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神经认知机制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948886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7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神经认知机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神经认知机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神经认知机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神经认知机制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神经认知机制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神经认知机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神经认知机制研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神经认知机制研究:实验证据与设计,张 辉 南京师范大学 ,1. 引言,众所周知,针对二语习得的实验研究绝大部分采用行为实验的方法。这一现象在近十多年来有所改观。,Hulstijn(2002)指出,二语语言知识的表征,加工和习得的统一的解释取决于实证研究的证据。这一证据的获得可以有几种形式,她强调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二语加工的过程神经语言学研究。她指出二语习得中一些饱受争论的理论问题可以通过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澄清(Hulstijn 2002:213)。,近十多年来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二语的语义、句法、语音和双语转换等方面(魏大为、武和平 2012),但主要集

2、中在与二语语法有关的加工过程上。,本讲座综述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or ERP)研究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问题,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 二语学习者能否像母语者一样加工二语?如果有区别,二语学习者与母语加工的区别是什么? 2. 二语学习者加工认知神经机制差异是否与习得二语的初始年龄有关。,3.二语学习者的认知神经机制的差异是否与二语的习得水平相关? 4. 二语习得的时间进程是什么? 5.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二语的形态句法的加工过程?,2 事件相关电位与二语习得研究,事件相关电位(下文简称为ERP)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反映了认知过程的实时的

3、电生理学指标,其时间分辨率具有毫秒级水平(1秒钟等于1000毫秒)。,ERP technique,ERP可以记录心理加工过程展开时脑电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用ERP来探测语言理解过程中所包含的感知和认知过程。,ERP成分由极性(polarity)、 潜伏期(latency)、振幅(amplitude)和头皮的电极分布(topographic distribution)所界定。,一个ERP成分具有正极(用P表示)或负极(用N表示)。潜伏期反映了信号的时间进程,包括启始潜伏期(onset latency)和峰位潜伏期(peak latency)(当成分到达峰值的振幅)。成分通常用极性和潜伏期命名,如

4、N400、P600等。,在二语习得的ERP研究中,学者们通常采用母语研究中“违反范式”(violation paradigm), 即把某一具体的目标词明显的语法违反与语法正确的控制句子做比较(Steinhauer, et al. 2009:18) 。,二语的ERP研究可分为三种实验设计的类型: (1)组群研究:对比二语二语学习者与母语者或对比不同的二语二语学习者; (2)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ies): 考察二语学习者在掌握目标语时不同学习阶段的脑区变化;,(3)使用人工微型语言(artificial miniature languages)范式,考察学习者在短时间内达到

5、较高水平的习得过程,这一研究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研究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的变化,而且还可以考虑二语学习者的初始状态,这在自然的二语学习者身上是很难做到的。这一范式的优点容易控制一些混淆因素的干扰(Steinhauer, et al. 2009)。,在成年人的母语句法加工中,认知神经科学家发现了三个ERP的成分: (1). 早期左前额负波(ELAN:early left anterior negativity) (2). 左前额负波(LAN:left anterior negativity) (3). P600。,ELAN,早期左前额负波是出现在150至250毫秒时间窗口内的左半球的前额负波,反映的是

6、自动的句法结构建构(Hahne & Friederici 1999)。,LAN,左前额负波也是一个左半球的前额负波,出现在300至500毫秒的时间窗口内,标示了句法加工,特别是与形态句法相关加工(Friederici 2002)。,P600,P600是出现在500至600毫秒正走向的脑电波,具有广泛的脑后部头皮分布,在中心顶叶脑区最为明显。P600对形态句法加工颇为敏感,并出现在句法加工或复杂句法结构的加工中(Steinhauer & Connolly 2008)。,这些ERP成分体现了语言加工中不同的功能性阶段(Friederici 2002)。 早期左前额负波标示了初始的自动的结构构建的过

7、程,如词类或范畴的识别; 左前额负波标示了形态句法信息的整合,以获得题元角色的分配; P600标示了费力的句法整合重新分析和修复等晚期受控的过程,反映了非自动的受控的认知加工过程(Kaan, et al. 2000),这些ERP成分的极性、潜伏期、峰值振幅和头皮分布都是基于成年母语者的研究。 二语或外语加工ERP研究表明,这些成分的典型特征要么稍微不同,要么就是这些成分中某一个成分没有出现。在加工中没有出现相应的成分说明被试在加工过程中缺少与之相应的认知过程。,运用ERP研究二语习得具有一定的优势。 (1). 由于ERP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ERP可以提供语言加工在时间上展开时神经激活的时间和

8、程度等重要信息。 Steinhauer等人指出ERP在二语学习和加工研究中非常有用,因为ERP不需要被试做出明确的反应,使我们可以观察到隐含的学习过程。,ERP可以使我们观察到二语学习者和母语者之间的质和量的差异。出现或不出现某些ERP成分说明二语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的质的差异,而量的差异由某一ERP成分的效应来测量。,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ERP研究,首先对二语学习的句法加工进行ERP研究的是: Weber-Fox, F.M. & H.J. Neville. Maturational constraints on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s for language pr

9、ocessing: ERP and behavioral evidence in bilingual speaker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996. 8 (1): 231-256.,该论文考察了在不同年龄阶段接触二语的汉英双语者。这一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二语学习者中句法和语义的关键期效应。二语二语学习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接触到英语:1-3岁、4-6岁、7-10岁和11-13岁。刺激语料是包含语义违反和句法违反的句子(例如 The scientists criticized Maxs of proof the theorem)。,所有的二语二语学

