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专业对接产业汇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973309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院专业对接产业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院专业对接产业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院专业对接产业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院专业对接产业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院专业对接产业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院专业对接产业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专业对接产业汇报(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学院专业对接产业汇报化学工程学院关于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对接方案一、专业概况及优势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于XX年随学校的转型而成立,现有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本科专业。XX年,化学本科专业经贵州省教育厅报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开设,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招生人数35人。XX年,应用化学本科专业经贵州省教育厅报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开设,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招生人数64人。XX年,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经贵州省教育厅报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开设,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招

2、生人数46人。化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为毕节市培养大批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在各县本校培养的化学教师一直都是主力军,在教学、管理中涌现出很多优秀教师和优秀工作者。应用化学专业的建设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密切联系实际,制订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的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适用型专门人才。教师中有地管专家、地区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校级优秀教师等。XX年获学校教学档案管理二等奖,XX年获学校专业建设工作二等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XX年申报成功,XX年9月

3、开始正式招生。学科专业平台方面现建有应用化学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煤基新材料省级工程中心、化学校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校级重点专业;在课程平台方面建有无机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物理化学及实验系列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物理化学校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在实验实训平台方面建设有化学化工实验室30余个,化工实训室1个,总面积3000余,仪器设备总值近900万元。目前,毕节市地方资源优势和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使得区域内煤磷化工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域依托优势。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应抓住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办好化工专业

4、,提高服务地方工业发展的水平。与此同时,以行业为背景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由于其应用性和针对性强,既可带动原有化学专业实现工程教育中的突破,也可带动原有应用化学专业的工程教学优化。二、对接思路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其地位已由过去的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由过去的对立发展走向协调发展,其办学已经从封闭转为开放,高等教育的社会关注度已达空前,社会对大学生培养的关注度也达到空前。高校的招生和就业的压力也在无形增大。因此,高校必须准确把握定位,确立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实际上是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也就是我们培养

5、的人才不能被社会所遗弃,而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用。1.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是高校的基本属性所决定高等学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其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核心工作;作为地方性高校,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其基本职责。发达国家发展历史已经表明,只有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我校谋求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很好地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建设上充分体现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效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2.专业与产业对接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前提。专业与产业对接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

6、前提,更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深入了解社会发展背景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是高校专业设置的首要工作。毕节市传统工业产业主要有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白酒、汽车、化肥、甲醇等,这些产业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延生以及附加产业的发展是未来主推的方向。我校应该在行业和企业专家的咨询指导下,顺应企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依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适时调整专业,从而形成学校主体专业的独特格局,主动培养企业急需的高职人才。3.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是形成学校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有特色才有生存。从学校内部分析,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构建以重点专业为支撑的多层次塔型专业结构,以此形成专业之间的有力支撑,从而打造专业集

7、群的整体实力。专业开发能力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所以,创新人才培养落实在第一层面上则需要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重点专业群体,从而形成以国家级专业为龙头,省级品牌、特色为主干,院级重点专业为支撑的多层次塔型专业结构布局,不断提升专业开发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努力打造并形成满足地方支柱产业建设急需、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用人方向,且具有很好就业前景的主体专业,为构建我校科学合理专业结构、形成学校特色奠定了基础,也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打下了基础。这几年,我院非常重视重点专业的建设,应用化学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其他也取得很大发展。围绕重点专业建设,形成了若干优秀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提升教学

8、与科研水平的同时,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毕业生,满足地方的需要。4.专业课程体系对接企业岗位需求专业课程内容设计应更多地选取和设计化工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个案。把这些实例当作教学对象,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编码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增长化工生产与生活需要的知识的技能,提升自身职业素质。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主动适应,因需而变”。学院的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技术骨干联合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如除课程名称外,更重要的是课程上课内容应与行业需求或企业所需相对应。依据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技能,邀请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确定工作项目和工作

9、任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集“职业素质培养、能力训练、技能鉴定”为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和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训练项目,建设精品课程,开发相关教材及课件等,建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5.校实训基地对接行业,服务企业化工专业实践性教学所占用的设备、场地是一笔很大的投入,日常教学运行中的试验耗材、水电、设备维护等消耗也是拉高人才培养成本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环境,与企业共享人才培养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例如化工生产流程的综合性操作训练由于受校园环境的限制,不宜在校内建设气味大、污染大、消耗大的生产性化工装置,因此与企业共享实训资源是理想的选择。从教学上看,将部分生

