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演示文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867579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常规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血常规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血常规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血常规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血常规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常规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常规演示文稿(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网织红细胞检测 RC Ret Reticulocyte,一.红细胞生成过程: CFU-GM CFU-S BFU-E CFU-E 原始红早幼红中 TSC 幼红 晚幼红网织红 成熟红 CFU-Eo CFU-Meg 胆色素:肝胆排泄 Pre-L Hb 铁:内源 珠蛋白:分解为aa,1)人体出生后,在生理情况下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 2)祖细胞之前的细胞均无形态特点,原始红之后具备形态特点。 3)祖细胞之前的细胞具有分化功能,中幼红之前的细胞具有分裂功能,晚幼红之后的细胞无分裂功能。 4)原始红经35次分裂,生成816个成熟红细胞,原始红至新生网织红从骨髓逸出至外周血的全过程约需5天时间。

2、5)晚幼红之前的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外周血中只可见到网织红和成熟红细胞。 6)网织RBC由晚幼红脱核后形成,其经过2448h代谢。将胞内核成分代谢掉,自身转变为成熟RBC。,7)晚幼红细胞脱核转变为RC,其胞质内尚含核成份,核 糖核酸,经煌焦油蓝染色呈蓝色细颗粒状,颗粒之间有细丝状联缀,形成网状结构故名RC,根据细胞内 网状结构物质的多少,分为五型。 8)成熟红细胞在外周血中平均存活120天,此后衰老破裂,释放出H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进一步降解,参与体内代谢。 9)成熟红细胞无核,其内主要含有Hb,Hb占RBC重量的3236%,占红细胞干重的96%,每克Hb可携氧1.34ml。,【参考值】

3、百分数 成人:0.51.5% ;平均1%; 0.0050.015; 新生儿:26% ; 0.020.06; 绝对值 2484109 /L 【临床意义】 一)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RC : 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间接反映 骨髓造血功能好。 RC :骨髓造血功能减低。,二)作为贫血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对于营养性贫血(缺铁贫,巨幼贫)疗效观察: RC 诊断正确 疗效好 RC 诊断有误 疗效差 诊断性治疗:鉴别诊断: 三)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 对于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患者的病情观察: RC 溶血或出血得到控制 RC 病情未控制,甚至在加重.,四、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SR Erythro

4、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定义: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原理】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在血浆中处于悬浮稳定状态,RBC表面带有负电荷(唾液酸),RBC彼此通过静电排斥作用,而独立悬浮于血液中。但红细胞因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所以血液在静置情况下,红细胞会缓慢下沉。 ESR增快的先决条件是红细胞彼此先靠近形成缗钱样结构。这样RBC聚集成团块,表面积减小,下沉力增大,血浆的阻遏力减弱,ESR增快。,缗钱样结构的形成于否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 血浆因素: (主要因素) 1) 血浆蛋白: 正电荷:维纤蛋白原 、r球蛋白、(尤其是巨球蛋 白)。、 球蛋

5、白、免疫复合物。 负电荷:白蛋白(清蛋白) 2)血脂:脂类物质对红细胞聚集也有影响。 胆固醇、甘油三脂 ESR 卵磷脂 ESR 2红细胞因素(次要因素) 1)RBC数量:RBC ESR RBC ESR 2)RBC形态:RBC形态正常 ESR RBC形态异常 ESR (不利于缗钱结构形成),【参考值】 魏氏法(Weslergren):成年男性 015mm/1小时末 成年女性 020mm/1小时末 【临床意义】 生理性变化: 儿童(12岁)、月经期、妊娠期、老年人。 病理性变化: 1)炎症性疾病: 急性细菌性炎症:致血浆中1抗胰蛋白、转铁蛋白、2 巨球蛋白C反应蛋白、结合球蛋白、纤维 蛋白原(肝脏

