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北京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65537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北京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北京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北京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北京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北京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北京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过故人庄的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田园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主客间质朴、纯真、浓厚的感情。两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同中有异,因此进行比较阅读,既为教法,又是学法指导,以实现创造性的理解领悟。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自学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因此本节课教学将遵循“由扶到放”“比较鉴赏”“适度拓展”的原则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发掘体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点,把教师从单纯的诗文串讲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引导他们自己在韵味飘香的诗宫去吟咏咀嚼,互相合作,探究古典诗歌的香醇与芳美,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一句话:引导学生,让

2、他们自己去“找饭吃”。教学目标:1、有感情诵读古诗,并体味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关键字、词、句,体味诗歌意境。3、初步学习鉴赏古诗的方法。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习如何对比鉴赏诗歌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收集有关作者的信息;通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意。2、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内容提要(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流程 所需资源 解说学生学习事项学生用什么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去完成学习事项(问题、任务、活动、作业) 教师调控需要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环节一:交流设疑,揭示课题 2 1、回顾出门做客的经历吧?交流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出门做客的情形。2、

3、穿越历史的长空,走进唐宋时代,去看看留在那些著名的诗人心中的又是什么情形呢?(学生倾听,回顾)(听+想+说) 1、用问答式导入板书课题 多媒体课件 直接切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出新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充满认知期待。环节二:揭示教学目标 1 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出示教学目标环节三;检查预习效果 3 1、解题及作者简介(交流预习中所收集到的有关孟浩然和陆游的信息)2、试读全诗(说+读) 1、解题及作者简介。2、根据学生试读适时点评、纠正。 培养学生预习,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环节四:以过故人庄为例,领悟学法(一)指导诵读,感受诗歌的形式美 3 1、按诗歌朗读节奏划分方法划分古诗节奏

4、。2、按节奏朗读古诗。(个别读、范读、齐读)(做+读) 1、指导划分诗歌节奏2、听学生朗读,评价、指导 诗歌教学重在读,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读中明诗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二)整体感知,感受诗歌的结构美 5 1、自由朗读诗歌,思考:(1)诗歌的思路怎样?(2)诗歌的大意是什么?2、讨论、交流。(读+想+说) 提问并板书诗歌思路(三)品味剖析,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12 1、品析名句:(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绘了怎样的景致?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再现意境。听老师朗读,闭目联想和想象美好的田园画面:

5、透过诗,你仿佛看见(听见、闻到、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3、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哪里看出来的?4、齐读全诗(听+想+说+读) 1、引导品味诗歌名句,小结点评。2、倾听学生发言、点拨、评判。3、板书主旨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所创造的意境,做到“披文入情,身历其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情感。(四)指导背诵 2 1、根据思路背诵全诗2、背诵全诗(指名背诵、齐背)(读) 倾听、点评 熟读成诵,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环节五:迁移运用,体会诗歌的鉴赏美 10 1、引导小结过故人庄学法。2、用学习过故人庄的方法自学游山西村,比较两首诗的异同。3、小组

6、合作学习。4、交流学习情况。(1)比较相同,体会诗情。预设:1体裁相同,都是律诗。2题材相同,都是写到农村朋友家做客,都是访友诗;都描写农村风光,都是田园诗。3两诗思路相同。4主人都很热情。5都想再到朋友家做客。6写法相同,都是先叙事写景,后抒情。(2)比较不同,感悟诗理。预设:1过故人庄语言朴实,读起来明白易懂。2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景,又叙事,还带着哲理味。3过故人庄抒情比较直白,游山西村抒情则比较含蓄。(做+说) 1、指导比较方法2、巡视学生参与情况。3、引导、点拨、评判、板书要点。“由扶到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探究,达到对诗歌创造性的理解与领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力与鉴赏力。环节六:课堂小结 2 1、齐背两首古诗。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听老师小结(读+说+听) 1、倾听、评价2、小结 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小结中享受到收获的喜悦。环节七:课后作业 默写这首诗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