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所材料科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50037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导体所材料科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半导体所材料科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半导体所材料科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半导体所材料科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半导体所材料科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导体所材料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所材料科(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半导体所材料科发光材料的发展及研究庞雪摘要:发光材料是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着重是关于现有的纳米发光材料、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树枝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芴类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与研究情况。介绍了国内外在研究发光材料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并对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做了展望。关键词:发光材料Abstract:Thedevelopmentofluminescentmaterialsisoneoftheforefrontsandhotareasoftheoptoele

2、ctronicinformationmaterials.Thispaperisabouttheexistingluminescencesurfacemodification,organicsmallmolecularelectroluminescentmaterials,dendrimerselectroluminescentmaterials,fluorene-basedelectroluminescentmaterialsdevelopmentandresearchinluminescentmaterials.Theprogressaboutfluorene-basedelectrolum

3、inescentmaterialsdomesticandabroadaswellasourownworkinthepastfewyearsisreviewed.Someissuestobeaddressedandhotspotstobefurtherinvestigatedarealsodiscussed.Keywords:electroluminescentmaterials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被誉为21世纪的最具前景的三大技术,它们将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彻底的改变。作为技术的载体,材料科学的发展通常会伴随技术的突破,而信息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信息显示系统的性能,如亮度、对比度、色

4、彩变化、分辨率、成本、能量消耗、质量和厚度等均提出了高的要求。在已有的成熟显示技术中,电致发光显示设备能够满足上述性能要求,另外它还具有宽视角、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和固有的强度等优点。发光材料的应用,节能、环保、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绿色无污染。随着发光材料应用市场的扩大,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军事上可以做军事伪装,在信息存储方面可以做可擦写可回复的存储光盘,而现在更多的注意力则向民用方面转移.采用熔融纺丝法、共混法、聚合物接枝改性等方法可以制成欣赏价值高的衣服原料纤维,利用其吸光的特性吸收紫外光,从而做成具有抗紫外颜色可改变的高观赏性的新型功能纤维。一、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纳米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在

5、充满生机的21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的高速发展必然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元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等对材料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航空航天、新型军事装备及先进制造技术等对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纳米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科研领域,纳米材料也将是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材料之一。纳米材料是指晶粒尺寸为纳米级(10-9m)的超细材料。它的微粒尺寸一般为1100nm。由于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它们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呈现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因此纳米微粒在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高致

6、密度材料的烧结、催化、传感、陶瓷增韧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人类进入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以来,显示器件作为人机交互必不可少的界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信息显示装置已从最简单的开关灯泡指示灯发展到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直到今天的液晶、等离子显示器。然而,随着人类观赏需求和视觉享受的提高,现有显示技术无法满足人们对显示设备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更新型、更高效的发光材料,制备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的显示器件就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1。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或二极管作为新一代的平板显示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近年来技术上的突飞猛进使得OLED成为平板信息显示领域和科学

7、研究产品开发最热门的研究之一。OLED是一种高亮度、宽视觉、全固化的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其他显示器件无可比拟的优点:1功耗低,OLED无需背光照明!,其驱动器功耗小;2响应速度快,在显示活动图像中显得至关重要;2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要背景光源和滤光片,可制造出超薄、质量轻、易于携带的产品;4可实现宽视角,能实现高分辨率显示,高对比度;5采用玻璃衬底可实现大面积平板显示,如用柔性材料做衬底,能制成可折叠的显示器;6环境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可在低温环境下显示等。鉴于以上优点,在电视、计算机、通信终端与仪表显示,数码相机、车载显示,军事与航天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5。有机电致发光材

8、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直到1987年美国Kadok公司的Tang等选用具有较强电子传输能力的8-羟基喹啉铝作为发光材料,采用超薄膜技术和新型器件结构制成了工作电压低、发光亮度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器才使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产生根本性变革,进入全新研究与应用阶段。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高分子聚对苯乙炔这一重大发现,开辟了发光器件的又一新领域。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使得OLED研究由有机小分子向聚合物发展,并成为热点研究领域。随后,Heeger等发明以塑料为衬底的柔性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报道了电致磷光现象。突破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量子效率低于25%的限制。

9、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发光器件的发展,使得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树枝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树枝状分子(dendrimer)是一类三维的、高度有序的超支化大分子化合物612。完整的树枝状分子由中心核、数层重复树枝单元和大量外围基团所组成,其典型的分子形状为球形。与传统的聚合物不同,树枝状分子的分子尺寸、形状、柔韧度、溶解度和结构布局等都能够在合成中得到精确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分散系数可接近为1,尤为特殊的是它的结构中可以具有一定的分子内腔和大量富集在表面的功能团。自1978年V?gtle等13成功合成第一个树枝状分子以来,树枝状化合物飞速地发展起来,出现了大量拥有不同核、不同

