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908120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目录前言第一部分: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压力分析第三部分:变化趋势第四部分:思考与建议第五部分:致谢前言年年岁岁说就业,岁岁年年就业难!继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XX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并超过去年的727万达到749万之多!毕业生人数在年年递增,就业之难也似乎成了常态。连续几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那么,今年的就业压力是否真的也会随人数增加而增加?与往年相比,今年的

2、就业压力又有哪些变化?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在连续6年携手新浪网教育频道之后,今年结合移动终端的新趋势,首次联手腾讯网教育频道,联合推出XX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这也是既XX年之后连续第7年推出同一主题的系列调查,依据前面6年的调查结果而分别于每年的五月底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在引起媒体关注的同时,也给毕业生求职者以及相关就业机构提供了有价值的就业参考。今年的调查问卷于4月1日4月27日在腾讯网推出之后,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共有18171人参与此项调查,我们在严格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保留了15728份有效问卷,然后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现将结果

3、报告如下。第一部分:基本信息1.性别比例图11性别比例如图11所示,参加本次调查的男性11365人,占总数的%;女性4363人,占总数的%。2.学历构成图12学历构成如图12所示,本次调查中,本科生9547人,占总人数的%,为群体主导人群;专科生4754人,占总人数的%;硕士生1321人,占总人数的%;博士生人数相对较少,只有106人,占总人数的%。3.是否独生子女图13独生子女比例如图13所示,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5548人,占总数的%,非独生子女10180人,占总数的。4.是否应届毕业生图14应届毕业生比例如图14所示,本次调查中,应届毕业生4675人(已入职3441人,未入职1234人)

4、,占总数的%,往届毕业尚未入职1642人,往届毕业生已经入职5748人,在校13年级学生3663人。5.是否兼职与学生干部图15总体人群的兼职与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如图所示,参与此次调查的人群中有8408人表示在校期间曾担任过学生干部;有过兼职经历的为11280人。两类人群比例均超过半数。6.生源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全文)目录前言第一部分: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压力分析第三部分:变化趋势第四部分:思考与建议第五部分:致谢前言年年岁岁说就业,岁岁年年就业难!继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XX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并超过去年的727万达到749万之多!毕业生人数在年年递增

5、,就业之难也似乎成了常态。连续几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那么,今年的就业压力是否真的也会随人数增加而增加?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就业压力又有哪些变化?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在连续6年携手新浪网教育频道之后,今年结合移动终端的新趋势,首次联手腾讯网教育频道,联合推出XX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这也是既XX年之后连续第7年推出同一主题的系列调查,依据前面6(来自:写论文网: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年的调查结果而分别于每年的五月底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在引起媒体关注的同时,也给毕业生求职者以及相关就业机构提供了有价值的就业参考。今年的调查

6、问卷于4月1日4月27日在腾讯网推出之后,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共有18171人参与此项调查,我们在严格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保留了15728份有效问卷,然后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部分:基本信息1.性别比例图11性别比例如图11所示,参加本次调查的男性11365人,占总数的%;女性4363人,占总数的%。2.学历构成图12学历构成如图12所示,本次调查中,本科生9547人,占总人数的%,为群体主导人群;专科生4754人,占总人数的%;硕士生1321人,占总人数的%;博士生人数相对较少,只有106人,占总人数的%。3.是否独生子女图13独生子女比例如图

7、13所示,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5548人,占总数的%,非独生子女10180人,占总数的。4.是否应届毕业生图14应届毕业生比例如图14所示,本次调查中,应届毕业生4675人(已入职3441人,未入职1234人),占总数的%,往届毕业尚未入职1642人,往届毕业生已经入职5748人,在校13年级学生3663人。5.是否兼职与学生干部图15总体人群的兼职与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如图所示,参与此次调查的人群中有8408人表示在校期间曾担任过学生干部;有过兼职经历的为11280人。两类人群比例均超过半数。6.生源图16学生生源情况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调查随着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大学生就业告别了无忧的历史

8、。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不再呈供不应求的局面,加上大学生就业时对地域和行业的偏好以及对工作过高的预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我进行的这次调查报告,主要是想了解目前本校大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的压力情况。一、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校大学生对于将来就业问题的态度,分析本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二、调查时间本次调查时间:XX年11月8日11月17日三、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大多选择本学院同学以及朋友共计80名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8份。四、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调查问卷。五、调查结果一、基本信息图5-1参与对象

9、性别信息参加本次调查的男性61人占总体的%,女性17人占总体的%,由于本专业属于工科所以女较少。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中有4成多的人有过兼职经历,许多同学通过各种各样的兼职方式了解社会,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成功地从学校走向社会而积累工作经验。(1)、期待月薪XX元-5000元的人居多图5-2月薪分布图如上图所示,参与调查的人群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分布在XX元-5000元范围内,可以说大家的期望值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更有同学愿意在毕业后的一年内“零月薪”,为了获得更多的就要经验和实践。(2)、多数人愿意去基层等艰苦岗位工作图5-3是否愿意去基层在本次的调查中,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基层等艰苦岗位工作的只有2

10、8%;有45%的人“可以考虑”去基层等艰苦的岗位工作,说明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去西部以及基层就业的政策对大学生的就业取向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3)、是否非独生子女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占总数的%,非独生子女占总数的,两者基本持平。图5-4是否独生子女(4)、是否学生干部如下图所示,约有6成的的被调查者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如此高的学生干部比例,一方面说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社会参与性更强,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机会更多,如各种社团等,从而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胆量和责任心的增强、人脉的扩展、个人能力的提升等,自然有助于大学生减缓就业压力,增加

11、成功就业的机会。图5-5是否是学生干部二、压力分析一、压力源分析就业压力源分为4个维度:家庭、学校、用人单位、个人。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归因方式上依旧存在明显的“怨妇”现象: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虽然四个维度的因素都能明显导致就业压力,但相对而言,以来自社会的压力源得分最高,随后依次是家庭和学校,而以来自个人方面的压力源得分最低。这种把就业压力更多归于外部因素而弱化内部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说明当今大学生可能拥有足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他们的责任心与自身的实际就业竞争力等个人素质还有待加强。图5-6压力源分析对于不同性别的求职者来说,他们对上述四个维度压力源的感受也明显不同:男性求职者更多地

12、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方面的压力,而女性求职者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社会以及个人方面的压力。二、压力应对分析能否有效缓解压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所采用的压力应对方式是否合理。从所有被调查者中分别选择压力最大的和最小的两组人群,比较他们在选择具体的压力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情况,结果发现:压力小的一组更多的选择“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在“主动诉说”方面两组人群的得分接近,而压力大的人群更多的选择“回避”“手足无措”等消极应对方式。由此说明,选择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的积极作用。压力大的一组人群在选择“主动诉说”方式上的得分略高于压力小的一组,一方面说明“主动诉说”方式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的

13、作用可能相对有限,另一方面说明在诉说的具体对象、方式、内容等方面可能存在影响减压效果的因素。图5-7应对方式与压力六、思考与分析一、几点发现通过此次调查,发现XX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大家期待的月薪还是比较接近事实的;2、更多的人把就业压力归咎于外部因素,而淡化内部因素的影响;3、男性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方面的压力,而女性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个人方面的压力;4、更多的人在选择应对就业压力的方式上偏向于消极,尤其是压力大的人群,而压力小的人群更多的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二、思考与启示1、零月薪现象有同学愿意在一年内“零月薪”,为了获得更多是我经验。对于求职者来说,能够接受零月薪只是一种态度,可能并不意味着能力低下。通过分析不同人群的期望月薪、压力感以及压力应对方式发现,能够接受零月薪的人群期望月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