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993241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监测月份: 年 月 填表人: 审核人 : 一、基本资料1、科室: 2、住院号: 3、床号:4、姓名: 5、性别: 6、年龄: 岁 月 天7、疾病诊断: 8、住院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二、手术资料1、手术日期: 年 月 日 2、手术医生:3、手术名称: 4、手术腔镜使用:否 是( )5、手术类型:急诊 择期 6、麻醉方式:全麻 非全麻7、切口类型:清洁切口 清洁污染切口 污染切口 感染切口 8、危险因素评分: 得分: 分危险因素 评分标准 分值 评 分清洁、清洁污染切口 0切口清洁度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1 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全身疾病。 1 有轻度或中度全身疾

2、病。 2 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丧失工作能力。 3 有生命危险的严重全身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 4ASA 评分 病情危急,属急抢救手术。 59、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前用药手术中用药(手术时间3h 或出血1500m)手术后用药 总用药时间2h 2h 未用 用 未用 48h 48h72 h 72 h药物名称剂量: 给药途径:三、手术部位感染资料1、医院感染:否 是 2、感染部位:表浅切口 深部切口 器官腔隙 3、感染诊断: 4、感染日期: 年 月 日5、病原体:病原学检查 药敏试验日期 标本种类 方法 结果 敏感 耐药2四、备注:3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通过

3、 2011 年 11 月 15 日起对我院遴选的类切口患者不用抗生素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目标病例无一例感染。为此,自 2012 年 3 月 1 日开始,对全院所有手术切口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危险因素,重点监测类切口抗生素情况,为将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降低到 30%以下打好基础。为临床进一步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2监测对象:全院所有手术患者。3监测指标3.1 科室按照标准,填写监测表格。(见附表)4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切口感染。并采取科学的的预防控制措施。 5监测方法5.1 前期准备工作监测开始前对各手术科室主任、护士长进行培训,说明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并要求手术

4、室、供应室、及设备科等配合。5.2 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5.2.1 科室对医护人员进行专科培训,掌握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及相关知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5.2.2 通过健康教育等,宣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特别是手卫生的执行,要求患者和陪护人员也应执行手卫生。5. 2.3 确保各参与监测单元的医疗护理质量,以减少和杜绝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5.3 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为了能保证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工作顺利进行,资料准确、详尽,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5.3.1 临床医师4严格掌握标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正确的执行手术、换药、手卫生等操作规程,合理使

5、用抗生素。及时发现切口感染迹象。科室感控小组协助主管医生并监督执行。填报监测表格。当发生或怀疑切口感染迹象时,积极处理,及时上报医务科、感控科等相关部门。 如需要,邀请医院抗感染治疗小组会诊,制定方案。必须保证所填表格的正确性和真实性。5.3.2 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特别是切口情况。监督患者及陪护人员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等。加强患者护理,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5.3.3 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对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持续观察各科室患者,直到患者治愈出院。查看医生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体温单、X 线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等,向医师、护士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立即采取措施。负责检查监

6、测表格填写,审核表格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并签字确认。做好临床科室与相关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调查感染相关的因素,提出临床干预措施。将监测数据反馈给监测科室,不断改进质量。附件: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填写说明院内感染控制科二零一二年二月四日5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填写说明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设计本表。监测对象为监测时间段内被选定监测手术的所有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患者。监测表中患者的住院号、年龄、性别、科室、手术日期、感染日期、感染部位等基本信息为必填项。其他项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项填写。一、基本资料:1、年龄(1)年龄1 岁的,记为多少岁,并在“

7、岁”上打“” 。(2)年龄在 1 月1 岁时,记录月数,并在“月”上打“” 。(3)年龄在 1 天1 月时,记录天数,并在“天”上打“” 。2、住院时间填写入院日期和出院日期。入院日期用于计算入院至手术的候手术时间,入院至感染发生的时间。填写时注意如果患者在一次住院时间多次手术,应填写多张表格,记录时填写同一入院日期。出院日期用于记录手术患者的住院天数,记录感染发生的时间与住院的关系。3、疾病诊断:指与手术相关的主要诊断。4、科室科室为接收患类似疾病的病人或接收类似治疗的病人的诊疗单位。将具有相似危险因素的病人归类,通过科室分类报表可以计算该科室的发病率。二、手术资料1、手术日期:进行手术的日

8、期。用于计算入院至手术及手术至发生感染的日数。2、手术医生:指在手术中执行主要操作的医生。3、手术名称:指实施手术操作的类型。4、手术腔镜使用:指手术中是否使用腔镜。5、手术类型:指患者进行手术的状态,分为择期和急诊。66、麻醉类型:指患者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分为全麻和非全麻。7、切口类型(1)清洁切口:手术切口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口咽部,无创伤、无感染、无炎症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2)清洁-污染切口:手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泌尿生殖道手术时尿培养阴性,肝胆手术时胆汁培养阴性。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阑尾、阴道、口咽部手术属于此类。(3)污

9、染切口:开放的新鲜切口,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涉及泌尿生殖道且有尿培养阳性的手术,胆汁培养阳性的胆道手术,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的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区但未化脓区域切口。(4)感染切口:有坏死组织、异物、排泄物污染的切口,脏器穿孔,急性化脓性细菌性炎症。8、手术时间:指从切皮到皮肤缝合的时间,不包括麻醉时间。提供计算手术持续时间的感染频率,为危险因素指标之一。9、危险因素评分:通过手术时间、切口清洁度、ASA 评分对危险因素进行评分。用于对不同危险指数的手术进行分类和评价。10、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指手术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应用抗生素的药

10、名、剂量、给药途径、起止时间等。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三、手术感染资料1、感染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分为表浅、深部及器官腔隙感染。2、感染日期:指出现症状或实验室出现阳性证据(收集标本的日期)的日期。用于计算入院到发生感染的间隔、手术到发生感染的间隔、区别在同一病人同一部位不同时期的感染。确定感染日期应注意:(1)当实验室结果作为感染诊断依据时,应将收集实验室标本的那一天而不是出结果的那一天作为感染日期。7(2)当感染与 ICU 有关,但是在出 ICU 后 24 小时内发病时,出 ICU的日期即为感染日期。3、病原学检查:指感染病人所进行的相应的病原学诊断 。(1)送检日期:指采集送检标本的

11、日期。(2)标本名称:指作实验室诊断的标本,手术病人常见的有切口分泌物、穿刺液、引流液等。(3)检查方法:指进行病原学检查的方法,分为镜检、培养、血清学三种。(4)结果:指检出的病原体。(5)药敏试验结果:按敏感与耐药进行统计。表 ASA 评分表分级 分值 标 准I 级 1 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全身性疾病。如全身情况良好的腹股沟疝。II 级 2 有轻度或中度的全身疾病。如轻度糖尿病和贫血,新生儿和 80 岁以上老年人。III 级 3 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如重症糖尿病。IV 级 4 有生命危险的严重全身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V 级 5 病情危急,属紧急抢救手术。如主动脉瘤破裂等。表手术患者危险因素的评分标准危险因素 评分标准手术时间(h) 75 百分位 075 百分位 1切口清洁度 清洁、清洁-污染 0污染 1ASA 评分 、 0、V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