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生物法实验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57068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厌氧生物法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厌氧生物法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厌氧生物法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厌氧生物法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厌氧生物法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厌氧生物法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厌氧生物法实验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厌氧生物法实验报告电法勘探实验报告?姓名:邱乐稳?学号:?专业:地球科学信息与物理学院?班级:1101班?指导老师:龚安栋严家斌?实验名称:直流电法DDC-5电子自动补偿仪实验(电阻率法)?实验仪器:1.2.3.4.5.DDC-5电子自动补偿仪12V直流蓄电池带有标尺的水槽水平铜板或者高阻砖块连接线若干,点电极面电极各若干?实验目的:1、熟悉了解DDC-5电子自动补偿仪的基本操作方法。2、通过实验验证一些疑问及教材上的理论曲线,尝试调节一起参数,如观察工作模式的变化,进一步体会生产操

2、作中电法勘探的利弊。3、掌握电法勘探的基本工作模式,熟悉电阻率法各种装置的具体应用,在实践中加深对其的认识。?实验装置:1.中间梯度装置中间梯度法工作示意图工作方法:供电电极AB固定,测量电极MN在AB中部1/3范围内移动,MN极还可以在离开AB连线一定距离且与之平行的旁测线上进行观测,原点O为AB的中点,记录点号位置为MN中点。反映一定深度内电阻率水平横向变化情况。实验装置系数K=2/|1/AM-1/AN-1/BM+1/BN|。2.偶极偶极剖面装置偶极偶极装置工作示意图工作方法:如图所示,这种装置的特点是供电电极AB和测量电极MN均采用偶极子,并分开有一定距离。由于四个电极都在一条线上,故又

3、称轴向偶极。其中,原点取OO中点,它适用于研究沿着剖面不同深度电阻率的变化。剖面的延伸是通过同时移动AB和MN来实现的。取AB=MN=d,OO=nd(n为正整数),n为电极的间隔系数,则K=*n*d。3.联合剖面装置联合剖面工作示意图工作方法:电极B放在无穷远处,AMN沿测线同时移动,各电极间相对距离保持不变。且K始终为K=*。5.四级测深装置与对称四级剖面装置相同,只是测量时移动方式不同。?实验原理:电阻率法包括电阻率剖面法和电测深法,电阻率剖面法:电极距保持一致,探测深度大致一致,反映一定深度内横向变化,电测深法:MN不动或有变化,AB逐渐增大以加大探测深度,反映纵向变化。电阻率法是用直流

4、电源通过导线经供电电极向地下供电建立电场,经测量电极将该电场引起的电位差U引入仪器进行测量。随电极不同的布置方法与地下情况的复杂,使供电电极产生的地下电流场分布不同,高阻体具有排斥电流的能力,电阻率越高,排斥能力超强,低阻体具有吸引电流的能力,电阻率越低,吸引能力越强,电流从A极经过避开高阻岩体和通过低阻岩体到达B极,每条电流线的路径都按所受阻力最小运行,服从最小能量原理。实际应用地表不是水平,地下也不是均匀各向同性的,通过同样的装置得到的电阻率是就不是岩体或矿体的真实电阻率,我们把它称为视电阻率?s,中梯装置、联合剖面装置、对称四级装置、偶极偶极装置等装置只是装置系数不同,对称四级与四级测深

5、则只是装置系数表达式里面的极距不同而已。?s?2?1?UMN1AMK?1?1BM1?AN1?1I?K?UMNIBN1AMBMANBN?s?视电阻率公式的微分形式:jMN?MNj0视电阻率的微分公式可以看出视电阻率与电流大小是无关,实际上由于E或J均与电流强度成正比,故所有的视电阻率公式中视电阻率值均与电流大小无关,只与不均匀体的分布及电极排列方式相关,但电流的大小会影响我们的观测精度。?实验步骤:1.实验前的准备检查仪器是否正常,仪器本身所带的附件是否完整。据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的供电线,测量线,仪器供电线,夹子是否齐全。为了实验安全,供电线与测量线、A极线与B极线,M极线与N极线最好在颜色上

6、要有区分或做上记号。2把观测体放在水槽中间,水下2-5CM。3按不同装置要求布置电极A、B、M、N。4把仪器接入高压12V,检查所有的接线柱是否正确。5按仪器开关键,仪器显示DDC-5。6按电池键,检查电池电压,应不低于10V。7选择不同装置,.按排列键,按前进键选择排列如RECTCL、3P/PRFL、4P/PRFL、OIPOLE、4P/VES等。8按各装置要求设置极距等各参数。9按测量键,显示INJECTION,测量结果显示R0=XXXX,V/I=XXXMV,XXXMA。10记录下测点号和测量的视电阻率,按存储键,显示存储号,第一次输入1,以后按前进键即可。11移动测量至下一个测点。重复第8

