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017级学生家长会校长讲话稿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59972184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2017级学生家长会校长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2017级学生家长会校长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2017级学生家长会校长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2017级学生家长会校长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2017级学生家长会校长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2017级学生家长会校长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2017级学生家长会校长讲话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2017级学生家长会校长讲话稿尊敬的各位家长: 高一在这个时间开家长会,以往没有;选择在这个时间开家长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进入高中之后,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对高中课程、高中的学法教法、自身的问题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第二,高考的需要,现在也到了我们必须帮助孩子进行方向选择的时候;第三,面临高考改革,有的家长比较着急和焦虑。重视固然可以,但是没有必要焦虑。 今天我们集会,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主要精力不放在高考政策的解读上,这些必须由学校的老师加大力气进行研究,在这之前,年级的领导和老师就做了很多方面的准备,南下到最早实验的浙江、上海,深入他们的学校进行考察,对浙江、上海实施方案

2、的弊端、暴露的问题,也都了如指掌。因此,在这一方面,对一中来说,我们应该是心中有底的。 那么,利用这个宝贵的时间,我最想和大家交流的,就是我深入老师、同学以及和家长交流发现的一些问题。因为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后面即使选对了方向,路怎么走,能走多高都是问题。何况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和同学对自己的定位把握不准,发展方向不明确,甚至有些同学出现了压力过大的情况,比如一入学就有同学不能坚持上课,这些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们也都普遍担心。有时候孩子成绩有些波动家长就感到发慌,这种发慌虽然家长故作镇静,但还是波及到了孩子身上。 其实有很多孩子压力来自于这几个方面,一部分来自于过去在别人眼里固有的优秀,今天

3、忽然觉得有点没有信心保持了;另一部分来自于政策的变化,有人说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是的,从历史上来看,不论中国,还是外国,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任何社会发展到变革比较快的阶段,整个社会都会浮躁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比如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技术革命带来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是大家突然觉得传统的东西没法维持了,也搞不清楚明天会发生什么,慌张、混乱,然后到第二次工作革命整个社会又浮躁了将近三十年。这些变动会无形地波及到成人甚至孩子。那么这些来自于大人的期许、自我的期望加上社会快节奏的变化,都使得孩子倍感压力。 信息化的时代使得大家焦虑不堪,因为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当你买青菜可以通过扫码进行支付,当你

4、用一个指令可以操作家中的器械,当汽车可以无人驾驶的时候,人们因为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而焦虑。培养孩子什么素质才行呢?我该怎么办?我怎么这也不会,那也不了解?现在不像过去的农耕时代,能够明确明天要干什么,攒钱、盖房子、娶媳妇、繁衍下一代,这个节奏很慢,一考虑就是几十年的事情。现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就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慌张不定,不知所去的方向。 可能有些家长说我没有慌张,事实上,无论有没有意识到,大家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我的孩子没有考上好大学,那将来怎么样,是不是就无法生存了,这种情况都是我们对成绩看得过重,对孩子的心理状态用心不够或者不细,或者温度不够

5、,跟孩子板起脸来就是谈成绩、谈将来,谈将来的竞争和命运。孩子现在的所思、所想、所苦在哪里,如果说在小学或初中的时候,很多传统的东西还能约束住,能把控,实在不行还能补课,实在不行还能看着,还能一对一地补。 而到了高中,再用这种方法,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学校的孩子成绩本身就很好,有些家长还去补课,不是说补课没有效果,而是对这个程度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不会自学,不会设计自己的计划,不会发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那么他的学习永远是被动的,永远是事倍功半的。补课肯定会有收获,但前提是别人不学,这样补多少都会有增长。可人家不学吗?越会学习的孩子越懂得利用时间。面对我们的孩子讲不明白是不可能的,可是理解了就一定

6、会用了吗?会用了就一定能得分吗?这还有很遥远的一段距离。 初中是义务教育,学的内容也是比较简单而具体,但是到了高中阶段从容量上、难度上都加大了。有的孩子就认为这样学习就可以,所以到了高中有的孩子明显不适应,到了现在都一个多学期过去了,少数的孩子还是没有适应。因为初中时间多容量小,用硬压的方法也能得高分。可是一入高中,后遗症便显现出来了,厌学现象不少,这么多孩子厌学该多严重啊!有些家长不理解,这么多孩子怎么就厌学呢?我们只有慢慢关注他们的心态,消除他们的烦恼,他们的方法慢慢就适应了。 为什么读了高中,难度就加大了,高中不是面向所有的孩子,而是面向能上高中的这一部分孩子的,xx是这样,xx是这样,

