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76490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时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和意义;2.理解三圈环流,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3.应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从中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学习过程】一、大气环流1.概念: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_状态。2.成因:_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33活动,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完成问题:1假设的条件有哪些什么?2高低纬度间大气如何运动?请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箭头?3思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第一步假设条件:

2、地表均匀的 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1.假设地表均匀,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地球不自转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形成单圈环流。第二步假设条件:地表均匀的 考虑地转偏向力 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2.假设地表均匀,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三圈环流。A.低纬环流圈 B.中纬环流圈 C.高纬环流圈。学生活动:1.绘制北半球三圈环流图。学生活动:2.画出三圈环流变式图合作探究 依据大气运动状况,请思考在纬度0度、北纬30度、北纬60度、北纬90度的近地面高低气压状况如何?把它们标在图中(提醒注意是近地面)。如果在南半球会怎样?3. 在左下图中标注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并画出各风带的风向

3、。合作探究 看课本P34图2.10,在赤道地区和纬度60附近为什么容易形成降水?降水成因是否相同?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假设前提: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表均匀;(1)在右图中标出A、B、C三图的日期(2)气压带、风带随 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 移,冬季向 移。巩固练习:1. 大气环流是指( ) A. 高低纬度间的大气运动 B.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C. 海陆间的大气运动 D.大规模的热力环流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23题。 2. 图中气压带甲的成因是( )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空气堆积下沉 C. 空气受热上升 D. 空气受冷下沉 3. 关于

4、气压带的正确叙述是( )A. 地球上共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B. 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C. 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D. 由极地高气压吹出来的风是偏北风下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 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可能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相对应的是( ) A. 甲图与丙图 B. 乙图与丙图 C. 丙图与丁图 D. 甲图与丁图5. 甲图到乙图的变化过程,时间跨度约为( ) 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一年6. 读“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气压带名称:C_;E_。(2)A、B、C三地中,降水多的有_。按照降水量的纬度分布,C是_带。(3)赤道地区全年雨量充沛,其主要原因是_,而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其主要原因是_(4)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将随_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_移动,冬季向_移动。参考答案1.A 2.B 3.C 4.D 5.B6.(1)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E 副极地低气压带(2) A 干旱少雨带(3) 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难以形成降水(4) 太阳直射点 北 南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