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生物质量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996362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生物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生物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生物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生物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生物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生物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生物质量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质量分析一、命题依据及指导思想今年的中考命题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及襄樊市2011 年中考考试说明(化学) 为依据。坚持五个有利:一是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四是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五是有利于初中课堂教学进一步改革。二、试卷结构理科综合试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合卷,全卷共 8 页,卷面分值为120 分,其中物理 60 分,化学 40 分,生物 20 分。全卷分为选择题(客观题)和非选择题(主观题)两部分。化学试题有 4 道大题 2

2、2 道小题,其中单项选择题有 10 小题(716 题),填空题有 8 小题(4450 题),实验探究题 3 个小题(5153 题),计算题 2 个小题(5455 题),预设难度为 0.600.65,其试题易、中、难题的比为 631。卷面分值 40 分,涉及考点多,覆盖了初中化学第一至第十二单元的大多数内容,考查内容重点突出,题量适中,取舍合理。试题内容、分值分布、水平层次符合襄樊市2011 年中考考试说明(化学) 的要求。全市今年共有 42501 名学生报名参加中考,比去年减少 9548 人。今年中考评卷仍采用网上评卷,选择题(客观题)采用微机扫描读卡,非选择题(主观题)在全襄阳市选调思想素质

3、过强,业务能力强的初中化学教研员和教师网上评卷。三、试题评价总观今年中考化学试题,与往年相比,保持了连续性、突出了基础性、 体现了时代性、增强了探究性、注重了发展性,结合襄阳市实际,也有一定的变化和创新,今年中考化学学科考查的指导原则是:突出基础、注重探究、联系实际、发展潜能。1、试卷结构与题型相对稳定,保持连续性纵观今年的试题,从题型看,仍然保持了去年的四大题型,小题数也基本没变(去年是 23 个小题,今年是 22 个) ;从分值分布看,与去年没有变化;从版面看,基本没变,阅读量也与去年相当;为了有利于今后化学的教学和课堂改革,保持了试题的相对稳定。2、紧扣课标和教材,突出基础性根据九年制义

4、务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的特点,考虑到既要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又要结合初、高中衔接的实际,试题突出化学核心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察,选题范围以教科书为蓝本,试题内容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重视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注意主干知识的考查,兼顾学科的知识体系,加强知识运用的考查。严格控制了试卷的难度,确保试题活而不难,体现选拔性。全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要求命制,无超标试题,试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课程目标考察全面,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而且还重点考察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大,突显了课程标准的

5、5 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并且初中化学各个单元的知识点都有所体现,试题中知识点的分布也比较合理,无偏题、怪题,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很多试题都可在教材中找到影子,如:7、11、14、15、51、52、54 题等。3、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今年中考化学试题素材选取更加注重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融合 STS 教育理念,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课程理念,深入挖掘符合初中学生知识水平的试题背景,寻找切入点,从多角度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让同学在答题中体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等基本理念。试题中加

6、强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的联系,例如:第13 题,联系实际,关注健康;第 9 题涉及到淡水资源、垃圾处理、农药化肥使用;第 10 题、第 45 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第 49 题印刷铜制电路版;54 题的农业选种等,都体现了化学与人文知识的密切联系,“关注健康、关注环境、联系社会”也是此次中考命题的鲜明特点,强化了化学在解决各类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4、注重考查学生科学素养,增强探究性新课程标准认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也可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更好的

7、发展。今年化学试题重视了基本操作、实验过程及实验探究的考查,同时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如 50 题)、物质的除杂(如 16 题)及物质的鉴别(如 48 题)等,力求区分“做实验”和“讲实验”的差距,促进学校开展好正常的学生实验;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注意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新课程理念。探究题(53 题)做为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大的能力考查题,备受广大师生关注,该题今年难度有所增加,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体现出了一定的层次性,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本题虽只有 4 分,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体现出了试题的层次性和选拔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开放性的答题,给学生

8、思维提供了一个空间,应该说是难得的一道好题。5、体现初高中衔接,注重发展性今年化学试题注重了学生学习潜力的考察,注重学生后续学习中的发展性,例如:在初高中衔接方面有充分体现,这对于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会大有裨益的。一是题型上,增加了推断题、图象题、除杂题,在题型设置上与高中衔接,如:16 题、50 题、55 题等;二是内容上,增加了初、高中联系紧密、学科基础性强的知识考察,如:增加了酸碱盐内容的权重,减少了往年死记硬背知识的考察;把高中知识做为信息给予题出现在试卷中,如:49 题、50 题、53 题等;三是能力要求上,试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使试题更具选拔性,在能力上也更靠近高中的要求。

9、这些变化都将有利于学生升入高中后对化学的学习。今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在广大师生中获得一致的好评,但是也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有待今后命题中加以改进。例如:中考化学题版面有限,实验探究题不能展开去考察,知识覆盖面相对有限;根据统计,襄阳市中考化学分数在全国是最低的,在考察学生化学“双基”和各种能力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局限,试题体现新课改的方向还不够充分,等等。作为中考试题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真正成为评价教育教学的试金石、减轻课业负担的导向舵、把握课标教材的方向标、推进课程改革的助力剂、实施素质教育的指挥棒。四、学生答题情况1、客观题答题情况统计(下图列出了 10 道选择题的得分率)2、主观题答

