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海滨小城(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67006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海滨小城(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海滨小城(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海滨小城(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海滨小城(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海滨小城(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海滨小城(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海滨小城(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海滨小城,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作者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难点) 2.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课文,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难点),读议课文第二段,1、作者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小城特点的句子来。 (庭院、公园、街道。最后一节。),读议课文第二段,2、小城的庭院有什么特点?请从这段中划出一句能概括其特点的句子来。(总述句,也点出了庭院的特点。) (1)作者围绕总述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联系上下文理解“热闹”与“笼罩”的意思。 (3)有感情地读书上。 总结学法,举一反三:找总

2、述句(中心句);看怎样围绕其去写的;感情读文。,齐读最后一节,1、思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美丽整洁,海作背景,美丽无比!) 2、“海滨小城”写得最为精彩的是作者紧紧把握其“小”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这“小城”区别于“大城市”之处划下来。 “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看见浩瀚的大海。”可见街道不长,大城市的居民要到郊外去,一般要借助于交通工具,不靠走。,齐读最后一节,2、“海滨小城”写得最为精彩的是作者紧紧把握其“小”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这“小城”区别于“大城市”之处划下来。 “沙滩上遍地是在那里。”可见这里很少有人来。沿海大城市就不同,贝壳再多也早就被捡光了。) “船队一靠

3、来。”可见海滩上平时并不“喧闹”。而沿海的大城市,码头一个接一个,货物吞吐,船只往来,笛鸣不断,终日喧闹。,齐读最后一节,2、“海滨小城”写得最为精彩的是作者紧紧把握其“小”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这“小城”区别于“大城市”之处划下来。 “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小城好像笼罩在从天际飘来的一片片红云中。”可见居民住房基本上是庭院式的,且庭院很大,平房居多。而大城市,由于建筑拥挤,只好向空中发展,很少有庭院,更没有很多树的大院子,人们为了栽一盆花,还要到处找土呢。,齐读最后一节,2、“海滨小城”写得最为精彩的是作者紧紧把握其“小”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这“小城”区别于“大城市”之处划下来

4、。 “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可见行人稀少,街道宁静。而大城市的街道,熙熙攘攘,笛鸣铃响,根本听不到行人的脚步声。,课堂小结,作者之所以能把“海滨小城”写得如此引人,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结果。他随空间的变换,观察得细,把握得准。,课后拓展,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一个片断。 提示:以“学校小花园”为题,用这一方法写一、二百字左右的片断。扣住特点,参照海滨小城中第4、5自然段的写法。,板书设计,海滨小城 海滨 到 小城 大海 沙滩 庭院 公园 街道 蓝色 棕色 贝壳 归船 树 榕树 路 白色 灰色 颜色、花纹各色货物 多 大 干净 色展美 物展美 美丽、整洁,课时作业,一、括号里填上适合的词语。 浩瀚的( 大海 ) ( 灰色 )的海鸥 沥青的( 大路 ) 棕色的( 有机帆船 ) ( 金黄色 )的朝阳 整洁的( 小城 ) 银白色的( 军舰 ) ( 寂寞 )的贝壳 喧闹的( 海滩 ) 二、选择自己熟悉的场景,仿照“海滨小城”的写作风格,写一篇小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