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949146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一、目前国人的阅读状况如何?,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源远流长的文化,绵延不断的文献,举世无比。现在教育普及了,但是爱读书者却不多。 请看下列一组数据: 1、犹太人人均每年读64本书。 2、芬兰是世界上图书馆使用率最高的国家,同时芬兰图书馆的分布密度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人均每年读60本书,并且年年还在增加。,3、美国从克林顿总统开始执行人均每年读50本书的计划。 4、亚洲日本人人均每年读书最多,40本!韩国人人均每年读25本书。近十年,我国新闻出版总署通过大量调查公布的阅读量是人均每年1.6本(2002年发布的数据)、2本(2005年发布的数据)、4本(2008年发布的数

2、据)、6.6本(2011年发布的数据)、4.39本(2013年公布的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5、香港地区从2011年之后要求小、中、大学生每学期读30本书。 6、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2000年发文:幼儿园幼童每年至少阅读100本推荐的书籍,小学低年级至少80本,中年级至少60本,高年级至少40本以上。,二、为何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

3、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宋代鸿儒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田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确,阅读是知识的源头活水,长期积流便成永不枯竭之清清塘池,那里有天光,映云影,蕴含着大千世界。,儿童必须大量阅读的理论,1、1879年,法国巴黎大学生理学专家耶瓦尔教授发现了眼睛不是平衡的移动,测出了眼球一次快速短暂的跳动时间大约需要0.022秒。这一重大发现非常有价值,让许多国家的教育专家、教师接受了17岁之前的学生(眼睛还没有发育成熟)应该接受大量的整本书阅读训练的观点。,2、1979

4、年出版,被誉为改变美国历史的一本书大声朗读手册,作者是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在这本书中,他向我们介绍了一个阅读定律:你读得越多,你就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你越聪明,你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就越长;你学习的时间越长,你获得的文凭就越多、越高;你获得的文凭越多、越高,你工作的时间就越长;你工作的时间越长,你的收入就越多。,3、美国脑科学家谢维茨等人在2003年研究发现,有阅读障碍的 学生只需要一年专业阅读引领,情况就能改变。谢维茨等人发现,二、三年级有阅读障碍的学生让具有资格的教师每天提供50分钟的课外阅读指导,比如大声朗读整本书,8个月后,受指导的学生明显在阅读流畅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

5、步。,4、艾尔菲科恩,是美国作家、演讲家,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他对世界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的家庭作业进行了细致的科学研究,并在其著作家庭作业的迷失中告诉我们:“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家庭作业就是回家读一个小时左右的整本书。”,三、简介国内外培养学生 阅读习惯的做法,(一)芬兰学生的阅读 根据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LSA)的研究,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表现极为出色。这几年以来,许多人百般好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芬兰的孩子在阅读的国际教育评比中表现如此优异?有没有什么推广阅读的秘诀可以分享?,1、阅读是终生资产,芬兰十分鼓励孩子自小养成喜爱文学与阅读的生活习惯。书与阅读,对于芬兰教育来

6、说,就是培养孩子终身受用的生活情趣,让人从小与书产生互动,并成为能伴随终生的友谊与养分。,西方式的教育,不论欧美,有许多理念和精神是相同的。其中最显著的一项,就是学生终身阅读、一生爱书习惯的养成。如果一定要有所分野,那芬兰只是将这个理念落实得最平民化的国家。因此,阅读在芬兰,不是资质优异、环境良好、书香世家孩子的特权,而是一项普通大众都可以拥有的资产。,2、每日至少半小时的阅读,芬兰老师对孩子最基本、最常见的要求,就是一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对父母的期待,也是多陪着孩子阅读。,孩子入学后,通过学校的系统化引导与鼓舞,逐步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芬兰孩子们的每天家庭作业之一,就是“至少半小时的自我

7、阅读”。,“功课”中的这半小时阅读,不是要学生再继续啃教科书,而是鼓励去读自己想看的书,用自我引发兴趣的方式,让他们沉浸在书籍的世界。这半小时阅读,基本上是学生的自我要求,学生读多、读少,是自己对自己负责,是自己要或不要建立起来的人生习惯。,3、阅读环境的引导,自由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阅读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的自由不仅表现在允许孩子有不同的阅读姿势,也应表现在允许学生自由选自己喜爱的书目择阅读。因此,孩子们在学校虽然有老师依循年龄层所建议的各种读本,但学生的抽屉里一翻开,总会有一本属于自己喜爱的阅读书籍。,芬兰基础教育普及且水准平均,因为理念上就是“人人生而平等”,

8、所有孩子都应当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因在教育上城乡差距小、各地图书馆林立且书籍收藏丰富。学校对母语的重视,在各方用心协助辅导之下,阅读才能做到不分社会阶层、不论贫富差距,人人都得以打开那一扇阅读之门。,(二)南京开展的“振兴阅读 , 南京行动 ”,2005年初,在南京教学研究室汪笑梅主任的带领下,在孙双金等特级教师的支持下,正式出台了南京市振兴阅读行动计划。 具体的十项目标如下:,1、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行动合力。 2、要求教师广泛阅读,担负起推荐优秀读 物的任务。 3、学校图书馆保证学校每生每学期能借阅5本书以上。建立班级书架,家庭藏书交流目录、校园图书廊,电子阅览室等。,4、倡导学生自主阅读,

