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41条案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67951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法41条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合同法41条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合同法41条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合同法41条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合同法41条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同法41条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法41条案例(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合同法41条案例买卖合同、共有关系个体户张某、王某二人于1999年10月1日从汽车交易中心购得一辆“东风”牌二手卡车,共同从事长途货物的运输业务。二人各出资人民币3万元。同年12月,张某驾驶这辆汽车外出联系业务时,遇到李某,李某表示愿意出资人民币8万元购买此车,张某随即将车卖给了李某,并办理了过户手续,事后,张某把卖车一事告知王某、王某要求分得一半款项。李某买到此车后,于同年年底又将这辆卡车以人民币9万元卖给赵某。二人约定,买卖合同签订时,卡车即归赵某所有,赵某租车给李某使用,租期为

2、1年,租金人民币1万元,二人签定协议后,到有关部门办理了登记过户手续。赵某把车租赁给李某使用期间,由于运输缺乏货源,于是李某准备自己备货,因缺乏资金遂向银行贷款人民币5万元,李某把那辆卡车作为抵押物,设定了抵押,双方签订了抵押协议,但没有进行抵押登记。次年11月赵某把该车以人民币1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钱某。12月赵某以租期届满为由,要求李某归还卡车,李某得知赵某把车卖给钱某,遂不愿归还卡车,主张以人民币9万元买回此车,赵某不允,遂生纠纷。现问:张某、王某对卡车是什么财产关系?张某、李某的汽车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李某、赵某约定买卖合同签订时,卡车即归赵某所有,该约定是否有效?为什么?李某与银

3、行的抵押合同能否生效?为什么?李某主张买回卡车的主张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截止纠纷发生时,该卡车所有权归谁享有?为什么?答案:张某、王某对卡车是按份共有关系。有效。因为张某擅自处分共有财产,该合同初为效力待定合同,后经王某默认而得补正,转为有效合同。有效。合同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不能生效。一是因为李某无权以他人所有之物设立抵押,二是因为未办理抵押登记。不能。因为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应以同等价格为条件。归赵某所有。因为赵某尚未将卡车交付给钱某,卡车所有权并未转移。法理详解:、张某、王某按份投资购买卡车,共同从事运输业务,依法成立按份共有关系。按份共有又称分别共有,是

4、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民法通则第78条规定:“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既为共有关系,共有财产全属于全体共有人所有,因此,共有财产的处分,必须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一个或者几个共有人未经全体共有人的同意,擅自对共有财产进行法律上的处分的,对其他其有人不产生法律效力。但如果其他共有人事后追认该行为,则该处分行为有效。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不效。”本案中王某事后得知后,要求分得一半款项的行为表明,王某是追认了张某的无权处

5、分行为。、合同法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超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另有约定的除外。”第问所列情形即属于本条所指的“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情形,即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标的物移转时间,而不受“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的束缚。而第问则应适用“标的手所有权自标的手交付时起转移”的约束,依本案案情交待,纠纷发生之时,标的物尚在承租人李某手中,因而赵某并未将卡车交付给钱某,故钱某并未取得所有权,此时卡车所有权仍归赵某所有。依担保法第41条及第42条第项规定,以汽车设立抵押的,应当办理抵的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另外,抵押人应对抵押物依法具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不得非法在他人之物上

6、设立抵押。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是以在同等条件下为前提的。本案中钱某出价10万元,李某出价9万元,显然不构成“同等条件”。案情2:1997年8月5日上午,某客运公司的长途客车上的检票员发现甲、乙、丙3人没有买票,于是让某补票。三人蛮不讲理,司机说;“你们没有买票,我们就可以把你们赶下车,干嘛那么多废话。”三人听后,感到害怕,其中甲、乙马上就补了票,但丙由于身上没带钱,央求汽车把他带到某某站。检票员不同意,把丙赶下车,当日下午1点,售票员发现客人太多,已经超员5人,于是便拒载后来的客人。丁由于有急事,央求上车,售票员说,“客车运输不能超载,出了问题,我们要负责任的。”丁说:“出了问题,我负责。不

7、管什么问题,我都一人负责。”售票员无奈便让其上了车,还说:“出了问题可由你一个全部负责!”下午3点,售票员发现戊某携带危险品,便随之把危险品拿到车下销毁。戊坚决反对。售票员说;“要么你拿着危险品下车,要么让我销毁。”后来,由于拥挤,王某把孕妇赵某挤得流产了。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乘车人甲、乙、丙3人没买票,售票员可否把其赶下车?由于丙身上没带钱,售票员最终还是把他赶下车?是否合法?为什么?售票员是否有权销毁旅客携带的危险品?为什么?对于赵某的流产,丁是否应负责?为什么?对于赵某的流产,售票员和其运输公司是否应承担责任?对于赵某的流产,王某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设检票员未把丙赶下车,在赶往某某