6、生成) 等升高,故炎症2-3天后ESR 。,风湿热: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炎症,r及2球蛋白 清蛋白 结核病:慢性炎症:纤维蛋白原、球蛋白 ESR作为风湿病、结核病病情变化、疗效好坏的指标: 病情恶化、复发、病灶活动、治疗无效 ESR 病情好转、治疗有效、治愈 ESR 2)组织损伤及坏死: 外伤、手术、心肌梗塞、肺梗塞 ESR 3)恶性肿瘤: 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4)高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MM、恶性淋巴瘤、风湿性疾病(SLE 类风湿性关节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高球蛋白血症。 慢性肾炎、肝硬化:致清蛋白 球蛋白 ESR 5)贫血: Hb90g/L时ESR ,但Hb30g/L时ESR不增

7、快。 形态异常的贫血、球形RBC增多症、镰形RBC贫血ESR不增快。 6)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粘液性水肿等可致胆固醇增高 ESR,鉴别诊断: ESR : 心梗 盆腔炎 胃癌 器质性疾病 恶性 肿瘤 性包块 ESR正常 : 心绞痛 卵巢 胃溃疡 功能性疾病 良性肿物 囊肿 ESR属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三、血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有关参数的应用 一)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 二)红细胞平均值计算: 平均红细胞容积: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

8、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 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四)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WBC RBC PLT,WBC体积分布直方图 3区分法:第一群3590fl;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 第二群90160fl;混合细胞。 第二群160450fl;中性粒细胞。,RBC体积分布直方图 分为两群:第一群:主峰50130fl。 第二群:大细胞群130185fl。,PLT体积分布直方图:220fl。,WBC: White b

9、lood Cell 白细胞计数 RBC:Red blood Cell 红细胞计数 HGB: Hemoglobin 血红蛋白浓度 HCT: Hematocrit 血细胞比积 MCV:Mean Corpuscular Volume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C: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PLT: Platelet 血小板计数,LYM%:Lymphocyte 淋巴细胞比例 MXD%:Mixed 混合细胞比例 NEUT%:Neutrocyte 中性粒细

10、胞比例 LYM:Lymphocyte 淋巴细胞绝对值 MXD:mixed 混合细胞绝对值 NEUT:Neutrcyte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RDW: Redcell Distribution Width 红细胞分布宽度 PDW: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血小板分布宽度 MPV:Mean Platelet Volume 平均血小板体积 P-LCR:Platelet-large Cell Rate 大血小板比值,Eo %: Eosinophil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 Baso %: Basophil 嗜碱性粒细胞比例 Mono %: Monocyte 单核细胞比例 Eo :

11、 Eosinophil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 Baso : Basophil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 Mono : Monocyte 单核细胞绝对值 RDW-CV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RDW-SD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误,DISCRI Discriminat 区别; 辨别; DIFF Differential 分类; SCAT Scatter 离散;,案例3: 患者血液常规检查示:RBC 3.01012/L,Hb 90g/L,MCV 100fl,MCH 35.8pg,MCHC 33g%,WBC 2.5109/L,中性粒45%,淋巴55%,PLT 80109/L,网织红细胞0.1%。,问题: 1患者

12、血液常规检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根据血液常规的特征患者目前诊断考虑是什么? 3为明确诊断需完善哪些临床过程?,案例分析3: 1患者血液常规检查的主要特征包括:全血细胞的减少,RBC、WBC、PLT均低于参考值低限;RBC、Hb按比例下降,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WBC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下、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网织红细胞减少,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2诊断初步考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与PNH、MDS、低增生性白血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3为明确诊断应完善下列临床过程:询问病史。包括家族史、个人史,有无特殊理、化因素的接触,有无出血、感染等病史;完善体格检查。包括胸骨有无压痛,皮肤有无出血点及苍白黄染。脾脏、淋巴结有无肿大等;选择实验室检查:包括骨髓细胞学检查,排除恶性血液病的可能,观察骨髓增生程度;必要时作骨髓活组织检查;Hem试验;间断复查血液常规检查,观察病情演变过程。,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