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情出发,走有效之路(正式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976492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6.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考情出发,走有效之路(正式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从考情出发,走有效之路(正式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从考情出发,走有效之路(正式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从考情出发,走有效之路(正式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从考情出发,走有效之路(正式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考情出发,走有效之路(正式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考情出发,走有效之路(正式稿)(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夏良英 2015年月28日,从“考情”出发 走有效之路 谈2016年高考备考策略,前言:新课程高考方案,使用新课标理综试卷(考试中心命题)的省份,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有两套理综试卷(2013年新课标高考开始用两套水平不同的理综试卷)。,(1) 理综卷(8省),湖南、湖北、陕西、山西、山东、江西、河南、河北,(2) 理综卷(13省),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 内蒙、云南,甘肃 青海、贵州、西藏、广西,1,3,研究全国卷和广东卷 对比分析,选择题试题特点分析及备考策略,实验题试题特点分析及备考策略,计算题试题特点分析及备考策略,.试题特点对比分析,一、研究全国卷和广

2、东卷 对比分析,.整份试卷考察内容所属模块及难易度,5,6,必修1和必修2所占比例相当,考查内容都有涉及,以核心内容为主,比如: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等。,7,电学模块中选修3-1的模块所占比例更大一些。选修3-1的考点主要集中在电场和磁场,电路方面主要以实验考查为主。而且电场和磁场方面又以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为重点考查内容,也会涉及一些诸如电场线,等势线,等势面,电容器等知识。选修3-2 的考点主要集中在第一章电磁感应现象,关于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究规律,电磁感应图像方面的习题。所以重点加强该章节的复习备考。

3、,选考题的设置特点,(1) 3-3、3-4、3-5 三个选修模块,只选考其中一个,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识考查不全。,(2) 在试卷中所占的权重偏小。三个模块总共只有15分。而必考题平均每个模块23.75分。,(3) 每个选考题由计算题和非计算题两个独立的小题组成,计算题一般910分,非计算题56分。,选考模块的比较与选择,8,9,而对于选修部分,现在高二的学生选修3-3与3-5都已学完,学的时候都是参照广东卷,所以选修3-5按广东卷备考,学的很全面并且深度比全国卷要深,而选修3-3学的时候只是做选择题,并没有进行计算题训练,因此建议16届学生选做3-5,但是也要结合学校自身来选择。,10,二、选择

4、题试题特点分析及备考策略,.选择题考查内容分析,18,19,20,22,17,23,22,24,15,14,15,23,14,20,19,22,24,16,18,17,20,23,18,15,22,25,24,14,16,17,21,22,23,18,15,16,21,24,24,16,19,15,21,25,20,16,17,15,22,21,19,23,25,24,18,14,20,20,16,17,15,22,21,19,23,25,24,18,14,17,14,20,16,17,15,22,21,19,23,25,24,18,20,25,20,16,17,15,22,21,19,23,

5、25,24,18,14,20,20,16,17,15,22,21,19,23,25,24,18,14,16,22,20,25,25,25,22,24,25,25,20,16,17,15,21,19,23,25,24,18,14,20,16,17,15,22,21,19,23,24,18,14,25,22,15,24,25,20,16,17,15,21,19,23,25,24,18,14,20,16,17,15,22,21,19,23,24,18,14,25,22,16,24,25,19,21,24,25,()物理学史、物体的平衡、力与运动、功与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电场、闭合电路、磁场、

6、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是出题的重点。其中物理学史、物体的平衡、电场、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力与运动关系、功与功率各出1题的几率较大。,.选择题考查内容分析,()涉及图象的题有2-4题,重视对物理图象的考查。试题配图较多,考查考生从画图、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重视考查物理模型建立(如对象模型、结构模型、运动模型、过程模型、状态模型等)、物理学方法的使用(极限分析法、等效替代法、对称分析法、图象分析法、假设推理法等)、物理学基本观点的应用(力与运动的观点、能量观点、功能关系等) 。,重视对物理学史料的考查,弘扬厚重的物理文化,物理学史料是物理知识和方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载体,新高考物理试题也加

7、大了对物理学发展历程的考查。这些试题体现的对物理学先驱的研究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2012年之前考查的模式是某位物理学家做了某个实验提出某个结论创立了某个学说等,17,如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2013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卷第14题,以伽

8、利略的手稿的形式提供了情境。,2014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卷第14题,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 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将法拉第时代各物理学家为发现感应电流做的实验的物理情境罗列出来不仅有成功的例子。还有失败的遗憾比如其C选项“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

9、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的变化。”其实就是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跑失良机”的实验过程。,2015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卷第18题,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C.在圆盘转动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D.在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

10、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考查了法国科学家阿拉果的圆盘实验。不仅考察了科学史,而且更好地考察了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得分。,21,情景新颖,难度较大,区分度可观,、选择题的试题特点,力、电题目数量趋于平衡,重点突出,热点明显,考查学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在用广东卷时选题时当时注意的事项,1.不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的知识点,在备考中要剔除,质量为m的人站在长为L、质量为M的船的一端,假设船在运动过程中与水的阻力忽略不计,水不流动,则当人从静止开始走到船的另一端时,船对地发生的位移为( ),22,此条在全国卷中仍可适用,2.技巧性太强的题目要剔除(在全国卷中不用剔除),固定

11、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拴一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如图所示,现缓慢地将小球从A点拉到B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面的压力大小N、细线的拉力大小T的变化情况是( ) AN变大,T不变 BN变小,T变大 CN不变,T变小 DN变大,T变小,23,字数近130.,3.题目长,且运算量大的坚决不用(在全国卷中用),4. 题目较长,运算量即使不大的也不宜用(在全国卷用),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 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 电,在

12、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字数近160.,25,(3)选择题的备考建议,静心审题,去伪存真,26,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A,静心审题,去伪存真,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P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27,、选择题的备考建议,静心审

13、题,去伪存真,28,专项训练,提炼方法,解答高考物理选择题方法很多,例如:正、反例检验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判断法、量纲判断法、极端思维法、快速估算法、特殊值带入法、走为上法等。考生在考试时一定要学会灵活运用,遇到困难可采用不同方法和技巧来解答。,1)正反例检验法,(2004天津理综)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 A.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点指向B点 B.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点指向A点 C. 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高 D. 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A点高,C,E,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

14、,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可能”、“可以”等不确定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例子证明它正确,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这种方法称为正反例检验法,反例:,1)正反例检验法,(2011全国新课标卷第15题)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A B D,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可能”、“

15、可以”等不确定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例子证明它正确,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这种方法称为正反例检验法,正例:斜向上抛运动,2)比较判断法,(2010全国卷第15题)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Aa1=0,a2=g Ba1=g,a2=g C D,C,有些选择题要作两个判断,在某一个判断确定的情况下,只需要比较选项中的另外一个判断而快速得出结论,这种方法称为比较判断法,2)比较判断法,(

16、2010全国新课标卷第21题)如图所示,两个端面半径同为R的圆柱形铁芯同轴水平放置,相对的端面之间有一缝隙,铁芯上绕导线并与电源连接,在缝隙中形成一匀强磁场。一铜质细直棒ab水平置于缝隙中,且与圆柱轴线等高、垂直。让铜棒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铜棒下落距离为0.2R时铜棒中电动势大小为E1,下落距离为0.8R时电 动势大小为E2。忽略涡流损耗和边缘效应。关于E1 、 E2的大小和铜棒离开磁场前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1 E2,a端为正 BE1 E2 ,b端为正 CE1 E2,a端为正 DE1 E2 ,b端为正,D,E=BLv,3)快速估算法,(2011全国新课标卷第19题)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