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861计划项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976601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861计划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861计划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861计划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861计划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861计划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861计划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861计划项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安徽省861计划项目安徽省861行动简介内容提要: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提出了861行动计划,即扎实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建设,确保到XX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这既是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未来几年我省经济快增长的重要支撑。从今年开始,我省将开始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现将有关86l行动计划的相关内容摘编如下,以飧各位领导。一、861行动计划概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2、标。为把这一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化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省委、省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就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特别是未来五年的重点建设任务,作出了具体部署。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期指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XX年翻两番半。分三步走:XX-XX年为起步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左右,到XX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XX-XX年为第二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左右,到XX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XX美元;XX-2020年为第三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

3、化。合肥、芜马铜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按照省委、省政府指示,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力量起草了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提出在起步阶段建设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的建议,省委、省政府审定后以皖发XX12号文件下发执行,成为指导我省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8+6计划,经省政府审议提炼后形成了861行动计划。8是揖建设八大重点产业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主要发展汽车产业、机械装备产业和家电产业。原材料产业基地。主要发展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化工产业基地。主要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

4、、橡塑制品。能源产业基地。主要发展煤炭、电力、煤炭液化和煤层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主要为农产品生产,粮油、水果加工,畜牧深加工,纺织和造纸。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重要的文化产业大省。6是指构筑六大基础工程。防洪保安工程。通达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信用工程。人才工程。1是指到XX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20亿元,人均达到1000美元以上。简称为861行动计划。861行动计划作为一个计划体系,由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预备开工项目和前期工作项目等四部分构成,在实际操作中按照动态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逐年推进。列入861行动计划的项目,都是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

5、工程建设的重大项目和骨干工程,其中制造业项目和能源项目的投资多在5亿元以上,少数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计划涉及交通、能源、制造业、原材料、化工、水利、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加工、环保、高技术、社会事业等十个方面。经初步汇总,861行动计划目前约有项目600个,项目总投资10000亿元二、861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根据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步骤,XX-XX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左右,到XX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20亿元,人均达到1000美元以上;工业化率达到40左右,城镇化率达到3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800元

6、和2700元左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八大重点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构筑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平台。建设八大重点产业基地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力争到XX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加工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1、加工制造业基地汽车产业。适应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把汽车作为着力抓好的第一大产业。以奇瑞、江汽、星马和昌河等四大企业为重点,加强与国际大公司的合资合作,增强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品系列。着力抓好奇瑞二期、三期工程,江汽商务车、重

7、型车,星马改装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江汽与安凯等省内企业的重组。依托整车企业,以安庆ATG、芜湖仪表、宁国中鼎等零部件企业为基础,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力争到XX年或稍长一点时间,使全省汽车年产量达到120万辆,改装车10万辆,形成以轿车、商用车、改装车和微型车为主体,零部件配套产业较为发达,在全国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机械装备产业。按照重点突破、壮大特色、形成优势的思路,依托日立挖掘机、合力叉车、长江拖拉机、飞彩集团和国祯环保等企业,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电工电器、环保设备和其他机械装备特色产品。力争到XX年形成3万台叉车、l万台装载机、8000台挖掘机、500台大型液压机

8、、1000台大型潜水泵、500万千瓦电机、XX万千伏安变压器、600万千瓦农用柴油机、50万吨环保设备的年生产能力。家电产业。吸引国内外大型家电企业来我省建立生产基地,争取海尔、美的、日立、西门子、康佳等外来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推动美菱、荣事达等企业优化整合和扩大对外合作,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力争到XX年全省家电年产量达到XX万台,比XX年扩大一倍以上。2、原材料产业基地金属材料。积极推进马钢、铜陵有色等企业产权改革和对外合作,加快发展后续深加工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落实原料资源。着力抓好马钢热轧、冷轧薄板,2500立方米高炉工程,小H型钢;铜陵有色新增15万吨电解铜,1

9、0万吨铜板带,冬瓜山铜矿;芜湖鑫科15万吨光亮铜杆等项目。力争到XX年或稍长一点时间,马钢钢材产量进入全国前列,铜陵有色电解铜产量保持全国第一,形成1300万吨钢、60万吨电解铜、40万吨铜材加工的年生产能力。非金属材料。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加快省内外建材行业间重组、兼并进程,落实优质矿山资源,实现低成本扩张。积极推进海螺集团水泥熟料扩建项目。加大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和应用研究步伐,积极推进国风100万吨碳酸钙超细粉,巢东30万吨凹凸棒粘土、60万吨重质碳酸钙,芜湖15万吨有机硅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力争经过五年左右的培育,使我省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XX年形成1亿吨新型干法水泥、