10、习者对语义违反的ERP效应与母语者的类似,只是在11岁以后接触到英语的学习者(晚接触到英语的学习者),其N400的潜伏期稍微有些延迟。,与语义违反形成对比的是,所有的二语二语学习者对句法违反的ERP反应与母语者的均有一定的差异。,就母语者而言,短语结构违反引起了早期左前额负波,其后在300-500毫秒时间窗口内引起左前额负波,在500至700毫秒会出现P600。,这一研究发现,所有二语二语学习者都没有引起早期左前额负波,在300至500毫秒时间窗口内二语学习者引起了一个负波,其头皮分布与母语者的则有不同。对于11岁以后接触到二语的学习者,其头皮分布是两半球分布的,而不是左半球分布的左前额负波。

11、P600也随着学习的初始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早接触到英语的学习者(1-3岁、4-6岁、7-10岁的组群)的P600与母语者的相似,而在11岁和13岁以后接触到英语的学习者在P600上则表现出延迟的潜伏期,大约出现在700毫秒左右,而最晚接触到英语的学习者(16岁以后)则没有引起P600。,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随后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其实验设计的缺陷而设计的。这一研究的设计缺陷是,初始接触外语的年龄和外语学习者的水平没有区分开来,交叉在一起,研究者没有控制二语水平这一因素,因此实验结果由可以是由于不同的外语水平而导致的,而不是由于不同的初始接触外语的年龄而导致的。,目前,对二语短语结构违反的E

12、RP研究中存在着一些相互矛盾的混乱的实验结果,主要集中在早期左前额负波、左前额负波和P600在二语加工中是否存在的问题上。,Hahne & Friederici(2001)考察了较晚接触到德语的日本学习者对包含语义违反和句法违反的被动语态句子的加工。这一研究控制了外语学习者的水平,所有的学习者都是中等水平的德语学习者。,这些学习者对语义违反的ERP与母语者的相似,而对于句法违反的句子,二语二语学习者与母语者的差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包含句法违反和句法正确的句子,二语二语学习者没有表现出任何差异,而母语者则表现出早期左前额负波和P600的差异。,这一研究说明,语义整合的过程对于母语者和二语二语学

13、习者来说是相当类似的。 二语二语学习者的句法加工与母语者的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表现在二语二语学习者中没有出现与句法相关的ERP成分。,她们把二语学习者没有出现与句法相关的ERP成分归因于日语的短语结构没有介词。,Hahne(2001)随后考察了俄国的德语学习者,因为德语和俄语在短语结构中都包含介词。刺激语料包括句法正确和不正确的句子,不正确的句子是在分词后面紧跟一个介词,违反了短语结构规则。,在母语者中,短语结构违反在100毫秒至250毫秒之间引起了早期左前额负波和P600,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二语二语学习者没有引起早期左前额负波,却引起了P600,但P600的波峰比母语者延迟了150毫秒。,以上

14、两个实验的被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的学习德语的日本人水平较低,而后者的学习德语的俄国人水平较高。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没有出现早期左前额负波是由于语言的问题(日语短语结构没有介词)还是由于被试的语言水平的差异造成的(van Hell & Tokowicz 2010:57)。,Isel(2007)注意到,在Hahne等人研究的刺激语料中,句法违反都是句法上非强制性的成分(non-obligatory constituents)。她在自己的实验中使用强制的成分(如The driver who is in the car is sleeping. 介词短语 “in the car” 是必须出现的

15、强制性成分)。,Isel认为,在二语加工中,自动的短语结构建构过程可能出现在强制性成分的加工之中。 实验的被试是德语为母语的高水平晚接触法语的学习者。刺激语料是听觉呈现句法正确和句法不正确的句子。,二语二语学习者的ERP出现了150毫秒至300毫秒的早期负波和随后的在300毫秒至600毫秒之间的前额负波以及在750毫秒至1500毫秒之间的两个半球分布的晚期前额负波,但没有出现P600。,法语母语者控制组引起了早期左前额负波,随后的300毫秒至600毫秒时间窗口内的左前额负波以及600毫秒至1000毫秒时间窗口内的P600。这一研究表明二语加工中自动结构建构过程取决于句中成分的句法强制性和非强制

16、性的问题。,Rossi,et al.(2006)的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他们在包含句法违反的非强制性成分中也观察到表示句法自动加工的早期左前额负波。,目前,在二语学习者加工中,早期左前额负波、左前额负波或P600的出现与否的原因还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它们出现的原因。,Kotz, et al. (2008)认为,在二语句法加工的研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句法违反现象,却很少关注句法歧义(syntactic ambiguity)问题。,在ERP的句法加工研究中,句法违反和句法岐义均与P600成分相关。他们的研究考察了早期接触外语的高水平西班牙英语学习者(五岁开始学习英语)对英语句法的加工。,暂时句法歧义(由动词次范畴化信息引起的)作为二语独有的语言现象,而由短语结构限制所导致的句法违反是母语和二语相似的语言现象。被试的实验任务是判断句子在句法上是否可以接受的。,母语者在暂时句法歧义的句子中引起了P600,二语二语学习者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