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16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59971138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1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1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1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1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1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1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16篇)(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16篇)【篇一】近年来,我县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全县城镇化发展带给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新形势下,乡镇城镇化道路究竟怎样走?透过我们#区县政协小组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结合工作实际和#区县城镇化建设实际谈一下对乡镇城镇化建设粗浅的总结。一、#区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区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许多镇政府所在地建设了广场,中心大街安置了路灯,大部分村也都修通了水泥路。全县城镇化率到达30.58%。村镇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在环境卫生等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实际问题:一是环境卫生监督力度不够。

2、农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较薄弱,人畜混居以及改厕不够全面,卫生环境差,垃圾乱扔乱堆的现象比较普遍,住在集镇所在地街道的居民,垃圾随手往路边扔,而居住在农村里的群众由于还没有建立垃圾填埋场,垃圾大部分往河里倒,造成水源污染,影响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二是环境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死角多。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需投入超多资金,而镇村财力十分困难,存在资金缺口问题。三是个别群众对收取卫生费实行上门收集袋装垃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四是原有村屯规划不合理。房屋建设杂乱无章,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影响村容村貌,绿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数村没有绿化带。但现要规划整治,没有资金来源。五是商品市场

3、与周边地区发展不平衡,易受影响。二、对策及推荐(一)宣传工作到位,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在干部大会、农村工作例会上,透过以会代训的形式,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宣传村容村貌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镇村干部的思想,增强工作职责感,并进行周密布署,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二是透过张贴标语、出板报、发放宣传材料以及驻村入户宣讲等形式,用心开展“乡镇是我家、美化靠大家”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卫生意识、规划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群众自觉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二)建立领导机制,落实工作职责一是乡镇党委、政府成立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领

4、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卫生工作领导任副组长,党政办、村镇规划、城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把任务分解到村到户,把职责落实到人,构成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村容村貌管理职责制。成立环境卫生监察组,由工作职责心强的干部担任,全面负责环境卫生监察工作,聘请专职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并与他们签订职责书,同时制定了乡镇村容村貌管理细则及垃圾清运管理办法,将工作职责落到实处。三是各村配备土地与规划协管员,明确工作职责,配合乡镇职能部门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三)加大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环境一是为提高环境卫生整治效果,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5、把环境卫生监管和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彻底分开。成立环境卫生监察队,由正式干部任队长,专门负责环境卫生监管工作,不参与具体的卫生保洁工作。集镇范围内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发包给社会人员经营,由其聘请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具体负责环境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及农贸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定期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在重大节日期间,由乡镇政府统一部署,组织各村、各单位、中小校园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重点清理道路两边的暴露垃圾、卫生死角、废弃土以及乱张贴物等。四是上门收集袋装垃圾。在集镇街道按每户每月收取适当卫生费,单位则按垃圾量收费,每一天空上午8:00准时出车上门收集并

6、清运垃圾,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进一步扩大集镇区域的垃圾收集和清运范围。五是用心开展建立礼貌乡镇、礼貌单位、礼貌村及开展爱国卫生月等活动。居民住宅区、单位室内要求做到“六面光”;各沿街店面、住户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统一组织除“四害”,确保群众的健康安全。六是以点带面,促进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全面开展。把中心村确定为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村,推行袋装垃圾和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善村容村貌,目前正用心做好这些村的垃圾填埋场选址等前期准备工作。七是全面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八是加强牲畜养殖业污染治理,要求建立沼气池等,引导立体种养,污染物达标排放,并严格把好规划和审批关,控制养殖规模,促进生

7、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九是抓好新农村规划,严厉打击违法滥建行为。结合新农村建设,在重点村建立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另外针对环境卫生方面推荐: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群众观念,提高他们的环境卫生和规划意识,增强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用心性和主动性。2、继续加大经费投入,用心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为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带给资金保障。3、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一方面是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面实行袋装垃圾、上门收集垃圾、集中填埋处理以及改厕工作,重点做好中心村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全镇村容村貌的改善。另一方面是加强新村规划建设,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示点工作,统一规划,人畜分离

