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施工难点和重点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851116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面工程施工难点和重点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路面工程施工难点和重点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路面工程施工难点和重点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路面工程施工难点和重点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路面工程施工难点和重点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面工程施工难点和重点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工程施工难点和重点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面工程施工难点和重点的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主讲,提 纲,一、对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的认识 二、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中的难点 三、底基层、基层施工中突出的问题 四、面层分期铺筑时的桥头处理,一、对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的认识,1定义:无机结合料加固(稳定)地方材料,半刚性基层的一种类型。 .特点: (1)较大的刚性,抗变形能力差; ()环境温度与湿度对强度形成有很大影响; ()强度与刚度均随龄期增长。,一、对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的认识,一、对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的认识,优缺点: (1)优点: 强度与刚度较大; 水稳性与抗冻性较好; 温度和湿度作用下裂缝少。,一、对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的认识,(2)缺点:

2、 收缩系数较大,抗变形能力较低; 内部排水差,表面易积水,导致唧浆严重; 破裂后不能愈合; 重载破坏性大; 对地方材料的质量要求高;,一、对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的认识,唧浆,一、对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的认识,.结构类型: 粗集料介于于7072%之间;调配时,粗集料通过率尽量靠近上限,而细集料通过率靠近下限; 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略低,但嵌挤能力 强,整体强度高; 收缩系数较小,抗裂性较好; 透水性差,抗冲刷能力较强; 施工中易发生离析; 适合作基层或底基层。,一、对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的认识,二、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中的难点,离析:在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当中,离析是非常普遍的,离析不但造成基

3、层表面不密实,松散,还会影响平整度指标,降低结构层的整体性能。就以下几个控制环节分析基层表面离析的原因。 集料:首先,由于集料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原材料质量、机械性能、堆放方法、加工商经营理念,工程进度需求等的制约,生产出的集料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理想规格,其次,每年的开工项目非常多,选择一家或两家石料厂根本满足不了施工所需,这就无疑增加了集料的多样性 级配调整不合理:按理论来说,试验段成功结束,就意味着生产配合比的最终确定,但是为了克服集料的多样性和拌和机缺陷带来的离析,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本着骨架密实的理念随时做适当调整。,二、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中的难点,二、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中的难点,含

4、水量控制: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对含水量的大小非常敏感,含水量过大会造成基层弹簧,翻浆,不密实,表面轮迹无法消除,平整度差,收缩性大,裂纹增多;含水量偏小,不但影响压实度和强度,最早体现出来的就是离析,因为含水量的缺失,降低了细集料与粗集料之间的裹覆力,同时也降低了碾压过程中粗集料与粗集料之间的嵌挤力,所以就出现了离析,碾压之前离析不是很明显,当碾压时,压实机械的振动力破坏了细集料与粗集料之间的裹覆力,使得细集料从骨料表面脱落下来,留在基层表面的只有一粒粒的碎石,用平地机做加宽更明显,因此在施工当中还要根据情况用水车补水(初凝后养生,胶轮压路机收面)。,二、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中的难点,二、骨架

5、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中的难点,拌合:装载机上料不规范或上错料仓;拌和机操作手工作态度不端正,料仓缺料也不管,拌合用水跟不上也不管。,施工过程中的离析控制技术,加挡板的贮料仓,二、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中的难点,装车运输:在拌和机放料的过程中,运料车应经常挪动位置,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向卡车装料方法不合适 正确装料方法,施工过程中的离析控制技术,二、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中的难点,摊铺:运料车到位准备卸料时,注意不要碰撞摊铺机,防止摊铺机下料的不均匀 减少摊铺过程中离析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离析。尽量减少摊铺机收料或不要用完摊铺

6、机料斗内的料。调整摊铺机螺旋吊架高度,混合料高于布料器,依据离析带的位置调整螺旋叶片数量,方向及大小,挡板有足够的长度,尽量避免手动布料。 摊铺机中间和两边带状离析在碾压前采用细料补撒,严重部位必须清除。,二、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中的难点,二、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中的难点,三、基层施工中突出的问题,外观质量:对于公路施工来说,工作做的到位与否,给业主,领导的第一感觉就是外观,外观的好可以抵消领导内心对质量的部分质疑,可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往往在施工当中不注重这些,只有让别人逼着才去做点。 平整度: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基层中被广泛应用,其优点诸多,但在实际施工中受到终压时间的控制,控