10、产性的实训教学直接放在企业现场进行,再现企业生产装置、生产氛围和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优势。针对我校化工专业实际情况,除现有实验实训设备外,应补充或新建化工单元生产操作、化工设备拆装与维修、煤磷化工产品检测与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纵深推进XX市高级技工学校校园对接产业园工作情况汇报为认真贯彻落实汪洋书记在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上的重要批示精神和XX年广东省技工院校校园对接产业园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技工院校对接产业园工作,积极探索实践校园对接工作的合作形式和人才培养路径,XX校长把校园对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落实,专门召开研讨会研究如何贯彻落实省厅文件及会议精神,制订

11、推进校园对接产业园工作实施方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势推进技工院校校园对接产业园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学校高度重视推进校园对接工作,认真学习汪洋书记在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上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全省技工院校校园对接产业园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到校园对接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有益探索,把思想和认识都统一到“与工业园区对接合作”就是通过强化校企深度融合,采取企业送岗位,学校送学位、送技能、送服务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办学和教学模式,着力培养与园区需求相适应的技能人才。为认真做好推进与产业园区对接工作,学校成立了由XX校长担任组长的学校与产业园区对

12、接合作工作领导小组。XX校长经常亲自带队走访XX市高新技术开发区、XX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以及园区企业,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企业负责人洽谈学校与园区、学校与企业对接合作事宜,与工业园管委会、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园区企业台帐和用工需求台账。目前,与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的知名企业达38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45个,与企业在校内共建生产实训中心3个。二、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技工院校校园对接产业园新模式在XX产业转移工业园设立XX市高级技工学校高新区分校为使学校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的需求,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学校积极与XX有限公司联系、洽谈,商讨校企共同建设XX市高级技工学校高新区分校

13、事宜。XX年X月X日,XX市高级技工学校高新区分校正式揭牌成立。XX有限公司将公司二期厂区东北约90亩用地划拨给我校建设分校。根据XX市高新区以手机生产为主的新电子企业与制作型企业居多的现状,分校已开设机械制造、数控加工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机电一体化等五个专业,初步建立了模具制造、数控加工技术、电子应用技术等四个专业的企业生产教学车间,教学实训设备价值100多万元,为企业在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及职业资格鉴定600余人。在XX工业园设立“厂中校”,与企业联合举办“双制班”,积极探索“招生招工、送岗送学”办学机制我校与XX工业园合作,设立“厂中校”。XX公司在厂区安排独立楼房作为分校课室,安

14、排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教师,企业的生产车间开放供学生实习。XX集团生产部经理XX、生产线资深高级技师XX与我校服装专业老师共同探讨和商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制定人才考核方案。我校10级、11级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先后在真实的生产岗位学习生产一线的技术,为XX公司开展“送教下厂”、“校企双制”培养员工260多人。与XX等共建校企合作生产实训中心,在校内设立“校中厂”,开展产教研训对接合作我校与产业园区内规模最大的XX公司共建校内生产实训中心,“XX公司手机维修车间”和“XX公司模具生产车间”进驻我校。企业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车间搬进校园,企业技术工程人员担任指导老师,学生在生产线完成实践课程的教学

15、。我校与产业园区内的XX厂携手合作,将我校的数车、数铣车间作为“生产车间”。XX厂负责提供产品加工材料、图纸,并安排资深技术人员到校指导学生对产品进行生产加工,产品验收合格后将全部销往国外。XX集团还向我校捐赠了10台XX成套冰箱和一大批先进压缩机,共同推进XX家电维修车间建设。XX老师与XX市XX有限公司XX技术总监带领学生参与“冷库试运行”项目研发工作,XX老师与XX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增加红外线的控制距离”项目,深入开展产教研训对接合作。校企联合招生,举办冠名班,变“单人舞”为“双人舞”,培养适销对路的企业技能人才为更好地学习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教模式,改变传统的学校跳“独舞”的单元办学

16、为校企跳“双人舞”的双元办学,更好地培养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的技能人才,学校与部分企业强强联手,合作举办冠名班。我校与产业园区中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XX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XX班”;与XX公司联合举办“XX班”;与产业园区内规模最大的XX公司联合举办“XX手机维修班”和“XX储干班”;与XX家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联合举办“XX班”,设立“XX奖学金”;与中国IT职业教育品牌XX联合办学,设立“XX特色班”;与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全球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XX合作联合举办“XX”冠名班,校企联姻,共同招生,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目前,我校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