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974834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全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全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全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全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专业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专业建设调研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安全专业建设调研报告安全监控系统工作调研报告-关于监控系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李广铮-为全面了解和掌握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队伍建设基本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建设一支高素质监控队伍,在日常的下基层工作中,除了专项工作检查外,我和同事们对监控系统职工组成及建设情况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组织座谈、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公司指挥中心两个机房、矿七个安全监控中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1、安全生产指挥中心

2、共有两个指挥大厅,一个设在公司办公楼二层,另一个设在朱家店煤矿办公楼二层。两个机房现有员工56人,平均年龄28岁。单位设总指挥长一名,支部书记一名,常务副总指挥长一名,副总指挥长三名,两个机房各设一名值班长,一名检修组长。2、公司所属各矿井共七个机房,分别设在:兑镇煤矿调度楼、佳峰煤矿调度楼、朱家店新调度楼、宏岩煤矿调度楼、鑫瑞煤业调度楼、鑫瑞技改矿办公楼、内蒙杨家梁调度楼。各矿监控系统设有专门分管副矿长,各机房设有值班长一名,井下监控组长一名。七个机房共有员工统计如下表:队伍结构的主要特点1从来源结构分析,公司现有监控员工主要的三个来源渠道:a、本矿井其它单位抽调,如调度员;b、汾阳工校毕业

3、生,该人员主要是公司职工子女;c、其它大中专院校毕业生;d、其他人员,这些人员原来的单位各不相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偏低。从文化程度及专业层面来看,这些同志熟悉煤矿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偏少,缺少管理调度经验,但近年来随着公司注重队伍的建设,监控系统逐步补充进了一些专本科人员,专业也有了提高。2从年龄构成分析,队伍整体年富力强。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且大多从事监控工作早,将是安全监控事业的主力军。3从学历及专业构成分析,监控队伍整体文化程度属中等,45%的属煤炭专业,但专业形成以汾阳煤炭职业中专为主。20%属计算机专业,30%的正在进修大专学历。从工作经验及专业分布上来讲,现阶段基本上能适

4、应监控工作的需要,但一些新补充进的员工,由于缺乏煤矿实际工作经验,还需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学习。4从能力结构分析,现在整体人员素质偏低,主要原因是女员工占近40%的比例,在个别矿上,这个比例更大。在煤炭行业中,由于女员工在煤炭行业中的先天不足,不能到生产一线工作,缺乏煤炭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因此,在生产调度,安全指挥中,只能是机械的上传下达,对矿井发生的异常情况缺少独立处理能力,形成了安全生产指挥系统的短板。二、其他问题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突飞猛进,年轻一代,尤以80后、90后的青年员工,有一部分人以金钱为主,眼高手低,毫无明确的工作目标,由此带来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工作效率,安全管理等诸多

5、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第一、缺乏严格的纪律观念和能动性。公司下发的文件精神,单位召开的会议,布置的工作,不能得到贯彻落实,不能主动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存在互相攀比,互相观望。第二、缺乏学习进取精神。学习的不持续,知识的不更新,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由此造成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不能提出解决办法,有了解决办法不能贯彻落实。这是当前监控系统一少部分员工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形成了安全工作的漏洞和不足。第三、精神状态不够振奋。一是存在消极和失衡的心态,随着煤矿经济效益的好转,有的感到煤矿安全监控工作辛苦,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苦没少吃、累没少受,钱没多挣,有时又得不到社会理解

6、,心理失去平衡,表现出怨天尤人、消极的心态。二是有畏难和厌战的情绪。随着责任追究力度逐渐加大,有的感到不做工作是失职,做了工作容易渎职,出于自我保护的心态,有些员工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三是有的认为自身发展空间有限,晋升机会不多,逐渐失去了工作热情。三、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队伍的建设主要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解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业务学习。调整人员性别结构,主要岗位逐步调整以男员工为主。完善奖惩制度,努力避免只惩不奖,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安全生产指挥中心XX8建筑工程监理专业调研报告随着基础建设的加快,全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建设规模的高增长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