7、制不好就会对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水泥类稳定材料一般接头较多,表现突出的就是平整度的控制。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平整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三、基层施工中突出的问题,()机械 摊铺机 在基层施工中摊铺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性能的正常发挥及摊铺手的合理操作,对施工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摊铺机熨平板安装时一定要保证顺直,绝对要避免熨平板本身出现拱度,在正常施工中还要随时测量板的拱度。做到跟踪控制,这样可以保证其横向的平整度,拼装熨平板时最好左右对称,避免摊铺机行走时受力不均。 摊铺机运行时,板前带料要稳, 如果时多时少板就会上下浮动,给平整度造成直接影响。,三、基层施工中突出

8、的问题,摊铺机速度的控制。在摊铺过程中速度的变化也会造成平整度不良,如果速度过快,与拌和站的出料能力和运输能力不相匹配,必然造成停机待料,这样的停车起步会对平整度造成人为的影响,而且速度的变化同时影响摊铺面的密实程度,碾压成型之后也会对平整度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保证一个与拌和能力、运输能力相匹配的匀速摊铺,也是平整度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基层施工中突出的问题,压路机 压路机操作手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能由着他随心所欲,正规碾压可以提高平整度。 在初压时,外侧第一轮应压至碾压段落终点时要斜向上45向内侧压一轮并开振返回,而且以后的每一轮(包括复压、终压)都不可超过这一轮,在此碾压段终压结束

9、,下一碾压段开始之前,还需对这一轮强振一遍并有人工配合处理。,三、基层施工中突出的问题,()含水量 ()混合料的级配控制 ()接缝 ()测量放样 内侧支撑,培土路肩和施工垃圾:这几项工作最容易,但又是出丑最多的,关键是从开始就放松要求,细节不到位,其实仅仅需要现场负责人和技术员每天多留意,动动嘴而已。,三、基层施工中突出的问题,桥头的顺接与压实: 由于路基的沉降,桥涵构造物标高的出入,基层与桥头顺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即保证了桥头处的线型,又给面层在桥头处平整度的控制创造了条件,并且使沥青混合料得到节约。,四、面层分期铺筑时的桥头处理,从年开始,我区的高速公路路面面层开始实行分三期铺筑,按正常

10、设计方法,下面层只与构造物的搭板或桥面铺平,刚开始是这么做的,还把伸缩缝用沥青混合料填平,便于过车。但是由于台背的沉降,路基单位搭板施工的不标准,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经过不停的演变,就固定成现在的施工设计。(桥头搭板两侧预留一段距离做渐变段,桥面铺筑中上面层,伸缩缝正常浇筑。)主线下面层与桥面中上面层如何衔接成了关键,具体方案如下:,四、面层分期铺筑时的桥头处理,四、面层分期铺筑时的桥头处理,.构造物的调查: ()外观线型调查:由于路基施工单位浇筑搭板时要求不到位,造成搭板表面不平整,纵坡,横坡不一致,搭板与桥面错台严重,背墙高于桥面和搭板等问题。 ()标高调查:由于路基施工单位构造物

11、整体施工时控制不严,造成构造物顶面标高与设计不符,差值在。,四、面层分期铺筑时的桥头处理,.解决方案: ()在保证桥头结构层厚度的前提下,用的渐变段拉坡(拉坡时注意竖曲线凹凸点的位置),调整桥头处路槽标高(注意重新压实),底基层,基层的厚度,纵横坡来弥补构造物标高的缺陷。 ()基层铺筑结束后重新检测桥头两侧基层的顶面标高,为面层铺筑提供搭板顺坡,桥面中面层顺坡的起始位置,分段标识主线下面层渐变到上面层过程中厚度的多少,便于手动控制电脑的可操作性。(两侧挂线,用找平仪),四、面层分期铺筑时的桥头处理,()合理的安排工序,在主线正常施工之前用富裕的面层机械对桥头搭板顺坡,桥面中面层顺坡进行施工,保

12、证主线下面层到桥面上面层的顺利过渡,一次成型,不再二次安排施工,避免二次施工带来的两处接缝,影响平整度(但是完成此项工序的前提是:中上面层的生产配合比要批复,要有生产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能力,这一点,由于时间的关系,刚开始很难实现)。 以上三种方案操作不当,会造成渐变处的沥青混合料松散,大面积不平顺,美观,面层铺筑过厚或偏薄,压实度不够等质量隐患。,四、面层分期铺筑时的桥头处理,.铺筑方法:三种 提前完成搭板顺坡,桥面中面层顺坡,待主线下面层铺筑到桥头跟前换上面层料一次成型。 取决于解决方案() 提前完成搭板顺坡,桥面中面层顺坡,把桥头两侧渐变段和桥面上面层留下最后铺筑。 如果构造物少,面层机械有限,上面层配合比也未批复 ,提前完成搭板顺坡,待主线下面层铺筑到桥面中面层渐变点时,预留上面层的位置,换中面层料从桥面铺过,最后补铺上面层。,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