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50239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去向分析三、本专业去向分析(一)毕业去向分析1.直接就业,去中学任教,传授物理学知识。2.继续深造考研。考研主要专业研究方向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声学、等离子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以及天体物理等。最近几年,也有为数不少的物理系学生,考取了计算机类、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考研选择的主要院校有国内外科研院所和有关高校。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某著名高校物理系在过去20年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的学生出国了,仅在美国

2、的就有500多人。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考研的学生毕业后,一般去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也有一小部分去了企业或公司从事开发工作。3.去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物理学普及有关的管理、推广工作。毕业去向统计分析安徽某著名大学XX接参加工作的比例会高一些。所以,上表中的统计数据,仅仅具有参考意义。四、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的比较与物理学专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有: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学等。下面,我们通过这几个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和培养目标来看他们与物理学专业的比较。物理学专业骨干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

3、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高等数学、电子技术与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物理专业骨干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四大力学、电子线路、固体物理学、激光原理、半导体光电子学、导波光学与集成光学、传感器技术、单片机及应用、晶体物理、结构与物性、半导体物理、材料物理、光纤通讯技术、光通讯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物理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等课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物理科学

4、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光电子技术等领域,进而在信息科学领域中从事教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骨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数学物理方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全息技术、光学设计、光信息处理、激光原理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

5、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微电子学专业骨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C语言与程序设计、模拟与数字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机械技术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微电子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半导体材料和元器件领域从事产品的系统设计,制造及研究工作、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创新意识,适应微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领域的宽厚型

6、、复合型和外向型的宽口径专业人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骨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半导体物理,微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子器件,微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子测量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在微电子技术领域内,基础理论扎实、适应面广、工程能力强、基本素质好,能从事半导体微电子技术及器件的设计、制造、研究和发明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能够在电子及相关技术领域从事设计、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材料物理学专业骨干课程: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学与实验、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固体物理学、材料力

7、学、材料科学导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界面物理与化学、计算物理学、材料物理专业基础实验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与材料物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物理高级专门人才。五、本专业课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推荐参考书目重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重点课程: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

8、子力学和固体物理。下面仅就重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作一简要分析1.数学物理方法数学物理方法既是理论物理学的基础,又是物理学与数学联系的桥梁。如果能结合“四大力学”,把数学物理方法的知识和技能牢固掌握的话,就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包括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积分变换和特殊函数四大部分。它是既具有数学类型又具有物理类型的二重性课程。本课程为后继的物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研究有关的数学物理问题作准备,也为今后工作中遇到的数学物理问题的求解提供基础。重点:本课程的有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析函数,柯西积分,留数定理,应用留数定理计算实变函数定积分,数学物理方程的定解条件,行波法

9、,分离变量法,傅里叶变换,格林函数,本征值问题,球函数,柱函数。难点:应用留数定理计算实变函数定积分,分离变量法,二阶常微分方程的级数解法,本征值问题,球函数,柱函数。2.理论力学理论力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它在普通物理力学课程基础上运用高等数学工具,全面地、系统地阐述宏观机械运动的普遍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内容、方法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较好的理解,能掌握处理力学问题的一般方法。由于本课程在内容上和方法上具有较基础的性质,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继理论物理课程起着打基础的作用,并且在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有关基本公式、基本概念、

10、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和刚体的定轴转动,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彼此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变质量问题,刚体的定点转动,分析力学。3.电动力学:经典电动力学是物理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它的运动规律以及它与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课程在电磁学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电磁场的基础理论。教学重点: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边值关系;分离变量解法,电象法;电磁波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达朗伯方程,电偶极子辐射;狭义相对论的时空理论。教学难点:数学知识;电磁场边值关系,分离变量解法;波导管;规范变换;相对论4.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是物理专业的重要专

11、业课。课程特点是与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热力学统计物理主要讲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重要应用。其内容包括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两大部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是研究热运动的规律及热运动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的科学。教学重点: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热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相平衡和化学平衡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统计平均值的计算、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应运算、最概然统计法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系综统计法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涨落理论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非平衡态统

12、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熵概念和熵增加原理的应用、热力学偏导数的推导、偏量和平衡稳定性条件、温差电现象的热力学分析、三种粒子系统各自一个宏观态对应的微观态数的求解、宏观态和微观态的关系、三种最概然分布的理解及其应用、统计系综的概念、热力学量涨落的计算、玻耳兹曼积分微分方程的导出。5.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它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粒子及其运动规律。近代物理学事实上是研究微观粒子和微观过程的物理学,原子结构,物质结构,固体理论,半导体,超导体等都是以量子力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另外,许多边缘学科,前沿学科,如量子化学,激光,

13、量子信息学,宇宙学等也都离不开量子力学理论。教学重点: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包括量子体系状态的波函数描述,力学量的算符表示,力学量的测量,测不准关系,自旋的描述,表象理论,近似计算方法等。教学难点:对量子态的波函数描述和力学量的算符表示的全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6.固体物理固体物理是物理专业的一门指定选修课。它是材料物理的基础,一方面它是未来在更高层次上从事材料物理、如凝聚态物理、电子与微电子物理等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对材料具体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而它是一门桥梁性的课程。教学重点:一是晶格理论,二是固体电子理论。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结构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对称性质;确定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

14、射方法;晶体的结合类型与特点;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固体电子论包括: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金属自由电子理论和电子的输运性质。教学难点:倒点阵的性质及其与正点阵的关系;晶体X射线衍射的分析;晶格振动的色散关系与模式密度;布洛赫定理及推论;晶体中电子的准经典运动与有效质量。推荐参考书目2.想把物理学研究作为自己事业追求的学生的参考书目比较系统、比较经典、影响比较广泛的物理学著作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教授,著名物理学家,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1975年他将历年的教学讲稿整理成理论物理,计7册:古典动力学、量子论与原子结构、电磁学、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热力学、气

15、体运动论及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在台湾出版。这部书由李政道博士介绍在北京重印,并写了序言,李政道在序言中指出:“他的这一部理论物理,包括了古典至近代物理的全貌,1977年初在台湾陆续印出。这几年来对该省和东南亚的物理教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关于物理学本质与物理学哲学的参考著作。一位物理学家,从对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的更深刻、更具批判性的理解中,会有助于他更全面地了解物理学。吴大猷教授的相关著作有: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物理本质和哲学本质,于1975年出版。物理学的性质、简史和哲学,于1988年出版。物理学:它的发展和哲学,于1992年出版。物理学:它的发展和哲学为书名,于1992年出版另一套有助于同学们深刻了解物理学本质和物理学哲学的著作有:由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的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6出版。由范岱年、赵中立、许良英编译的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7出版。由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的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9出版。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去向分析三、本专业去向分析(一)毕业去向分析1.直接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