7、全国是这样,全世界也是这样。因为,上高中永远是一部分学生,有些孩子上了普通高中,有的孩子经过了两次分流。有的国家从五年级开始分流一次,到了初中二年级再分流一次,就已经走了职业学校这一条路上去了,所以高中不是全民普及的,而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来提供的,需要的就是高中阶段把剩余的50%的孩子拉开距离,供不同的高校选择,所以还想着用有限的时间让孩子做得完美,一出差错就着急,这100分的题怎么才考92分,那8分怎么啦?小学初中的时候不是能考100分吗?150分的试卷才考132分,我问132在班里多少名?家长说:这次132 在班里第七名。我说第七名你都吓成这个样,那七名之后的四十多还活不活了? 这种现象体现

8、的是一种急躁和慌乱,这种慌乱没有任何益处,大家要记住适度的压力是好的,但压力过大,就一定会产生副作用。那么多成绩很好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有从高一就不能坚持上课的孩子,有的在高三班里第四名的孩子因为压力过大不能参加高考,这种例子哪个县区,哪个地市都会遇到。 所以,对孩子成绩的波动一定要冷静对待。有一个最朴素的道理,高考不是以一个学校来排名次的,就拿咱们刚刚毕业的这一级,就有八个班所有同学全部考入本科,可是有的学校前十名也未必能考上,所以怎么能只看名次呢?再者,虽然分数是一样的,但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客观上也是千差万别的。那为什么要在高中选拔,在初中加长培养周期不更好吗?不可以。因为孩子处于

9、一个变化的阶段,在义务教育时期,孩子接受一个基础的作为公民必需的教育,而在高中阶段,真正的人才,真正有禀赋、有潜力、在学术上会有造诣的人才,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所以不能只盯着以前的分数,虽然当初两个人成绩都一样,这和个人的学习能力有关。学力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这是客观的,我们得接受这种客观的差异,否则就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就会冤枉了孩子,不仅没有给他们激励,反而造成了压力,甚至好心办坏事,达不到激励的效果。孩子遇到了困难,有时候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也不是方法的问题,就是能力达不到。因为分数只能代表过去,孩子为得到那个分数付出的努力也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孩子在之后表现出差异。 所以

10、现在来看,我们面临着选择。一提到选择,大家就会想到走班,但是走不走班不是由你我主观决定的。选择了科目,就得走班,该走的时候,不走不行;不该走的时候,能稳就稳,方向才是更重要的。我说到方向,有的家长会说,方向不就是考大学吗?可是考大学怎么考,途径也很多,除了文化课考试,我们还有特长,那也可以。比如有位高三的同学,他的成绩在十几名的位置,他跟老师说:“我觉得这个名次已经是尽我最大的努力了,我想着去名校,我得走其他途径。”当然,他在初中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就在前几天,清华美院和中央美院的专业考试都过关了,他再强化一下文化课,就可能考入清华。大家想,清华是什么样的资源,为什么大家都争着上重点呢?它对人的

11、影响发展当然是不一样的。 艺术特长不一定是美术,我们北校区有一个高三的同学,他说:“李校长,我上本科肯定是没问题了,我想冲击北大。”我说你凭什么冲击北大?你在班里都不是前五名,最好考过第五名。他说:“我唱歌好。”我说,那你怎么不学艺术呢?他说:“我觉得文化课也不错,我现在看来我上不了名牌大学了”我说,那你有点冒险。他说:“我试试,反正我也有学上,上个二类的学校好点差点我也不在乎。”然后去了,当然去北大没成功,有点遗憾。今年北大要前三名,又是民族唱法,他是全国第九,这个名次已经很不错了,北大可以降30分。他说:“降三十分我也上不了。”这个孩子很清楚,他转而又上海财经和复旦,这两个学校都答应给他降

