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谱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980527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谱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谱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谱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谱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谱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谱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谱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谱法实验三纸谱一、实验原理、方法、注意事项1、原理纸层谱为在纸上将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谱方法,分为分析型和制备型纸层谱。多数情况下,纸层谱的原理属于分配谱原理,谱滤纸为支持剂,滤纸纤维可以吸附25%30%的水分,其中67%的水分和滤纸结构中的羟基以氢键结合,为固定相。其他溶剂可自由通过,为流动相。流动相流经支持物时,与固定相之间连续抽提,使物质在两相间不断分配而得到分离。物质被分离后在纸谱谱上的位置用Rf值来表示:Rf值=原点到谱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在一定

2、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其大小受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物质组成与比例、pH值、选用滤纸质地和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此外,样品中的盐分、其他杂质以及点样过多均会影响的有效分离。但由于影响比移值的因素较多,因而一般采用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与对照物质对比以确定其异同。作为药品的鉴别时,供试品在谱中所显主斑点的颜与位置,应与对照品在谱中所显的主斑点相同。作为药品的纯度检查时,可取一定量的供试品,经展开后,按各药品项下的规定,检视其所显杂质斑点的个数或呈的强度。作为药品的含量测定时,将主谱斑点剪下洗脱后,再用适宜的方法测定。无物质的纸谱谱可用光谱法或显法鉴定,氨基酸纸谱谱常用茚三酮显法鉴定。纸层谱适

3、用于极性较大的亲水性化合物或极性差别较小的化合物的分离。2、实验方法之饱和,一般可在展开室底部放一装有规定溶剂的平皿或将浸有规定溶剂的滤纸条附着在展开室内壁上,放置一定时间,俟溶剂挥发使室内充满饱和蒸气。然后添加展开剂使浸没溶剂槽内的滤纸,展开剂即经毛细管作用沿滤纸移动进行展开,展开至规定的距离后,取出滤纸,标明展开剂前沿位置,俟展开剂挥散后按规定方法检出谱斑点。(2)上行法点样方法同下行法。展开室内加入展开剂适量,放置俟展开剂蒸气饱和后,再下降悬钩,使谱滤纸浸入展开剂约,展开剂即经毛细管作用沿谱滤纸上升,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展开至约15cm后,取出晾干,按规定方法检视。展开可以向一个方向进行,

4、即单向展开;也可进行双向展开,即先向一个方向展开,取出,俟展开剂完全挥发后,将滤纸转动90,再用原展开剂或另一种展开剂进行展开;亦可多次展开、连续展开或径向展开等。3、注意事项1层析纸使用前,应在烘箱中干燥,具体方法为100度的温度下,烘12小时。否则会产生拖尾现象。2画线时只能使用铅笔,不能使用其它的笔。其它笔的颜为有机染料,在有机溶剂中染料溶解,颜会产生干扰。3无论是画线还是点样,不能用手接触层析纸前沿线以下的任何的部位,因为,手指上有相当量的氨基酸,并足以在本实验方法中检出干扰实验。4纸层析须在密闭容器中展开。加入展开剂后,再等20分钟左右,使标本缸内形成此溶液的饱和蒸汽。5喷有显剂的层

5、析纸,在烘干时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太高,不但氨基酸会产生颜,茚三酮也会产生颜干扰实验现象。6Rf值随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性质、温度以及纸的质量等因素而变化。当温度、滤纸等实验条件固定时,比移值就是一个特有的常数,因而可作定性分析的依据。二、实验用纸谱法分离氨基酸实验目的通过对氨基酸的分离,学习运用纸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基本原理,掌握纸谱的操作方法。药品和仪器1仪器层析缸毛细管(内径为)层析纸喷雾器15cm标本缸新华1号(514cm。)直尺、铅笔2试剂甘氨酸水溶液亮氨酸水溶液茚三酮乙醇溶液正丁醇甲酸未知液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层析纸的准备:将活化1的一张514厘米的层析纸条,在离底边厘

6、米处用铅笔2画一直线作为始线,在起始线上点A、B、C三个点,各点之间的距离为厘米,A、C两点分别离层析纸边为1厘米,在起始线7厘米处画一直线作为溶剂前沿线3。见5。2、点样。取内径约的毛细管三小段,分别插入试样溶液中,借毛细虹吸现象吸取溶液少许,在A上点甘氨酸溶液,B上点未知液,C上点亮氨酸溶液,样点的直径约23mm,如溶液太稀,第一次点样,吹干后,再点第二、第三次,每次都要点在同一位置上。3、展开:将30毫升展开剂倒入层析缸中,盖上盖子,饱和20分钟后4,再将点好样品的层析纸上端用回形针别住,把层析纸悬挂在层析缸盖的钩上,使层析纸的底边浸入展开剂厘米,如9所示。展开剂到达前沿线后,展开完毕,

7、取出层析纸,晾干或红外灯下烘干。4、显:将烘干的层析纸,用喷雾器喷洒显剂(茚三酮溶液),再到红外灯下烘到显为止5。5、计算各氨基酸的Rf值:用笔画出斑点,找出斑点的中心距离,并量出起始线至斑点中心的距离,如6所示。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各氨基酸的Rf值,并将纯样品和未知样品的Rf值进行对照,鉴定未液6。5层析纸的准备6斑点9展开1层析缸2层析纸3展开剂Rf?起始线至斑点中心的距离起始线至溶液前沿线的距离7层析纸的操作思考题1、展开剂的液面高出滤纸上的样点,将会产生什么后果2、纸谱为什么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3、根据亮氨酸(CH3)2CH2CH(NH2)COOH与谷氨酸HOOCCH2CH2CH(NH2

