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7课 陈情表(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50801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7课 陈情表(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7课 陈情表(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7课 陈情表(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7课 陈情表(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7课 陈情表(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7课 陈情表(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7课 陈情表(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7课 陈情表(第1课时) 1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 ,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表”就是“ ”,又称“表文”,是臣子给君王的上书用来陈述衷情。“表”的基本特征是“ ”。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则分成“章”“奏”“表”“议”四类,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2阅读课文第1段,给下列

2、句子加线的字注音。(1)臣以险衅( ) (2)夙遭闵凶( )( ) (3)行年四岁( )(4)祖母刘悯臣孤弱( ) (5)终鲜兄弟( ) (6)门衰祚薄(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8)茕茕孑立( )( ) (9)常在床蓐( )3阅读课文第2段,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1)逮奉圣朝( ) (2)除臣洗马( ) (3)猥以微贱( ) (4)责臣逋慢( ) (5)则刘病日笃( )4阅读课文第3段,给下列加线字注音。(1)犹蒙矜育( ) (2)本图宦达( ) (3)过蒙拔擢( )(4)宠命优渥( ) (5)岂敢盘桓( ) (6)更相为命( )5阅读课文第4段,给下列句子加线的字注音。(1)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 (2)臣生当陨首( )6阅读课文第1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介词,_。_。_。_。通“_”,_。)(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_”“_”。_。_。)(3)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_。_。)(4)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不可以。通“_”,_。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表示另提一事,或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5)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_。_

4、。_。)(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名词作状语,_。_。_。名词作状语,_。_。_。_。)(7)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_。通“_”,_。) 1阅读全文,梳理文章的结构。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2读完全文,说说李密在陈情表中向晋武帝陈述了什么情感,目的是什么?请结合课文句子作答。陈述了自己的亲情、孝情、忠情。以情感人,目的是让晋武帝答应他的要求,可以辞官不做。 3作者在文中主要讲了自己家庭的不幸,请概括作者都有

5、哪些不幸,并分析这样写的原因。“慈父见背”“舅夺母志”是一不幸;“少多疾病,九岁不行”是二不幸;“孤弱”是三不幸,表现为“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这既是祖母躬亲抚养作者的原因之一,也正是下文作者“区区不能废远”的原因,可谓一笔双关。4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5作者对朝廷恩遇抱着怎样的感情?感激不尽,而又身系祖母疾病,进退狼狈。 6这篇文章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有“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

6、“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险衅(xn)僮仆(b)期功强近(j)B洗马(x)猥琐(wi)茕茕孑立(ji)C陨首(yn)逋慢(b)终鲜兄弟(xin)D矜夸(jn)盘桓(hun)宠命优渥(w)2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凶:不幸)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借鉴)D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息:子)3下面均是出自本课的成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传说小鸟能反哺老鸟。近义成语有“舐犊情深”

7、等。B茕茕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近义成语有“孤苦伶仃”等。C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即将灭亡。近义成语有“奄奄一息”等。D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近义成语有“风烛残年”等。4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慈父见背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B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当侍东宫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D无以终余年愿乞终养 5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B而刘夙婴疾病。C今臣亡国贱俘。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说起张飞张翼德

8、,人人都知他是一个武艺高强,威猛无比,脾气暴躁,急于星火的莽汉;其实这只是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历史现实中的张飞却是一个胆大心细的饱学之士。B四川芦山这场地震,摧毁了她的房屋,埋没了她的家产,吞噬了她的亲人,只剩下她和怀中的幼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是党和政府帮她走出困境。C这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古庙,处处显露着它的老气横秋,庙门的颜色早已剥落,四周的墙垣也已倾颓;簇簇的瓦菲在屋顶招摇,声声鸦鸣在空中流过,侧面四周的松柏,苍者愈苍,翠者愈翠。D前两年,那些产品单一,工艺落后,缺乏创新,而几乎陷入朝不虑夕境地的企业,如今在政府创新基金的支持下,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终于起死回生。7下列

9、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B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C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职权不同。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_。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2)闾阎扑地,_;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_,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3)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0、(李密陈情表) 9根据例句,仿写两句话,组成排比句。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什么?孝心是黄香夏扇枕席,冬暖被褥的体贴;孝心是_;孝心是_。10下面是一段赏析陈情表的文字,在语法、用词等方面有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文笔简捷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也是陈情表的最大特色。诸如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孤苦无依,用“星火”形容形势急迫,用“奔驰”形容迫不及待,用“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容垂危之状,都异常生动形象。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恰切的思想感情,提高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还被人们至今引用,可见影响之深远。 (一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下列加线字解释不

12、正确的一项是A犹蒙矜育(怜惜)B不矜名节(自夸)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别)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尽)2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译文:我想圣明的当朝是用孝道治理天下的。B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译文:恩宠如此优厚,我怎敢徘徊不前,而有非分的愿望呢。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译文:乌鸟还有感情,我希望把祖母奉养到去世。D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译文: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报恩。3作者不应诏所用的最有力的“武器”是A圣朝以孝治天下B亡国贱俘,至微至陋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D报养刘之日短也4对上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的前面几段重在于叙事中动之以深情,选文则重在于陈

13、情中晓之以大义。B在陈情中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时要尽忠,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C选文融情于理,特别是连用“凡”“况臣”“且臣”“今臣”“但以”“是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更重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陈情表原文,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