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假期作业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75881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假期作业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假期作业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假期作业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假期作业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假期作业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假期作业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假期作业3(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级部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物理学科第3次假期作业1.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时间t后,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t时间恰好回到出发点,求两次的加速度大小之比。2. 一高台(离水面10m)上的跳水运动员以6m/s的速度竖直向上跳出,设起跳时运动员重心在平台以上1m高处的O点,求运动员(重心)离开O点1.6m的运动时间(g10m/s2)3.将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从地面向上抛出设物体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求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落回地面时的速度大小4.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A拉着装有集装箱的拖车B,以速度v130 m/s

2、进入向下倾斜的直车道车道每100m下降2m为使汽车速度在s200 m的距离内减到v210m/s,驾驶员必须刹车假定刹车时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恒力,且该力的70%作用于拖车B,30%作用于汽车A已知A的质量m12000 kg,B的质量m26000kg求汽车与拖车的连接处沿运动方向的相互作用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5. 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传送带两端的距离s20 m,将一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一端,物体由这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为t11 s求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 m/s2) 6. 如图所示,A、B两轮间距l3.25 m,套有传送带,传送带与水

3、平面成30角,轮子转动方向如图所示,使传送带始终以2 m/s的速度运行,将一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到A轮处的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g取10m/s2)7.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水平推力F的大小;(3)010 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8.如图甲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的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经过A点时物块速度为,同时对其施加一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恒力,此后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1)

4、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所施加的恒力大小;(2)从施加恒力开始,物块再次回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9.如图所示,倾角=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可认为物体在连接处速率不变)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从距地面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的大小;(2)物体下滑到达斜面底端A时速度vA的大小;(3)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时间t10.如图为孩子游戏比赛过程中的物理模型倾角为37的斜面AB长为1.5m,距斜面底端B处6.5m的C点右方有一水池质量为1.0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5、)静置于斜面顶端A,物体与斜面、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现对物体施加一平行斜面向下的拉力F1=1.0N,物体到达水平地面后,拉力变为F2=7.0N,方向水平向右(物体由斜面底端转入水平面前后速度大小不变,g取l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到达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及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2)为使物体不掉入水池,F2的最长作用时间是多少?第3次假期作业参考答案1. 1:3解析:解法一:(图象法)画出质点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设图中A、B两点对应的速率分别为v1和v2,图中C点的横坐标为(t+t)物体位移为0,有面积关系:,则又直线斜率关系为 由以上两式

6、可得,所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解法二:(运动学公式法)设质点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t秒末的速度为v,由题意得,在第一个t时间内有, 在第二个t时间内,质点做初速度为va1t、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再反向加速而回到出发点故有 联立上述三式得:a1:a21:3 2. t10.4s,t20.8s,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中,x、v、a均为矢量,这些物理量的矢量性有时会带来多解问题,本题有三种可能,如图中所示运动员做初速度竖直向上为6m/s、加速度竖直向下为10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求解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v06m/s,a-10m/s2. 设经历时间为t

7、,当经O点以上1.6m处时,x1+1.6m 由, 得, 解得t10.4s,t20.8s 当经O点以下1.6m处时,x2-1.6m, 得 , 解得 3. ,解析:本题中物体的运动包括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 上升过程:物体受重力mg和向下的空气阻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降过程:物体受重力mg和向上的空气阻力作用,同理有:, 联解上述四个方程,得 , x和即为题目所求的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落回地面时的速度大小4. 880 N解析:汽车沿倾斜车道做匀减速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有 用F表示刹车时的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1+m2

8、)g sin(m1+m2)a, 式中 设刹车过程中地面作用于汽车的阻力为, 根据题意 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反:用表示拖车作用于汽车的力,设其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同以汽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式得 由以上各式,代入有关数据得880 N5. 0.1解析:物体轻放于传送带后,是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就无摩擦力,则改做匀速运动,设一直加速,则在11 s内能发生的最大位移,故物体一定是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设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则 位移 , 整理得 所以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mgma, 所以动摩擦因数6. 1.25s解析:刚将小物体由静止放上传送带时,摩擦力

9、提供动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在x轴方向mgsin 30+ma1 在y轴方向 摩擦力公式 由式得 故有:第一加速阶段的时间为 第一加速阶段的位移为当小物体在第二阶段中与传送带具有共同速度时,所受摩擦力,又由于mg sin30 mg cos30,故小物体仍会继续加速下滑,而摩擦力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x轴方向上: y轴方向上: 摩擦力公式: 由以上三式得:因而,在第二阶段小物体以v2m/s和a2.0 m/s2做匀加速运动,其位移为:3.25m-0.25m3.0 m 由位移公式得,代入数值得:, 解得t21 s故所用总时间为tt1+t20.25 s+1

10、s1.25 s 7. 0. 2; 6N; 46m解析:(1)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2、初速度为v1、末速度为v2、加速度为a2,则 设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得 (2)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1、加速度为a1,则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得 (3)解法一:由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得 解法二:根据v-t图象围成的面积,得 8.(1);(2)解析:(1)从图象可知,02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24s内物体做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联立两式得:(2)由v

11、t图象可得匀减速阶段: 反方向匀加速运动阶段:,解得: 9.(1);(2);(3)解析:(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过程,由牛顿运动定律有:沿斜面方向: 代入数据解得:(2)设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经时间t1至底端A处,由运动学规律有: 联解式并代入数据得: (3)物体在地面作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联解式并代入数据得: 10.(1)物体到达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为3m/s,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为1s;(2)为使物体不掉入水池,F2的最长作用时间是1s解析:(1)在斜面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由得:下滑所需时间为(2)在水平地面上加速时,解得撤去外力后,设撤去外力后的速度为,解得,最长作用时间为1s-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