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案5 北京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65530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案5 北京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案5 北京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案5 北京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案5 北京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古诗二首》过故人庄教案5 北京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过故人庄。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培养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3、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片断练习。4、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与人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1检查古诗两首之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掌握、背诵情况。2板书课题:过故人庄 指导学生写好“过”、“庄”两字。齐读课题。二、读一读1、出示古

2、诗过故人庄。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自由练习读。读准“黍sh”、“圃p”等字音。3指名读,齐读。(达到熟练为止)三、悟一悟(过渡:同学们,德国大思想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读一首好诗,就好像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1、学生自由进行整体感悟,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2、组织学生大组交流。(预设:诗人在说:“老朋友真是热情好客!”这从

3、“具鸡黍”、“邀我”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老朋友所住的地方太美了!”这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们相处得可真愉快!”这从“把酒”、“话桑麻”等词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很喜欢这里!”这从“待到”、“还来”等词可以体会出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如 “具鸡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四、背一背(过渡:同学们听得真用心,我想如果大诗人孟浩然听了你们的这番话,一定会视你们为知己。那你们能将你们所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吗?)1、学生齐读。(过渡:同学们,你们将诗人

4、的感受读了出来,这很好。可是要想读好古诗还要注意抑扬顿挫。我们来听听朗读专家是怎么读的?)2、教师放课文录音。学生根据录音,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不错,那你们能将这首诗记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五、写一写(过渡:同学们,你们真不愧是大诗人孟浩然的知己,这么快就将好朋友们的诗记了下来。那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大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你们能通过你们的笔把它写下来吗?学生:能。好,我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第一组的同学写第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其他组依次类推,请你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尽可能具体地写下来。)1、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结合插图练习写片断,

5、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2、每个组选一名学生读自己所写的片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将诗句中的重点词写好。比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的“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老朋友一家为招待诗人,忙得热火朝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的情景写具体、写生动。3、引导学生感悟到:如果把四个人所写的内容连起来,就成了一篇改写成记叙文的过故人庄。六、练一练1、回家后,将这首诗背给家长听。2、 课后,四个小组中的同学四四一组自由结合,共同修改所写的内容,然后连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过故人庄,写在习作本上。反思:过故人庄是北京版(2016)第一单元中的一首古诗。全诗记叙了诗人孟浩然应老朋友相约,如约前往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6、。诗人将朋友相聚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诗句记录下来,表达了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同时也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生活风光图。我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一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并根据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等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设计了这一课时的教案。这一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以下环节的教学设计应当是有效的:“新课标”关于古诗词教学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7、1、“悟一悟”这个环节。我用导语将学生引入古诗内容的学习上去。(同学们,德国大思想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读一首好诗,就好像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这一教学环节。我打破了以往古诗教学的思路,跃过了先理解诗句中的生词,再将理解后的词语连起来串讲诗句,进而理解整首古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悟古诗所描绘的意境的教学过程,而是在学生熟读古诗后,通过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

8、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让学生自主地去整体感悟古诗。当他们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用心地去和诗人进行心灵交流的时候,是不难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东西的。我认为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不应拘泥于个别字词、诗句的深究细挖。诗是言情的,只有注重学生对古诗的整体感悟,通过各种形式去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披文入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2、“写一写”这个环节。我采用导语将学生引入感受诗的意境中来。通过导语“同学们,你们真不愧是大诗人孟浩然

9、的知己,这么快就将好朋友们的诗记了下来。那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大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你们能通过你们的笔把它写下来吗?学生:能。好,我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第一组的同学写第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其他组依次类推,请你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尽可能具体地写下来。”学生写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感悟的过程,在这里,他们尽其所能地还原了作者的生活场景,走进了诗中描绘的情景。而且是学生分组合作,节省了时间,创设了高效的课堂。从整篇教学设计来看,也不难看出,学生是在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中学习的,教师只是穿针引线者,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当然,如果我再上一次的话,我还会在指导学生读古诗时,通过引导学生对古诗声调和节奏的把握,去感受古诗所表达的内容。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及美好情感及时记录下来。这些都应是有效的策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