8、,建立整洁、优美的农村环境。【篇二】一、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状况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关系到我省探索走好“两不牺牲、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的路子,具有“一发动全身”的综合带动作用。近年来,我省围绕构建以产业集聚区为主的科学发展载体和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住房牵动和教育牵动“一基本两牵动”,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心培育中原城市群,推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深入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突出表此

9、刻以下几个方面:(一)城镇化快速发展,水平显著提高。xx年底全省城镇化率.,比年提高.个百分点,年均提高近.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个百分点,成为建国以来河南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年底全省城镇人口到达万人,较年底增加万人,年均增加万人。(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城镇体系初步构成。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大力推进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加快城市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全省共有万人以上的城市个,万人的城市个,万人的城市和县城个,万人的城市和县城个,万人以下的建制镇个,初步构成了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各具特

10、色、竞相发展的城镇体系。(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综合承载潜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新增城市道路.公里,燃气用气人口万人,供水潜力万立方米日,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万平方米。县城以上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发展迅速,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产业集聚水平和人口承载潜力不断提高,成为我省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省按照“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构

11、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我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构建“三个体系”的载体,按照“四集一转”,即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要求,以若干特色产业为支撑,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省个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已到达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占全省的比重到达或超过。产业集聚区正在成为市、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成为开放招商的落脚点,成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成为城镇居民就业、增收的主渠道,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动机”。(五)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鹤壁

12、、济源、巩义、舞钢、义马、新郑、偃师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以实际居住地登记入户的户籍政策,基本实现了“两免一补”城乡全覆盖,初步建立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和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用心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六)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体制机制初步建立。近年来,我省适应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步伐,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的不足;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取消了“农转非”转户指标,逐步放宽了农民进城的条件;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初步构成了养老、失业、医疗等多层次社

13、会保障体系;启动了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对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进行了清理,建立了促进农民进城落户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机制。二、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研和座谈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当前我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多数是局部的和发展中的问题,但也有共性的、普遍的和全局性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比较突出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全局性的大课题、新课题,在调研和座谈交流中,部分干部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动力、路径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对城镇化发展中的规律性把握还不够准确。个性是一些地方由于对

14、城镇体系、形态布局、功能定位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城市规划布局缺乏相应的宏观引导,造成城市建设无序,为长远发展埋下隐患。个别地方在必须程度上存在发展战略和思路摇摆不定、工作反复折腾的状况。(二)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发展实力不够强。目前,我省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虽到达了.,但与全国.的比率相比,仍落后近个百分点。中小城市、小城镇普遍存在规模小、产业和人口集聚潜力不强,城镇之间缺乏协调统筹的状况。全省县城、县级市平均规模仅为万人左右。县城以下建制镇平均.万人,规模过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普遍不足,难以发挥服务带动乡村地区发展的功能。(三)城镇化质量不高,城市综合承载潜力有待提升。目前我省超

15、多进城务工农民、郊区就地转化的农转非居民虽然常住在城镇地区,但这部分人大多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未能真正融入城市,存在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现象。以郑州市二七区城中村孙八砦为例,该村占地亩,户籍人口户、人,而居住该村的流动人口就达万余人。我省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部分省份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必须的差距。城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不足,配套建设不够及时,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中小学超大班、医院加床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城市住房供给不足,保障性住房保障面不高。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河南省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不足平方米的人口约为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约达,尚有的城市人口人均住房面积达不到小康标准。(四)城乡二元结构破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户籍等方面改革也需要加快推进。当前,农村和小城镇发展仍远远落后于大中城市,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差别在某些方面不仅仅没有缩小,反而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一方面,个别地方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利益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公共服务不均衡,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没有均衡配置和平等交换,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城乡间差距较大,导致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在必须程度上强化了城乡二元化格局,加剧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农村群众土地产权制度和征收征用制度对农村和农民不公道,土地红利分配的理论和政策需要探索。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