8、)COOH的结构式判断何者Rf值大?为什么?4、纸层析中影响Rf值的因素有哪些?5、简述薄层谱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应用。氨基酸的纸层析法一目的了解并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原理和方法。二、原理以滤纸为支持物的层析法,称为纸层析法。纸层析所用展层剂大多由水和有机溶剂组成。展层时,水为静止相,他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强;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它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弱。有机溶剂在滤纸上又下向上移动的,称为上行法;有上向下移动的,称为下行法。将样品在滤纸上确定的原点处展层,由于样品中各种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进行分配,且他们的分离系数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氨基酸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也不相同,于是各种氨基酸在滤纸上就相互分离出来,形成

9、距原点不等的层析点。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氨基酸有固定的移动速率Rf=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用混合氨基酸做样品时,如果只用一种溶剂展层,由于某些氨基酸的移动速率相同或相近,就不能将它们分开,为此,当用一种溶剂展层后,可将滤纸旋转90度,以第一次所的层析点为原点,在用另一溶剂展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双向层析法。本试验主要介绍的是单向层析法。其中混合氨基酸有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成。三、实验仪器1、新华滤纸2、层析缸3、细线4、点样管5、橡皮筋6、电吹风7、喷雾器四、实验试剂1、混合氨基酸2、展层剂:正丁醇:12%氨水:95%乙醇:蒸馏水=13:3:3:13

10、、%茚三酮无水丙酮溶液:茚三酮溶于100ml无水丙酮,贮于棕瓶中五、实验步骤1、取滤纸剪成2010厘米的滤纸条一张,在一端打孔,系一根细线,在另一端23cm处用铅笔画一横线,中间画一圆点。2、取毛细管一支(回收),吸取氨基酸混合液,在原点处点样,样点直径不宜超过5mm,每点一次用吹风机吹干,点23次为佳。3、点样后将滤纸放入层析缸中展层,注意点样线要高于层析液面,滤纸不要贴在层析缸璧上,当展层至另一端12cm处时,停止展层。4、取出滤纸,用铅笔记下溶剂前沿,然后用热风吹干烘干。5、均匀喷上茚三酮无水丙酮液,注意使溶液不倒流,不间断。6、用吹风机吹干,观察层析点,确定其几何中心。7、量取数值,计

11、算各自的Rf值,与表中标准氨基酸Rf值比较,确定样品氨基酸种类。六实验结果H1=H3=H4=H=由此可得Rf1=Rf2=Rf3=Rf4=据此可知,混合氨基酸是由甘氨酸和苯丙氨酸组成。七实验分析实验中出现了拖尾的现象。拖尾现象是指展层,显后在层析分配上,所看到的某一种氨基酸的分子位移,不是如标准谱所示的那样,完整地显示在某一位置上,而是形成象笤帚似的那样,前端粗圆而逐渐细小下来,宛如拖着一个尾巴。其所呈颜也是由浓渐淡。象的出现,是在实验中对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要求,掌握不够所致。诸如,物质结构与极性对Rf值的影响,层析溶剂对Rf值的影响,PH对Rf值的影响(溶剂、滤纸和样品的PH值),温度对Rf

12、值的影响,滤纸的质地是否均匀,薄厚是否适当,纤维的松紧度是否适中等对Rf值的影响,展层的方式(上行、下行)对Rf值的影响。然而在多次实验过程中无论怎佯严格遵循其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的要求,都仍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拖尾现象。此时,这就需要从具体操作规范方面,诸如样品的处理,点样、展层、显等几个操作程序去考虑思索,经仔细分析,样品的处理是为除去杂质纯化样品,达到层析分配某氨基酸的情晰显像;展层过程是在上述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要求下进行,使样品达到一个适当的位移,便于在显后从象上,区分不同样品的氨基酸;显是在用配制好的,与水不相混合,并挥发性较快喷雾后迅速吹干的。更何况显剂又是含水量极低,不会影响洋品的

13、斑点扩散,那么问题就集中在点样这个操作程序上了。点样是将被层析分配的几种氨基酸混合液,和为了对照实验结果,而分别配制的几种氨基酸的溶液,用微量点样管或毛细管,或血球计数器将5一j5微升的样品,点在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的层析纸上设计好的多点位置中去。点样后要自然风干,或冷风吹干。最好不要用加热装置,如吹风机,灯泡之类的热源将其样品点加速干燥。因为加热装置在学生操作时,一但注意不够,掌握不好,则温度升高势必要使样品破坏,更会使佯品点干的太燥。正是由于这样,样品点太干燥,使其样品物的分子,牢固地吸牢在层析纸的纤维上。所以在展层过程中,样品点的每个物质分子,不能在层析纸上同时起步,而是形成了有先有后,鱼

14、贯而上行或下行的状况,最终使洋品物质的分子,不能同时都集中到达一个位置。致使在显后,实验结果的象上,观察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斑点,而是一个拖着尾巴的斑点。这就是上述所说的拖尾现象。纸上分配层析所出现的拖尾现象,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在点样品后,样品点吹的太干燥所致。样品点不要吹的太干燥,否则,样品物质的分子,会牢吸在层析纸的纤维上,出现拖尾现象”。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姓名:郭沈杰年级专业:XX级生物科学同组者:蔡萍萍学号:实验四氨基酸的纸层析法一、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以滤纸为支持物的层析法,称为纸层析法。纸层析所用展层剂大多由水和有机溶剂组成。展层时,水为固定相,它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强;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它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弱。有机溶剂在滤纸上又下向上移动的,称为上行法;有上向下移动的,称为下行法。将样品在滤纸上确定的原点处展层,由于样品中各种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进行分配,且他们的分离系数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氨基酸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