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读书心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50224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部论语读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半部论语读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半部论语读书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半部论语读书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半部论语读书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部论语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部论语读书心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半部论语读书心得论语阅读心得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XX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XX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

2、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1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

3、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

4、发现。”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令我深思熟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是我们班这个小小的集体也会有“姚明”“王羲之”“达芬奇”“宋祖英”“华伦庚”“冰心”等。有的人学习不好,可是篮球却是动若脱兔;有的人体育不好,可是书法却是龙飞凤舞;有的人书法不好,可是绘画却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绘画不好,可是唱歌却是娓娓动听;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却是满脑子的数学;还有的人对数字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倒是写起作文来便妙笔生花了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啊。每个人的优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每(来自:写论文网:半部论语读书心得)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够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教导我们,使我们更上

5、一层楼。我们要多向我们身边的所谓平2凡人学习他们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树丛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边许多的植物滋养下茁壮成长,并且长成一棵坚韧不拔的大树。树之所以高大,因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伟岸,因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壮阔,因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闪光,因为有了那些所谓的平凡人!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3论语读书心得其实早就想完整的读一次论语了,以前虽然多多少少也接触过论语,但多是只言片语。虽然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尽早完整的

6、读一遍论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读书的计划也是一拖再拖。近期开展了读书会,所读的书目正好是论语,我终于能实现多年来的愿望,静下心来完完整整的读完了论语。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论语精神之博大精深,影响之广泛,用处之大。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正因如此,我一直对论语抱以崇敬的态度。这部儒家的经典以对话的方式,展现了孔门师徒对于社会各个现象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构成了统领中国两千多年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成为中国文人世世代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动纲领。

7、论语中多次论及“君子”,“君子”一词在论语中一共出现107次。孔子在论语中从各个角度对“君子”加以阐明,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养性。而读书会的主题也是围绕着“君子形象”开展的。“君”本指“位尊而治民者”,是对拥有土地的统治者的通称。“子”最常见的解释有三种:一是儿子、子孙、后代、继承人;二是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三是五等爵位中的一等。“君”与“子”合称,最原始的含义应为“君之子”。“君子”一词到了春秋时期逐渐由表示统治者的身份地位的概念转变为表示德性修养。孔子在使用君子概念时,虽然有时也沿袭君子作为“在位者”之义,但更多地在“有德者”这一意义上使用“君子”。通读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对“君子”提

8、出了很多的要求,这些要求看似很容易实现,但孔子却又将“君子”提高到仅次于“圣人”的地位,这就让我有些迷惑了。孔子阐述的“君子”特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奉行道义,崇尚仁德。第二,忠孝信勇,修身律己。第三,宽和谦逊,慎言敏行。第四,安贫思过,秉公正直。第五,文化教养,尊崇礼乐。除此之外,孔子还再一次强调君子有“三戒”、“三畏”、“九思”。孔子之所以如此重视“君子”,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诸侯互相征伐,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于以往奉行的观念产生怀疑。在当时,为人们指明人生目的及意义,标举一个人生模范,便成为迫切需要。于是孔子便充分利用“君子”这一富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做文章,使之

9、成为人们行为标准的体现者及道德修养的目标。纵观论语全书,孔子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虽然孔子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它确实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且经久不衰。经典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经典,论语是传承了千年的智慧,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多读一读。推荐书目及理由:论语:精神文明的高地盘县第七中学语文组张怀新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很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各方面的言论。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几千年

10、来的思想和文化传统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世界也有很大的影响。论语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一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所在。宋人赵普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一书的用处之大了。我最欣赏论语的是它的许多语句虽然简单,但意蕴丰富,发人深省。不仅在学习、教育、治国等方面有着深刻的阐述,而且在做人方面也能让我们受益匪浅。这学期看了人际关系这本书,更觉论语的伟大,它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首先在做人方面,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论语提出做人要正直磊落,重视仁德,重视个人修养和人的的全面发展。在人格塑造方面,第一:孔子提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像器物一样只具备某一

11、方面的用途,君子应以道义作为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它,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第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第三:孔子认为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第四: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见的差别还在于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其实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我们如何和自己周围的人相处,除了有正确的交际观点,在为人处世方面还需从我做起,在与别人交谈或评价他人时要先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有资格去评价他人。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应该时时刻刻要遵循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在学习中努力做到少说多做,做事要积极,说话要谨慎。在遇到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说话要理智,做事要考虑后果。用那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处世心态约束自己要求自己。论语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中有太多至理名言值得我们借鉴,有太多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究,有太多为人处世之道值得我们终身学习。XX年4月19日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