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48568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区域发展农业的一般步骤,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如何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东北地区,1.东北地区包括哪些省级 行政区? 2.利用地图册,查询下列 信息: A、B、C、D四条线的度数 东北地区有哪些温度带? 是什么干湿状况?,0,50,100mm,(),哈尔滨,探 究 一,湿润,半湿润,半 干 旱,中温带,暖温带,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A,B,C,D,40,50,120,130,气候条件,寒温带,0,50,100mm,(),哈尔滨,探 究 一,3.东北地

2、区纬度较 , 夏季白昼时间较 。 4.简述东北地区对农业生产 有利的气候条件。,长,光照充足;雨热同期等,高,A,B,C,D,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气温低使得 农作物病虫害少,同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积雪时间长,缓解春旱等,东北地区,探 究 一,5.哈尔滨的最冷月气温低 于 ,最热月气温不 高于 。,-15,25,0,50,100mm,(),哈尔滨,提示: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 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 制度、和生产季节性等。,A,B,C,D,结论:东北地区雨热同期,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图4.2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 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

3、哪些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等。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东北地区受热量条件限制,一年一熟且农作物生长季节较长,相对而言农闲时间较长,因此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建设、家庭副业、工业、商业、文化事业等,从而促进农村的综合发展。,思考?,1.东北地区有哪些地 形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 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 高原,2.东北地区 土广布,肥力较 ;耕地

4、集中连片。,黑土、黑钙,高,地形和土壤条件,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社会、经济条件,交通 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辽中南 工业基地,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机械市场,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展,人口,地,气候,水源,市场,交通,劳力,机械,气候,水源,市场,交通,劳力,机械,气候,水源,市场,交通,劳力,机械,气候,水源,市场,交通,劳力,机械,气候,水源,市场,交通,劳力,机械,气候,水源,市场,交通,劳力,机械,气候,水源,市场,交通,劳力,机械,气候,水源,市场,交通,劳力,机械,气候,水源,市场,交通,劳力,机械,1.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邻近港、澳、台地区,

5、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有利于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2.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3.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4.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 大豆高粱 在那青山绿水旁 门前两棵大白杨 齐整整的篱

6、笆院 一间小草房啊 哎 我爸爸有事没事 总想喝点酒 就算是没有菜 那也得喝二两 大碗茶大碗的酒 左邻右舍在两旁 五魁首六六六 笑声满堂啊,用这首歌总结一下东北地区的地理概况,二、农业布局特点,看右图,找出东北地区降水量和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思考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从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递减的。但受丘陵、山地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不符合上述趋势。 思考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 思考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热量,海陆位置和地形,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1.耕作农业区,2.林

7、业和特产区,四大优势: 全国最大的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宜林地区广泛 森林树种丰富,3.畜牧业区,农牧条件好,品种优良,探究三大农业生产区域,马、牛、羊 (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栋、白桦、人参、鹿茸、柞蚕、苹果,玉米、大豆、小麦、水稻,主要产品类型,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耕作农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畜牧业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区,农业生产区域,活动:1,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

8、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活动:2,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东北平原水稻种植较多的地区是水利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即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因此农业的发展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又要依据科技,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三、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原因:耕地广阔,肥沃,集中连片;水源充足;人均耕地面积广大;工业基础好;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

9、阔等 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地区专业化生产,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人口稀少,土壤肥沃,商品率高,商品粮基地,突出 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地理条件内部分异,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小结】东北商品粮基地特点及成因,森林质量下降,四、农业发展方向,水土流失,探究三,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A,B,C,1.从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中选择,ABC 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A林业 B畜牧业 C种植业,2.简述ABC三地在农 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生态问题。,A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B草场退化(荒漠化、土地沙 化等);C黑土流失(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等,3.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

10、 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 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 坚持开发、利用和治理、 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 效应、生态效益的统一。 请你从平原区农业、西部 草原区农业、山区农业中, 任选一个,为其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 建议。,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些方面?,平原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草原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平原区 农业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 农业发展方向,山区 农业发展方向,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 延长产业链 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结合退耕,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建设人工草场,以森林保育为核心 开发特色农产品,平原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

11、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提高农作物品种质量 加快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 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 停止开垦荒地,切实保护草原、湿地等,改善生态,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貉复合生态模式,生态农业,西部草原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围栏限牧工程 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草业经济,现代草业经济是指以草地(包括天然草原、人工草地、专用饲料地、专用草地)为基础,充分利用光能,通过生物、化工、机械等手段,发展草地牧业、食品工业、药业、相关加工业、旅游观光业及城市绿化业等,来创造社会财富的新兴朝阳产业。草业经济的效益是相当可观的。如草原

12、面积居世界第一的美国,1979年,仅草地畜牧业一项的产值就占美国农业产值的三分之一。草业已成为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天然林 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走立体农业道路,农业布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粮基地建设,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三大农业生产区域:,面向国内大宗家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平原地区),知识结构,地理条件,我国东北区域农业发展,雨热同期,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地形多样,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开发晚、人口密度较低,农业发展方向,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