜,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分,由许多块透镜组成。其作用是将标本上的待检物进行放

4、大,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一般显微镜有34和物镜,根据使用方法的差异可分为干燥系和油浸系两组。干燥系物镜包括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使用时物镜与标本之间的介质是空气;油浸系物镜在使用时,物镜与标本之间加有一种折射率与玻璃折射率几乎相等的油类物质作为介质。接目镜Eyepiecelens:通常称为目镜,一般由23块透镜组成。其作用将由物镜所形成的实像进一步放大,并形成虚像而印入眼帘。一般显微镜的标准目镜是10x。聚光镜Condenser:位于载物台的下方,由两个或几个透镜组成,其作用是将由光源来的光线聚成一个锥形光拄。聚光镜可以通过位于载物台下方的聚光镜调节旋钮进行上下调节,以求得最适光度。聚光器还俯有

5、虹彩光圈,此调节锥形光拄的角度和大小,以控制进入物镜的光的量。反光镜:反光镜是一个双面镜,一面是平面,另一面是凹面,起着把外来光线变成平行光线进入聚光镜的作用。使用内光源的显微镜就无需反光镜。光源:日光和灯光均可,以日光较好,其光色和光强都比较容易控制,有的显微镜采用装在底座内的内光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的放大作用是由物镜和目镜共同完成的。标本经物镜放大后,在目镜的焦平面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再经目镜的进一步放大形成一个虚像,被人的眼睛所观察到。图1-2显微镜成像原理显微镜的性能1.分辨率和数值口径衡量显微镜性能好坏的指标主要是显微镜的分辨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显微镜将样品上相互接近的两点

6、清晰分辨出来的能力。它主要取决于物镜的分辨能力,物镜的分辨力是所用光的波长和物镜数值口径的函数。分辨力用镜头所能分辨出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表示,距离越小,分辨能力越好。可用公式表示:D=1物镜的数值口径,简写为:表示从聚光镜发出的锥形光柱照射在观察标本上,能被物镜所聚集的量。可用公式表示:=nsinn标本和物镜之间介质的折射率由光源投射到透镜上的光线和光轴之间的最大夹角光线投射到物镜的角度越大,数值口径就越大。如果采用一些高折射率的物质作介质,如使用油镜时采用香柏油作介质,则数值口径增大,从而提高分辩能力。物镜镜筒上标有数值口径,低倍镜为,高倍镜为,油浸镜为。这些数值是在其它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的

7、最高值,实际使用时,往往低于所标的值。2.放大倍数、焦距和工作距离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武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一样时,由于目镜和物镜搭配不同,其分辨率也不同。一般来说,增加放大倍数应该是尽量用放大倍数高的物镜。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焦距越短,物镜和样品之间的距离便越短。显微镜的使用指南1.观察前的准备:显微镜的安置: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底座,使显微镜保持直立、平稳。置显微镜于平整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缘34cm。镜检时姿势要端正。接通电源,根据所用物镜的放大倍数,调节光亮度调节钮、调节虹彩光圈的大小,使视野内的光线均匀、亮度适宜。2.显微观察:接通电源,采用白炽灯为

8、光源时,应在聚光镜下加一蓝色的滤色片,除去黄光。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学者,进行显微观察时应遵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浸镜的观察程序,因为低倍镜视野较大,易发现目标及确定检查的位置。低倍镜观察,将做好的酵母标本片固定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移动推进器使观察对象处在物镜的正下放。旋转旋转器,将10x物镜调至光路中央。旋转粗调焦钮将载物台升起,从侧面注视小心调节物镜接近标本片,然后用目镜观察,慢慢降载物台,使标本在视野中初步聚焦,再使用细调节钮调节图像清晰。通过玻片夹推进器慢慢移动玻片,认真观察标本个部位,找到合适的目的物,仔细观察并记录所观察的结果。调焦时只应降载物台,以免一时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注

9、意无论使用单筒显微镜或双筒显微镜均应双眼同时睁开观察,以减少眼睛的疲劳,也便于边观察边绘图记录。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合适的观察目标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心,轻轻转动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移至工作位置。对聚光镜光圈及视野亮度进行适当调节后微调细调节钮使物像清晰,仔细观察并记录。如果,高倍镜和低倍镜不同焦,则按照低倍镜的调焦方法从新调节焦距。油浸镜观察,在高倍镜或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样品区域,用粗调焦钮先降载物台,然后将油镜转到工作位置。在待观察的样品区域加一滴香柏油,从侧面注视,用粗调节钮将载物台小心地上升,使油浸镜浸在香柏油并几乎与标本片相接。将聚光镜升至最高位置并开足光圈。慢慢地降载物台至视野中

10、出现清晰图像为止,仔细观察并作记录。3.显微镜的维护:观察结束后,先降载物台,取下载玻片。用擦镜纸分别擦拭物镜和目镜。用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油,然后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去镜头上残留的油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清洁显微镜的金属部件。将各部分还原,将物镜转成(转载于:写论文网: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八”字形,同时把聚光镜将下,以免物镜和聚光镜发生碰撞危险。把显微镜放回原处。四、实验报告1.根据讲义报告,对照实物,熟悉显微镜的构造。2.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别用低倍镜和高倍镜对酵母细胞示教标本进行观察。3.哪个物镜的工作距离最短?4.有哪些部件可以调节视野中光的强弱?5.

11、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6.为什么在用高倍镜和油镜观察标本之前要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20_级_年级_班_组实验组长:_实验合作者:_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1、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2、学习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态度。3、练习使用显微镜,并能观察到清晰的图像。材料用具:永久玻片标本、显微镜、擦镜纸、纱布。实验步骤:1、检查材料用具是否完好、齐全。2、取镜和安放:取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_,左手托住_。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沿7厘米处,安装好_和_。3、对光:转动转换器,使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_镜,右眼睁开;转动_,直到看

12、到白亮的视野。4、观察:把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_中心。转动_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_为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转动粗_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_准焦螺旋,使看到的像更加清晰。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看看物像朝哪个方向移动?_。向右移动玻片标本,看看物像朝哪个方向移动?_。假设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你如何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_。5、整理还原:实验完毕,要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_。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_,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_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结果和结论:1、对光成功的标志是什么?答:2、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哪些结构到达了你的眼睛?答:实验日期:20_年_月_日生物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组别:实验和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第节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