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化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50246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化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化学华东理工化学工程专业介绍?学科介绍化学工程是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建有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本学科基础与应用并重,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术,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过程设计、系统模拟与优化和操作控制等,对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精细加工、资源的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对高碳资源的低碳利用、对资源和能源的洁净与优化利用尤为关键,对支撑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领域并使之工业化有显著的作用。?培养目标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2、,适应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各类过程工业中有关化学、物理过程规律的应用技术学科发展、现代化工经济建设和国际高级化工人才需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学术品德,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宽的国际视野,身心健康,能在现代化工等行业或相关领域中从事科研开发、教育、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制和学习年限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研究2年;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学分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研究方向1.化学反应工程2.传质与分离工程3.油气加工与石油化工4.化工过程与高效装备5.化工系统工程6.材料化学工程7.资源与能源

3、化学工程?课程设置和学习1.本学科硕士生应完成不少于36学分的课程学习,一般在入学后的前3个学习单元内完成。2.根据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的原则,硕士生可选修其他高校具有优势、符合本学科培养要求的课程。经导师和学院核准后,学校承认校外学分。硕士生可选修数学或其他同类学科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选修课作为本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学分认可。3.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政治和外语课程不及格的研究生,可在学制内参加重考。数学和专业核心课程不及格的研究生,可在学制内参加重考或重修相同性质的课程;参加重考或重修的研究生必须经选课后取得考试资格,重考与他届研究生同卷同堂进行,不再另行安排。政治、外语、数学和专业核心课程

4、重考或重修不合格累积4学分及以上者,按退学处理。4.每门课程的选修人数至少6人才能开课。?中期检查1.硕士生中期检查在第3学期初进行,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2.中期检查前必须完成本学科所规定的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3.中期检查的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的学分和成绩、思想表现、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和开题报告等。考核前必须完成至少两次文献分析报告,通过实验技能考核。4.开题报告:硕士生应首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把握学科发展前沿,重视文献知识产权,写好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导师组统一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提前攻博为使创新拔尖人才脱

5、颖而出,鼓励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提前攻博。提前攻博的相关条件和实施办法按照华东理工大学关于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论文发表根据校研XX19号文件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分学位委员会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规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1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须以华东理工大学为唯一或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和论文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均需为华东理工大学。1篇学术论文只能用于1名研究生申请学位,且研究生署名必须为前二。?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硕士生培养质量

6、的重要标志。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华东理工大学,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华东理工大学19个重点学科简介华东理工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学、发酵工程、化工过程机华东理工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

7、: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学、发酵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环境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农药学、社会学。以下将逐一介绍。华东理工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化学工程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科是国家首批重点学科、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学科总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是我国化学工程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工程技术开发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科研与教学基地。本学科拥有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国内最早成立的化学工程专业,首批批准的化学工程博士、硕士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工程硕士招生点。1997年美国权威的斯坦福研究院推荐中国5所著名研究院所作为美

8、国公司在华开展合作研究对象,华东理工大学为唯一入选的化学工程研究单位。本学科学术梯队整齐,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导2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有多名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曙光计划”等的青年教师,50岁以下的中青年比例约80,“大型石油化工反应过程工程化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本学科在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分子热力学与分子传递、化工传递与分离、环境化学工程、材料化学工程等方向具有明显优势和实力,在分子模拟,计算流体力学、超临界聚合物加工,纳米碳纤维催化剂,微反应器等前沿研究方向上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和发展潜力。“十五”期间,本学科承担了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承担了国家“十五”攻关项目8项,“973”项目10项,“863”项目10项,累计到款科研经费超过亿元,获得了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10万吨/年聚酯成套技术”、“基于模拟仿真的聚合物加工及模具优化设计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了45项成果鉴定,获准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其中授权93项。化学工艺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艺专业1956年开始招生和培养研究生,1982年获得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24名,副教授22名,教师中42名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重视化学工艺与生物工程、材料学、环境保护、资

10、源利用和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结合,积极开展交叉、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已成立了“煤及C1化工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十五”期间,本学科承担了大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其中“973”项目7项,“863”项目7项,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上海市“登山计划”1项,累计到款科研经费超过8000万元。本学科已在煤及C1化工、石油化工和材料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研究方向和领域,逐步产生国际影响,XX年XX年获得了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大型苯乙烯第一、第二脱氢反应器国产化研制”项目获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相床反应器基础研究”和“碳酸丙烯酯清洁生产技术”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1、,申请专利4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38项。生物化工本学科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知名度,1991年被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授予点,XX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XX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学科对生物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研究,进而通过共性关键技术平台研究,为应用与产品应用研究提供支撑发展。目前学科形成了七个研究方向,即生物反应器工程、生物催化与酶工程、细胞培养与组织工程、海洋生物工程、生物系统工程、农业与能源生物工程、天然产物与生物分离工程。本学科有专职教授20余人,副教授50余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40余人。本学科近五年来承担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新技术研究计划和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等项目26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4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际学术奖2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近600篇,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广泛交流。应用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学科在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介观结构与精细合成、先进制备技术等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高密度、高倍速可录式和可擦式激光光盘材料、催化新材料、流体及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热力学、荧光分子传感器等领域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现有实验室5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6000多万元,拥有“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

13、育部重点实验室。近三年以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一大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合同总金额达到了5200多万元。本学科现有科研人员42人,其中有教授28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25人,平均年龄40岁,具有博士学位的占%,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计划”,9人获得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中,有3人分别获得XX年、XX年、XX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

14、文。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120多项以及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以及大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工业催化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学科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工业催化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开始招收有机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1998年被批准为工业催化博士学位授予点;XX年被教育部审核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纳米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

15、市稀土材料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较早从事工业催化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本学科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其中学科带头人卢冠忠教授被科技部聘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次入选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计划,1人次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3人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和丰富的软硬件资源,曾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本学科在环境催化、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有机化工催化、理论催化和金属有机催化等研究领域具有学科优势和鲜明特色,在国内学术界和相关产业界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化工过程机械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创建于1952年,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1981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了全国第一个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博士生毕业生。XX年,本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及上海市重点学科。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一批著名的专家教授在本学科领域有重大影响。先后有三位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