8、站的途中,由于司机突然刹车致丙倒地重伤,谁应对丙的损失负责?答案:乘车人没买票,售票员不能直接把人赶下车,应先让其补票。合法。因其享受坐车的权利,就应承担付款买票的义务。有权。因其携带的危险品已危及所有旅客的安全。丁某对于赵某的流产应负主要责任之一,因其明知超载运输,而强行上车,对造成并加剧引发赵某流产的拥挤状态负有一定责任。对于赵某的流产,客运公司负责违约损害赔偿。但公司可对其工作人员售票员进行追偿,让其承担部分责任。对于赵某的流产,如果王某没有过错,王某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其责任主要由运输公司承担。客运公司应对丙的人身伤害负责。解题思路本题可分为两个部分,第-问为第一部分,考查客运合同的权利

9、义务,第-问为第二部分,考查违约责任及人身侵权责任的承担。本题设计思路比较简明,法律关系也比较简单。法理详解、合同法第294条规定;“旅客应当持有效客票乘运。旅客无票乘运、超程乘运、超级乘运或者持失效客票乘运的,应当补交票款,承运人可以按照规定加收票款。旅客不交付票款的,承运人可以拒绝运输。”第297条规定:“旅客不得随身携带或者在行李中夹带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以及有可能危及运输工具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或者其他违禁物品。旅客违反前规定的,承运人可以将违禁物品卸下,销毁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旅客坚持携带或者夹带违禁物品的,承运人应当拒绝运输。根据以上两个条文的规定,可得出第-问

10、的答案。、合同法第302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拱乘的无票旅客。依该规定,客运承运人对旅客的伤亡应负无过错责任。本案中赵某作为旅客,在乘运期间人身受到伤害,客运公司依法应负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至于丙的伤害赔偿责任,依第302条第2款之规定,仍应由客运公司负担。因为在第问的假设中,检票员未将不买票的丙赶下车,而是同意将其带到某某站,这就意味着丙是经承运人许可拱乘的无票旅客,在运输途中发生人身伤亡的,照样适用第302条第1款的规定。至

11、于丁对赵某的责任,应是建立在一般侵权的责任基础之一的,而王某并无过错,对赵某不应负担责任。【案情三】:某甲和某工厂订立一份买卖汽车的合同,约定由工厂在月底将一部行驶万公里的卡车交付给甲,价款万元,甲交付定金元,交车后日内余款付清。合同还约定,工厂晚交车一天,扣除车款元,甲晚交款一天,应多交车款元;一方有其他违约情形,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元。合同订立后,该卡车因外出运货耽误,未能在月底以前返回。月日,卡车在途经山路时,因遇暴雨,被一块落下的石头砸中,车头受损,工厂对卡车进行了修理,于月日交付给甲。天后,甲在运货中发现卡车发动机有毛病,经检查,该发动机经过大修理,遂请求退还卡车,并要求工厂双倍返还定

12、金,支付元违约金,赔偿因其不能履行对第三人的运输合同而造成的经营收入损失元。另有人向甲提出,甲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请求双倍赔偿。工厂意识到对自己不利,即提出汽车没有办理过户手续,合同无效,双方只需返还财产。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汽车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卡车受损,损失应由谁承担?甲能否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请求双倍赔偿?甲能否要求退车?甲能否请求工厂支付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甲能否请求工厂赔偿经营损失?甲能否同时请求工厂支付元违约金和支付每天元的迟延履行违约金?无效。答案依据及解析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车

13、辆、船舶、房屋等的买卖,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因卡车没有办理过户手续,故本案的买卖合同无效。工厂。答案依据及解析合同法第一百十四二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在卡车受损时,工厂尚未向甲交付卡车,因而卡车所受的损失应由工厂承担。不能。答案依据及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倍。工厂提供车辆给某甲的时候没有发现有欺诈行为。此外,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双方的合同属无效合同,而根据

1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双倍赔偿的情况是在合同有效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基于欺诈而违约。可以。答案依据及解析合同法第五十八条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答案依据及解析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不能。答案依据及解析依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车辆买卖未登记而致合同无效,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

15、故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可以。答案依据及解析: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合同法案例归纳焦富民的案例一:巨额悬赏该不该给?某年12月某市发生持枪杀人案,被害人家属交给公安局50万元,要求发布悬赏广告。电视台发布了市公安局的通告:凡是提供线索直接破案的,被害人家属奖励人民币50万元;凡是提供线索公安机关通过侦查破获此案的,公安机关给予重奖等等。张某向公安机关反映了一条重要线索,公安机关通过调查认为此线索确与案件有关,因此奖励人民币10万元。后犯罪嫌疑人先后被捕。破案后,张某多次向公安机关索要受害人家属提供的50万元奖励,但一直未与公安局达成协议,因而成讼。案例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