7、未有的巨大发展机会,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人才的竞争上升到了战略地位。我系于近期开展了工程监理专业的调研活动,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当前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现状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同时结合建筑、监理企业反馈的意见,制订了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将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一、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急需大批建筑、监理技术人才目前,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保持7%以上的年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8、逐年加大,在XX年将达万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要靠建筑行业来完成,在XX年建筑行业将完成产值万亿元。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全国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期增长速度(),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提高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居第4位(在工业、农业、商贸业之后),显示了支柱产业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亿。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急迫的、大量的需求。二、我国建筑技术人才现状分析目前全国建筑

9、业从业人数已达366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其中在施工工人队伍之中,80%是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未经培训的农民工。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仅占%。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仅140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经营管理人员万,占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两类人员合起来仅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建筑企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是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尤其是现场管理和监理类人才更为缺乏。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每个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均应有总监理工程师一名、专业监理工程师若干名,且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当是国家注册监理工

10、程师,取得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有一定的难度,故人员数量的增加速度并不快;又由于行政许可法的出台,省监理工程师资格被政府取消。现在只有监理员的考试,由此出现了监理工程师这一层次的真空地带,有执业上岗证并拥有签字权的监理工程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监理工程量,引起工程监理现场无证且实际管理能力未经有关机构确认的监理人员上岗的现象大量存在,造成监理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高等院校在近期内能培养出大量具有专业知识的监理人才,以满足现代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三、建筑监理专业教育现状目前,全国设有建设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有290余所,其中绝大部分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工程管理和监理类专业由于是新型

11、专业,为数很少,其毕业生数量远不能满足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若建筑领域各类人才与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按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18%计算,目前需要万人,现在仅有万人,总量缺口为万人。XX年,建设类大中专毕业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本科以上教育的毕业生分别为9213人、77564人和69714人。粗略按当年毕业生全部进入建设行业,且不考虑自然减员等因素,以这样的培养速度满足目前行业的需求需要年。可见,建设教育在总规模上与行业需求之间相距甚远。四、对我系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综上所述,我系的建筑工程监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应该从建设行业监理一线对技能型人才的急需出发,以培养应用

12、型人才为主线。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优化教学和实训过程。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缓解建设行业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促进建设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体提出如下建议:1、双证书制度的研究由于,监理行业必须执证上岗,因此,我们要探讨“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方案,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等方面,将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2.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体系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按“必需够用”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教学方面以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为主线,建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相对独立的

13、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这一思路,努力开发新课,整合传统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时数,使工程监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紧贴监理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3.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在企业进行现场实践又是其中的关键。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中去现场实践,毕业后就不能零距离上岗。为此,学校应在校外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或与企业签订“订单”式教育。充分利用企业的工程项目和工程技术人员等教育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学生树立学校、企业双主体教育的新理念。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系有充足的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师,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的开设已具备良好的条件,根

14、据专业发展的需求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应加强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积级挖掘我系工程类“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潜在资源,采取得力措施支持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或创造条件选送教师出去进修,或接收工程管理类、监理类专业优秀大学毕业生,或从社会招聘高级职称的工程监理类专业技术人才等措施,尽快建立起一支整体结构优化、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的专业师资队伍。5、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实训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途径,加强实验实训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已建成的建材、测量、土工、材料力学实验室,能开设相应学科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课内实验。但是,设备数量偏少,

15、受学时影响,学生不能全部动手,加之校内实训基地尚未建成,这样就会制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五、对制订教学计划的建议.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质量标准要明确具体,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构建课程体系,建立起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形成体系。.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1.专业知识结构:、掌握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的组成及细部构造。、了解建筑结构的计算原则;了解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混工程建设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参考格式年月日,*县*建筑公司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因*造成*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万元。按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规定,*县人民政府于*月*日成立了由县安监局牵头,县纪委、监察局、检察院、总工会和建设局派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认真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事故发生经过*年*月*日上午*时,*公司在,造成*重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