10、500万吨非金属深加工、10万吨有机硅的年生产能力,其中海螺水泥达8000万吨,保持全国第一。3、化工产业基地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抓紧兴建仪征至安庆和安庆至合肥输油管道,降低安庆石化运输成本。积极开发石化下游系列产品。加快淮南化工老系统改造和安庆石化原料油改煤步伐,推进100万吨甲醇、50万吨二甲醚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煤化工产业。力争到XX年,形成500万吨原油和1500万吨原煤的年加工能力,其中,汽柴油350万吨、腈纶9万吨、合成氨30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50万吨、焦炭400万吨、煤化工衍生产品100万吨。橡塑制品。推进海螺型材扩建项目,国风大口径波纹管、薄膜项目,佳通全钢子午胎扩

11、建等项目建设;强化基础技术研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料制品原料配方;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抓住行业快速成长的机遇,实现超常规发展。力争到XX年,形成150万吨塑料制品,1200万条轮胎,30亿件橡塑密封件的年生产能力。4、能源产业基地煤炭。规划建设顾桥、张北、丁集、望峰岗、潘四、许疃、涡北、孙疃、刘庄、展沟、卧龙湖等一批大型矿井,扩建谢桥、潘一、潘三、祁南等矿井,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洗煤能力。力争到XX年使全省煤炭年产量提高到1亿吨;到2020年力争达到亿吨,其中,淮南矿业集团1亿吨、新集国投3000万吨、淮北矿业集团3000万吨、皖北煤电1000万吨。电力。在满足全省电力需求的同时,面向华东

12、电力市场,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建设安庆电厂、池州电厂、阜阳电厂、淮南煤矿坑口电厂一期、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和500千伏电网等工程,扩建铜陵电厂五期、平圩电厂二期、马鞍山二电厂二期等工程。力争在XX年前开工建设1000万千瓦发电机组,全省形成XX万千瓦生产能力;到2020年力争再建设包括核电在内的XX万-3000万千瓦机组,使我省成为华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抓紧落实电力市场,争取将皖电东送工程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整体规划和华东电网规划。煤炭液化。煤炭液化制造石油产品,是能源替代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争取国家煤炭液化万吨级工试装置在我省建设。力争到XX

13、年或稍长一点时间,使淮南形成100万吨煤炭液化的年生产能力。煤层气。加快两淮煤层气开发力度,积极推进淮南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利用能力。力争到XX年,两淮地区煤层气年抽排量达到亿立方米,其中淮南矿区亿立方米,淮北矿区2亿立方米。5、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今后五年或稍长一点时间,集中力量,培育和建设合肥科学城及合肥软件、合肥生物医药、淮南生物医药、芜湖新材料、铜陵电子材料、亳州现代中药等具有我省特色和优势的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纳米技术,推进纳米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化。围绕基地建设,继续实施国家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滚动实施省50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积极推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提高技

14、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力争到XX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年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6、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农产品生产。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测体系、认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力争到XX年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600万吨,肉类总产达到400万吨,水产品总产达到200万吨,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60%,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供应

15、基地。粮油、水果加工。以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为主导,以一大批龙头企业为支撑,推动农副产品深度转化。加大丰原集团等对外合作,全面建设丰原集团700万吨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努力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华康粮油、砀山梨汁等一批项目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白酒行业重组。到XX年形成1500万吨粮油加工、100万吨水果加工、200万箱卷烟、50万吨优质白酒的年生产能力。畜牧深加工。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直接食用熟肉和乳制品。推进淮南益益乳业、农垦附件2XX年度省“861”行动计划合肥市江孝东熊建民杨宝玉王欣孙长宝钱自武岳松徐际华淮北市况慧吕峰刘辉亳州市刘亚坤宋涛宋歌先进个人名单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合肥市规划局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庐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合肥市蜀山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安徽广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淮北市烈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淮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淮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蒙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利辛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建设工程先进个人登记表安徽省“姓名-单位-所属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