10、题情况统计(表 2 列出了主观题的答题情况统计)表 2 题 目 满分人数 高分率 平均分 标准差 得分率44-46 题 15732 61.75% 5.36 1.96 0.7747-48 题 14867 40.12% 2.46 1.56 0.6149-50 题 7245 18.54% 2.47 1.84 0.4951-52 题 20048 50.49% 3.17 1.08 0.7953 题 2110 5.31% 2.09 1.26 0.5254-55 题 6829 40.04% 3.38 2.25 0.563、学生卷面答题情况汇总分析44 题考察化学用语知识。第一空有的学生错填“2H、H 2、H

11、 +、2H 2、2H +”;还有的学生写成“2N、N 2”等;第二空填写的错误主要是:把数字写在氧元素符号的上面:有的书写不规范;把 2-写成-2; 随意在离子前加数字等。45 题本要求写序号,但是有的学生写成名称或是写成化学式,还有的学生把序号和化学式同时写出来,说明学生没有认真审题。46 题考察氧气的助燃性质和 MnO2的催化作用,各占一分,答题也不理想,学生答案五花八门。第一空填写“点燃、燃烧、巨烈燃烧、继续燃烧、支持燃烧、燃烧更旺、被点燃、火星变大、木条自燃、木条烧红、 、烧着”等答案的都有。有的燃烧的燃字写错,还有的填写成了现象:“猛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有红光、火星四射(四溅) 、生

12、成白烟、黑色固体、出现火花”等;第二空填写成“催化剂、加快、助燃”等答案,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把催字写成“摧、崔”等而丢分。也有一部分学生写成“加速变化、提高反应速度、加快反应、加速产生氧气、加速氯酸钾分解、触媒、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等,不能用化学语言来准确表达。47 题考察有关溶液的相关知识,在一定条件下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学生不规范的答案主要有:“蒸发结晶、降温结晶、蒸发溶液、冷却、冷凝、加热蒸发、升温蒸发、升温加 KNO3、加热(升温) 、加饱和的(加足量的)KNO 3溶液“等。48 题第一空实际考察 CO2的检验,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错误主要是:化学式本身就写错了;

13、还有就是配平和箭号错误。第二空要求写出 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学生表述不准确:“红色金属、黑变红,生成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铜变成红色、红色(氧化铜)变成黑色、黑色物质变成紫色铜、氧化铜变色、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有气泡产生、有红色金属析出、黑色氧化铜变红色氧化铜”等等。第三空是对灭火原理的考察,学生的答案有:“隔绝氧气,使之降温到着火点以下、降温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把着火点写成可燃点”等。49 题是体现初高中知识衔接的信息给予题,有一定难度。第一空严格说是考察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学生存在的错误答案:把 X 的化学式写成3FeCl2、FeCl、FeCl 3较多。第二空学

14、生的错误主要是:填写成 Fe 和 Cu 或是Fe;Cu 和 FeCl2;CuCl 2;FeCl 2;CuCl 2、 、FeCl 2、FeCl 3等几种答案。由于本空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错误率也比较高。50 题涉及物质多达九种以上,覆盖面大,信息量大,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推断题。第一空学生的主要错误是:A 的化学式判断错误或是书写不规范,写 CuO的较多,还有写 FeO2、FeO、H 2O2等等;第二空反应类型写什么的都有;第三空的常见错误是:把方程式写成 Ca(OH)2+CO2=CaCO3+H 2O;CuCl 2 + 2NaOH=Cu(OH)2+2NaCl;CuCl 2 + FeSO4=CuSO4+

15、FeCl 2;2Fe+3CuCl 2=2FeCl3+3Cu;Fe+2HCl= FeCl2+H2等。51 题两空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一是专用名词,书写错误,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学生对仪器的使用掌握得还不够好, “取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 ,部分学生填“长颈漏斗、滴加管、滴头管、吸管、胶管滴头、橡胶滴管、橡头滴管、塑头滴管” ,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体积的仪器” ,有的学生填“烧杯、试管、天平、刻度管、量瓶、带刻度的玻璃杯(烧杯) 、测量筒”等。52 题第一空一些学生填成了水,反映学生对浓硫酸的稀释实验掌握得不够好;第二空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把玻璃棒的作用写成“引入、导入、引导、引水、转移、防

16、止液体洒落、过滤”等,有的学生答非所问,将作用答成“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散热、使浓硫酸和水更好的混合或融合;有的学生答成“引导液体顺着玻璃棒流入烧杯(长颈漏斗、瓶内) ”。53 题第一空学生的主要错误是化学式书写不规范,把 CaCO3写成CuCO3、CACO 3、CaCo3、CacO 3等;第二空很多学生只写对了一种溶质,只写了HCl 或 CaCl2;有的学生写对一种而另一种错误,如:“HCl、Ca(OH) 2”、 “ CaCl2、Ca(OH) 2”等;有的写出了三种溶质,如:“HCl、CaCl 2、KCO 3”、 “ HCl、CaCl 2、KCl”等;第三空有的学生写成:“通 HCl 气体、加固体、加(稀)酸” ;有的写成“加熟石灰、加硝酸银溶液” ;化学式书写不规范;少数把关键字写错,如:硫酸写成流酸;石蕊写成石芯;酚酞写成粉太(氛太)等。第四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入试剂与产生的现象不对应,如:第三空填加盐酸,本空填产生白色沉淀;把结论写成现象,如:第三空填加盐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