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规范及操作流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993228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规范及操作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规范及操作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规范及操作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规范及操作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规范及操作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规范及操作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规范及操作流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0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规范及操作流程涂片 白细胞 涂片白细胞 手术后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去病房填写手术患者登记表,观察切口情况,查阅病历并询问医生,观察换药情况阳性阴性目标监测人群接受以下手术的住院患者:1、胆囊切除或胆管手术 2、结肠、直肠切除术3、阑尾切除术 4、疝手术5、乳房切除术 6、剖宫术7、子宫附件切除术 8、全髋置换术登记线索:交班本、手术记录、医嘱单、麻醉单(发热)T38;切口发红,有分泌物;切口敷料有脓液脓血渗透;提前拆线引流;术后 24 小时后仍用抗菌药物;医生诊断切口感染(临床诊断)住院期间无感染症状术后随访 30 天(有植入物者手术随访 1 年)标本采样(涂片

2、,培养)找到病原菌 未找到病原菌实验室诊断随访结果无切口感染 怀疑感染到医院就诊通知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做好记录1、12 位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每日安排固定时间到目标监测病房收集登记数据,与科室负责监测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并密切观察与感染有关的因素:体温、敷料、切口外观、切口引流、应用抗菌药物2、目标监测科室责任护士(每个目标科室培养 3 位)协助提供手术患者的情况、手术数据的登记、患者入出院宣教3、患者入院时登记清楚出院后的联系方式,手术后填写登记表时核实电话号码并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手术后一月左右电话询问切口愈合情况4、随时干预监测中存在问题,对出院病例资料进行完善251呼吸机相关

3、肺炎(VAP)监测流程入住 ICU使用呼吸机患者1、入住 ICU 超过 48 小时,转 ICU 48 小时内2、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体征(如咳嗽、咳浓痰、痰多、肺部听诊有罗音)3、有全身感染的症状体征,如体温上升,血白细胞上升或下降临床医师填写相关检查和检验申请,如痰培养、胸部 X 线检查、血 R 或血培养,并做好病程记录。ICU 护士填写 ICU 患者日志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报告及胸部 X 线检查结果判断是否为 VAP痰培养采集方法:ICU 护士戴无菌手套,按吸痰法将痰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加盖送检,或是按照吸痰法无菌抽吸痰液送检如果是 VAP,根据微生物结果选择用抗菌药物,并通知医

4、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做好病程记录12 位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每周 23 次到 ICU收集登记数据,同时观察与感染有关的因素每 3 个月小结,得出呼吸机使用率及其相关肺炎感染率,找出不足并及时改正,同时召开座谈会与科室进行交流,给予合理建议25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流程在患者寒颤或发热时采血管床护士每 4 小时观察穿刺部位,若发现以上疑似情况入住 ICU 有中心静脉插管者入住 ICU 超过 48 小时,转出 ICU48 小时内1、 发热,体温38,寒战和或低血压,1 岁的患者体温372、 静脉穿刺部位有浓液渗出物弥漫性红斑3、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红斑(排除理化

5、因素)立即通知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和主管医生,提示医生填写培养申请单,ICU 护士填写 ICU 患者日志医师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按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送检方法1、手清洁:无明显污染使用速干乙醇消毒液洗手2、血培养瓶口消毒:75乙醇消毒一遍,待干 60 秒3、抽血部位皮肤消毒:安尔碘(络合碘) ,待干 60 秒4、采血量:每瓶 10 毫升保留导管外周静脉血 1 份中心静脉血 1 份拔除导管:2 个外周静脉血、导管尖端 5cm 或整根送化验室,室温放置不超过 12h实验室提供培养结果临床医师根据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为 CR-BSI阴性,报告病程记录、护理记录阳性,涂片,镜检

6、报告;提供最终鉴定药敏报告12 位培训过的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每天安排固定时间到 ICU 收集登记数据,同时观察与感染有关的因素1、每天由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2、每 3 个月小结,找出不足,及时改正3、每 3 个月得出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及其相关血流感染率,并召开座谈会与科室进行交流,给予合理建议253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监测流程入住ICU 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入住 ICU 超过 48h,转出 ICU 48h 内1、感染前 7 天内留置了导尿管2、出现了泌尿道感染体征和症状,如发热,体温38,寒战,白细胞升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3、留置导尿管无泌

7、尿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医生填写检验申请单,包括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尿涂片检查。ICU 护士填写 ICU 患者日志尿培养采集方法:1、中段尿:使用肥皂、清水清洗外阴,撑开外阴或翻转包皮,收集中段尿 1050ml2、留置导尿管患者:络合碘消毒导尿管(接头上端近会阴部)两遍,待干,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导管尿 10ml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报告判断是否为泌尿道感染如果判断为泌尿道感染,病程记录,并报告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每周 23 次到 ICU 收集登记数据,同时观察与感染有关的因素每 3 个月小结,得出导尿管使用率及其相关感染率,找出不足,及时改正,并将监测结果

8、反馈 ICU,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给予合理建议254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流程所有住在新生儿室或新生儿 ICU 的新生儿和转出高危新生儿室48h的新生儿,指定人员填写新生儿室或新生儿 ICU 新生儿日志是否存在感染征象,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感染和脐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感染。管床责任护士每 4h 观察,若发现以上疑似情况通知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和主管医生,提示医生填写培养申请单。医师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按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送检方法采集标本送化验室。室温放置不超过 12h,实验室提供培养结果经培训过的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每天安排固定时间收集登记高危新生儿数据,同时观察与感染有关的因素,根据病程记录、护理记录和培养结果判断是否医院感染1、每天由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2、每 3 个月小结,找出不足,及时改正。3、定期召开座谈会与科室进行交流,给予合理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