9、并推荐一批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 5、提高课堂效率,研究有效教学。严格控制过多的机械烦琐的语文书面作业。 6、强化科学识字,要求低年段每两周用一节语文课开展一次识字阅读活动。,7、要求每两周上一节课外阅读课。加强课外阅读课型研究。 8、营造读书气氛,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9、建立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学校研究基地。 10、研究探索适合南京市特点的评价机制。,(三)江苏高子阳的“152整本书阅读教学实验”,“1”指第一学段的学生,轻松读完1000本世界经典图画书(也叫绘本)。 “5” 指第二学段的学生,轻松读完500本世界优秀桥梁书(桥梁书介于图画书与纯文字之间,是文图比例1:1,字数

10、在1500-15000之间的童书)。,“2” 指第三学段的学生,轻松读完200本100-200页左右的纯文字世界经典童书。 “1700” 童书,远远超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的第一至第三学段的阅读量(超过10倍以上)。根据课标规定,计算一下就可以发现,每天只要花2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轻松、快乐地完成任务。,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1、直接大声读给孩子听。 2、猜测式教学。 3、小型辩论会。 4、共读共写法。,四、指向儿童的儿童阅读,(一)儿童阅读意味着儿童精神的召唤 儿童阅读指儿童本位的阅读,即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出发,指向儿童精神建构、促进儿童人格完善的阅读。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11、作为儿童的阅读:指生理意义的儿童阅读。,回归童心的阅读:对于成年人,童年是一种心灵状态,是一个精神家园。富于童心的成年人在儿童阅读中找回了纯真、良知、满足和快乐。 为了儿童的阅读:一部分人群(如父母、教师等)因为某种身份或者责任、兴趣驱使,投身儿童阅读,以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二)儿童阅读的核心是文学阅读,儿童阅读的内容应该多元而丰富,文学、历史、科学、地理、数学要充分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儿童阅读的这些内容又是有层次或主次区分的。文学是儿童阅读的核心,也就是要让儿童在阅读中过一种文学生活。 文学生活是儿童的本色生活。儿童的精神是一种诗性存在。他们不用概念、推理与判断,而凭借与生俱来的惊人感受

12、与旺盛想象把握世界,充盈着美丽的光泽。,文学生活是儿童的精神生活。文学是心灵的歌唱,文学生活就是精神生活。 文学是语文生活的一种活动。文学不仅是资源和内容,不仅以文本形式存在,它还是动词,以活动的方式存在,常常表现为一个过程。,五、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应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一)各级图书馆的建立 1、各地政府都有图书馆,但属于儿童的专门的图画书馆、桥梁书馆还没有建立起来。 2、学校最好按照年段设置书馆,这样方便学生去借阅。 3、应该建立有四五百本经典童书的班级读书馆。美国班级读书馆的书有两个重要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二是家长委员会 。,(二)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丰富阅读的组织形式。,阅读方法

13、方主要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阅读报纸、筛选信息资料,可用浏览。简单故事一类可用略读。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深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经典诗词、名篇名作、美文佳作之类可用精读。,丰富阅读的组织形式,如:主题阅读、系列阅读、集体阅读、亲子阅读、集体阅读、师生共读、自由阅读等。,(三)推荐适合不同学段学生 的课外阅读书目,书有千千种,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实用性的,消遣性的;一类是经典。实用性的书宜事,消遣性的宜情,可以读,也需要读,但是更应当亲近经典。经典在历史长河中筛选出来,经典是母语皇冠上的明珠。亲近经典,终身受益。,当代美国极富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批

14、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说:“我们拥有经典的原因是生命短促且姗姗来迟。人生有涯,生命终有尽时,要读的书却前所未有的多。”,12岁以前应该要给孩子读经典的作品。什么是经典?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经典,就是历史留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对于12岁以前该读的经典,“这需要我们经过谨慎、周密的考虑以后作出一定的挑选。”(叔本华语),12岁以前的语文16册校本教材,经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两年,全国已有近百所学校加盟了“12岁以前语文” 联盟校,已分别在南京和洛阳召开过两届“全国12岁以前的语文高层论坛”。,中年段课外阅读书目推介,1、獾的礼物 2、爱心树 3、妹妹的红雨鞋 4、乌丢丢的奇遇 5、夏洛的网

15、6、我的故事讲给你听 7、妈妈走了 8、时代广场的蟋蟀 9、桥下一家人10、彩虹的尽头,11、笨狼的故事12、兰心的秘密 13、花婆婆 14、木偶奇遇记 15、蓝色的海豚岛16、大林和小林 17、男生日记 18、女生日记 19、小鹿班贝 20、彼得潘,(四)动员学生家长参与孩子的课外阅读,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引导,方法很多,但来自父母与家庭的陪伴和鼓励,绝对有极大的效果。这一点,芬兰的 父母和学校早已形成共识,值得我们 借鉴。,为了孩子的健康阅读,家长需要做好五件事:1、给孩子买一盏不伤害眼睛的台灯;2、买一张真正可以读写画的书桌;3、买一个能藏下五百本以上书的书柜;4、买一个可以记孩子一生读多少书的本子;5、创造一个共同爱上阅读的大家庭(如:亲子阅读)。,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毕业后,回忆起六年的小学生活,他这样说,“也许我不会记得这个字、这篇课文是哪个老师教我的,但我的阅读习惯是我小学老师培养的,在这六年里,我几乎读过所有的经典名著,这是我人生新的起点,有了这个习惯,我将终生受益”。这是对我们语文老师最高的评价,这也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为孩子一生奠基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