10、树枝单元及表面单元的树枝状分子,其中最为常见的是Tomalia等14合成的聚酰基胺型和Frchet等15合成的聚芳醚型树枝状分子,已经实现商业化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结构的独特性,树枝状大分子在催化剂16,17、纳米材料17、生物医药18、光采集天线1921、太阳能电池以及电致发光材料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成为目前蓬勃发展的一类新型有机功能化合物。迄今为止,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一些金属配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主要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来制备器件;另一类是高分子聚合物,主要通过旋涂(spin-coat)或喷墨(ink-jet)等方法来制备器

11、件。树枝状发光材料是介于小分子和高分子发光材料的一类新型发光材料,已经被认为是第三类电致发光材料。由于其具有特有的高度有序的均三维结构,树枝状化合物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如下几个优点:(1)树枝状化合物有较好的溶解度和成膜性,可以直接旋涂制成器件;(2)树枝状分子的超支化结构能改善分子的非晶型态,提高其热稳定性,能有效地解决电致发光器件的再结晶老化问题;(3)相对于有机小分子固体容易堆积而导致荧光猝灭,树枝状大分子有大量的外围单元包围着中心发色团分子,可以减少分子之间的堆积,从而防止荧光猝灭,即区域隔离效应;(4)与聚合物相比,树枝状大分子的大小和结构可以得到精确控制,树枝聚合物的增长过程是重复

12、单元的几何增长,当分子达到一定代数后,大量的端基官能团就会在外层聚集,使树枝聚合物内层得到有效保护,同时随着所引入端基官能团的不同,极易发展多功能性树枝聚合物;(5)树枝状大分子的表面基团能精确控制影响整个分子的溶解度及过程特性,改变外围基团能够优化和控制过程参数;(6)树枝状分子具有光采集天线效应,外围单元到中心核的能量传递,可以提高中心核色素的发光性能。芴类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尽管从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就已观察到有机材料的电致发光现象,但直到1987年EasternKodak公司才发明三明治结构的器件。采用荧光效率很高且能用真空镀膜法制成均匀致密的高质量薄膜的有机小分子材料8-羟基喹啉铝

13、(Alq3),用其制成的有机EL器件具有高亮度、高量子效率、高发光效率等优良性能22,使得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由于具有材料选择范围广、能耗低、效率和发光亮度高、超薄、全固化、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以及可大面积柔性显示等特点,而有望成为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的核心件,因而成为有机电子学和光电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各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芴具有较高的光热稳定性,固态芴的荧光量子效率高达60%80%,带隙能大于,因而成为一种常见的蓝光材料。芴可以通过在2位、7位以及9位碳上引入不同的基团来得到一系列衍生物,因而芴的结构上又具有一定的可修饰性。但是芴具有的刚性平

14、面联苯单元又使得材料在发光时容易形成激基缔合物而产生长波发射,严重影响了器件发射光的饱和色纯度以及发光颜色的稳定性。为改善芴类材料的综合发光性能,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在结合自己工作的基础上,从材料合成的角度对国内外在研究该类材料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对一些热点问题作了展望。二、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纳米发光材料在形态和性质上的特点使其有着体相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大量表面态的存在使其发光效率远远低于体相材料,因此纳米发光材料走向实用首当其冲的课题就是研究和控制表面态。在纳米发光材料中,到达发光中心的激发由三种可能的猝灭途径:(1)通过表面猝灭中心

15、的猝灭;(2)通过提猝灭中心的猝灭;(3)同一微粒内激发和未激发的发光中心间的交叉驰豫。后两种过程的影响随粒径减小而减小,而表面猝灭中心的作用将随粒径减小而加强。纳米微粒随半径减小,越来越多的原子处于表面层。10nm的金属超微粒,其表面原子占20%;当粒径下降到4nm,就有40%的原子位于表面,降到1nm时,组成微粒的原子大约只有30个,几乎全部集中在表面22。表面原子与内部原子所处的环境不同,内部原子四周都有其他原子配位,而表面原子配位严重不足,具有许多悬空键。这些表面态对激发的吸收以及对基质的带间或带边激发的猝灭增大了损耗,虽然限域作用可能使传递效率增大,但纳米材料中的发光效率仍可能比体材

16、料低。因此减小表面态对激发光的吸收和对基质激发态的猝灭是纳米发光材料实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现在报道的许多现象如:在持续激发下,来自单个量子点的光发射具有间隔在庙量级的周期性的开关特性,Inp量子点的时间分辨光谱展示的激子带的持续500ns的非线性漂白现象以及最近Poles等报道的胶体Inp量子点的反斯托克斯荧光现象等可能都与表面的一些过程有关,但是到底表面是如何施加影响的却没有得到证实。不过纳米粒子经过表面修饰后,其光学性质有所改善确是事实。采用有机配体对纳米粒子的表面进行修饰的研究进行了很多,许多表面修饰的半导体纳米粒子的有机溶胶的制备已有许多文献报道。虽然纳米粒子的表面性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这种方法对表面的钝化是不完全的,导致的晶格突然失配又增加了无辐射跃迁的途径,取而代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