12、30分到50分,现在全力以赴准备文化课。好多孩子咱们从功利的角度讲是为了考学,还有的孩子是真心喜欢,如果孩子真心喜欢,也不妨多一个选择。当然咱们的孩子大部分都成绩很好,肯定大部分孩子会走文化课的路。 刚才说到特长,特长有很多,有音乐、美术、艺术、体育,如果有这方面的特长,那可以考虑,比如北校区有个高二的同学,家长我也认识。这个孩子到了高二突然很热爱音乐,但是家长不同意,老师也不舍得,孩子成绩不错。这个孩子就跑到老校找我说:“校长,你快帮帮我,我现在就喜欢钢琴,可家长就是不支持,说我靠文化课也可以考个好大学。”我说,你怎么喜欢钢琴?他说:“我不仅喜欢钢琴,我还要去俄罗斯留学,俄罗斯最顶级的音乐学

13、院我都了解了。”我一看孩子是有备而来,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于是,我就把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找过来面对面地谈了谈,经过沟通,大家觉得靠谱。我说,那怎么办,文化课也不能丢啊。家长说:“要不然把家里的钢琴搬过来。”我说那么远,还是算了,联系学校的音乐老师,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练琴。现在入学手续办好了,他整个高三不用参加高考。我想这个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音乐家,即使不是音乐家,孩子对音乐这么热爱,将来也一定会有所造诣。 当然,这些情况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对文化课来说,面临着选课走班的问题。为什么要选课走班呢?因为不分文理科了,有些同学一定是要跨学科选择呢?包括成绩很好的孩子,他就是地理不好,老

14、师也抓紧,自己也抓紧,就是突破不了;有的孩子就是政治学不好,这种情况每个学科都有。这个时候觉得特别吃力的就不学了。有的家长说这样影响升学啊,高校没那么傻,是想着把好学生限制住,不论怎么选,高校很快就公布,你只要选三科,有一科符合要求我们就要,没有高校限制必须三科都符合,限制的科目越少,可选择的范围越多,不管是理化政治,还是理化地理,他们说有化学就要,是不是这几科的人都能选。现在,还有的在担心,你说我选的这几科竞争力大小,我说,你这可难为我了,我哪知道竞争力大小,我连xx的是怎么选的都不知道,更不知道潍坊的怎么选,菏泽的怎么选,你焦虑得好几晚上睡不着觉,值得吗?因为无谓的东西把自己弄得紧张得不得

15、了。所以我们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孩子最擅长什么,就选什么,因为是按分数来的,等级考有等级,但最终还得换成分数加入到成绩中。所以哪一科好,就选哪科,最后总分就高,你不用担心,咱一中的孩子是有优势的,我们要自信。 再者,这样选,接下来怎么学?为什么说上海、浙江那边选课走班制度不太成功,是因为选的太多太乱了,学生背着书包满教学楼跑,这堂课在这上,那堂课在那儿上,没个安稳地方。大家想,这样走法能不乱吗?怎么评价学生?怎么评价老师?物理课这节跟这位老师听,下节跟那位老师听,你说物理没教好是谁的责任?成绩不是靠乱选选出来的,而是靠踏踏实实学出来的。怎么才能踏踏实实学习,能稳定就稳定,能少跑就少跑,如果说

16、50个人选的一样的科目,为什么不在一个班固定地学习?同学之间熟悉,老师熟悉学生,也便于稳定考察;为了跑而跑,假如有一科就三个同学选了,你说是给他单独开班呢,还是单独辅导呢?这都是问题,那一定有相对的组合。比如我们三个人都选了理化,很可能陈主任选了政治,我选了历史,他选了地理,那我们就在这一堂上,各走各的,其他课程,还是在一起选。不然的话,家长来找学生都找不到了,昨天在二楼,怎么今天去四楼了,再来看看孩子到前面的楼上去了,那家长觉得那样能行吗?所以别慌张、别慌乱,学习一定有成套的办法,来保障这种机制的运行。 如果说这一点,哪个学校能派出老师在两年前就去浙江、上海学习?为什么说我们有自信,有的地方说早分开了,就分为大文大理,这不符合高考的要求,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那样学校省事,文理分开,老师也好安排,也不会出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