7、步。安全注意事项:开始接线时先连接仪器一端再连电源一端,测量完毕先收电源线再断其他的线;对于不同的电极布置方式,实验室有可选的不同种类的电极如点电极、面电极等,电极间相差较远时供电电极选择面电极,以增大接触面积减少输出电阻增大供电电流。?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水槽中的铜板水平横放,铜板尺寸为:29cm*17cm*,AB=100m,MN=2cm,以下相关图形:第6章厌氧生物处理法一、名词解释污泥含水率,污泥的可消化程度,固体通量,污泥投配率,分离因数。二、问答题1污泥的输送设备有哪些?2污泥流动的水力特性是什么?3污泥中所含水分分为哪几类?各用什么方法去除?5污泥浓缩的方法有哪些?6写出有机物厌氧

8、消化的模式图,并说明参加各阶段反应的微生物种类。7采用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试说明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和参与反应的微生物种类。8厌氧消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9什么是两相厌氧消化?什么是两级厌氧消化?二者有什么不同?10污泥机械脱水前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预处理方法?11污泥机械脱水的机理和方法是什么?12常用的机械脱水设备有哪些?13.污泥最终处置的方法有哪些?14判别工业废水有机物可生化性的简单方法是什么?1516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主要组成有哪些?三相分离器的功能是什么?17某剩余污泥质量为XX0kg,其含水率为99%,经浓缩后含水率降低至%,设浓缩前后湿污泥比重

9、均为1,求浓缩后湿污泥的质量和体积变化?厌氧生物处理法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环境工程与能源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改革,过去,它在构筑物型式上主要采用普通消化池,由于存在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等缺点,较长时期限制了它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70年代以来,世界能源短缺日益突出,从节约和利用能源上考虑,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受到重视,开发了各种新型处理工艺和设备,大大提高了厌氧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持留量,使处理时间大大缩短,处理效率有了很多提高。目前,厌氧生化法不仅可用于处理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也可用于处理中、低浓度有机废水,包括城市污水。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应用范围广。好氧法因供氧

10、限制一般只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而厌氧法既用于高浓度有机废(转载于:写论文网:厌氧生物法实验报告)水,又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有些有机物对好氧生物处理法来说是难降解的,但对厌氧生物处理是可降解的。能耗低。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气费用随着有机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厌氧法不需要充氧,而且产生的沼气能量可以抵偿消耗能量。负荷高。通常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为24Kg,而厌氧法为210Kg。剩余污泥量少,且污泥浓缩、脱水性良好。好氧法每去除1KgCOD将产生生物量,而厌氧法去除1KgCOD只产生生物量,其剩余污泥量只有好氧法的520.此外,消化污泥在卫生学上和化学上都是较稳定的

11、,因此剩余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简单,运行费用低,甚至可作为肥料利用。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好氧一般要求BOD:N:P为100:5:1,而厌氧法要求的BOD:N:P为100:,因此厌氧法对氮磷缺乏的工业废水所需投加的营养盐较少。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废水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卵、病毒。厌氧活性污泥可以长期储存,厌氧反应器可以季节性或间歇性运行,在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能较迅速启动。但是,厌氧生物处理法也存在下列缺点:33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厌氧生物处理的启动和处理时间比好氧生物处理时间长。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故一般在厌氧处理后串联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

12、复杂和严格,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较敏感。一、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炭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它与好氧过程低根本区别,在于不以分子态氧作为受氢体,而以化合态氧、碳、硫、氮等为受氢体。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因而可粗略地将厌氧消化过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水解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然

13、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这个阶段主要产生较高级脂肪酸。由于简单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产酸作用要比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产氨作用迅速,故蛋白质的分解在碳水化合物分解后产生。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NH,除了提供合成细胞物质的氮源外,在水中部分电离,生成NHHCO,具有缓冲消化液pH的作用,故有时也把继碳水化合物分解后的蛋白质分解产氨过程称为性减退期。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氨细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戍成乙:酸和H,在降解有机酸时还生成CO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CO和H等转化为甲烷.此过程由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一徂把

14、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或乙酸盐脱羧产生甲烷,前者约占总量的13,后当者约占23.上述三个阶段的反应速度依废水性质而异,对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赀类等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水解阶段往往成为速度限制步骤;简单的糖类、淀粉、氨基酸和一般的蛋白质均能被微生物迅速分解,对含这类有机物为主的废水,产甲烷阶段通常成为速度限制步骤。虽然厌氧消化过程可分为以上三个阶段,但是在厌氧反应器中,三个阶段是同时进行的,并保持某种程度的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一旦被pH、温度、有机负荷等外加因素所破坏,则首先将使产甲烷阶段受到抑制,其结果会导致低级脂肪酸的积累和厌氧进程的异常变化,严重时甚至会使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受到破坏。二、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厌氧生物处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好氧生物处理严格。一般认为,控制厌氧处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二类:一类是基础因素,包括微生物量、营养比、混合接触状况、有机负荷等;另一类是环境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有毒物质等。由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可知,厌氧过程要通过多种生理上不同的微生物类群联合作用来完成。如果把产甲烷阶段以前的所有微生物统称为不产甲烷菌,则它们包括厌氧细菌和兼性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