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技术论文高分子材料论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50013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导体技术论文高分子材料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半导体技术论文高分子材料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半导体技术论文高分子材料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半导体技术论文高分子材料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半导体技术论文高分子材料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导体技术论文高分子材料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技术论文高分子材料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半导体技术论文高分子材料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高分子材料论文:半导体材料的发展现状摘要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一般将硅、锗称为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将砷化镓、磷化铟、磷化镓等称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而将宽禁带(Eg)的氮化镓、碳化硅和金刚石等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本文介绍了三代半导体的性质比较、应用领域、国内外产业化现状和进展情况等。关键词半导体材料;多晶硅;单晶硅;砷化镓;氮化镓1前言半导体材料是指电阻率在107cm10-3cm,界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材料是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电

2、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1,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家电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最大的是美国和日本,其XX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189亿美元和2320亿美元2。近几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发展,XX年销售收入以亿人民币居全球第3位,比上年增长20%,产业规模是1997年的倍,居国内各工业部门首位3。半导体材料及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半导体材料的种类繁多,按化学组成分为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和固溶体半导体;按组成元素分为一元、二元、三元、多元等;按晶态可分为多晶、单晶和非晶;按应用方式可分为体材料和薄膜材料

3、。大部分半导体材料单晶制片后直接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这些称为“体材料”;相对应的“薄膜材料”是在半导体材料或其它材料的衬底上生长的,具有显著减少“体材料”难以解决的固熔体偏析问题、提高纯度和晶体完整性、生长异质结,能用于制造三维电路等优点。许多新型半导体器件是在薄膜上制成的,制备薄膜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薄膜材料有同质外延薄膜、异质外延薄膜、超晶格薄膜、非晶薄膜等。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一般将硅、锗称为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将砷化镓、磷化铟、磷化镓、砷化铟、砷化铝及其合金等称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而将宽禁带(Eg)的氮化镓、碳化硅、硒化锌和金刚石等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4。上述材料是目前主要应用的半导体

4、材料,三代半导体材料代表品种分别为硅、砷化镓和氮化镓。本文沿用此分类进行介绍。2主要半导体材料性质及应用材料的物理性质是产品应用的基础,表1列出了主要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应用情况5。表中禁带宽度决定发射光的波长,禁带宽度越大发射光波长越短(蓝光发射);禁带宽度越小发射光波长越长。其它参数数值越高,半导体性能越好。电子迁移速率决定半导体低压条件下的高频工作性能,饱和速率决定半导体高压条件下的高频工作性能。硅材料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热性能与机械性能优良、易于生长大尺寸高纯度晶体等优点,处在成熟的发展阶段。目前,硅材料仍是电子信息产业最主要的基础材料,95%以上的半导体器件和99%以上的集成电

5、路(IC)是用硅材料制作的。在21世纪,可以预见它的主导和核心地位仍不会动摇。但是硅材料的物理性质限制了其在光电子和高频高功率器件上的应用。砷化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是硅的6倍多,其器件具有硅器件所不具有的高频、高速和光电性能,并可在同一芯片同时处理光电信号,被公认是新一代的通信用材料。随着高速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砷化镓成为继硅之后发展最快、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半导体材料。同时,其在军事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占据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GaN材料的禁带宽度为硅材料的3倍多,其器件在大功率、高温、高频、高速和光电子应用方面具有远比硅器件和砷化镓器件更为优良的特性,可制成蓝绿光、紫外光的发光器件和探

6、测器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开始进入市场。与制造技术非常成熟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硅半导体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目前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发展适合GaN薄膜生长的低成本衬底材料和大尺寸的GaN体单晶生长工艺。主要半导体材料的用途如表2所示。可以预见:以硅材料为主体、GaAs半导体材料及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共同发展将成为集成电路及半导体器件产业发展的主流。3半导体材料的产业现状半导体硅材料多晶硅多晶硅是制备单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的原料,主要生产方法为改良西门子法。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约18000t25000t半导体级多晶硅。XX年全球多晶硅产能为23900t,生产高度集中于美、日、德3国。美国先进

7、硅公司和哈姆洛克公司产能均达6000t/a,德国瓦克化学公司和日本德山曹达公司产能超过3000t/a,日本三菱高纯硅公司、美国MEMC公司和三菱多晶硅公司产能超过1000t/a,绝大多数世界市场由上述7家公司占有。XX年全球多晶硅需求为2XXt,达到峰值,随后全球半导体市场滑坡;XX年多晶硅实际产量为17900t,为产能的75%左右。全球多晶硅市场供大于求,随着半导体市场的恢复和太阳能用多晶硅的增长,多晶硅供需将逐步平衡。我国多晶硅严重短缺。我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50年代,6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由于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太小、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目前只剩下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和洛阳单晶硅厂2个

8、厂家生产多晶硅。XX年生产量为80t7,仅占世界产量的%,与当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多晶硅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极不协调。我国这种多晶硅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持续下去。据专家预测,XX年国内多晶硅年需求量约为756t,XX年为1302t。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和洛阳单晶硅厂1999年多晶硅生产能力分别为60t/a和20t/a。峨嵋半导体材料厂1998年建成的100t/a规模的多晶硅工业性生产示范线,提高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使我国拥有了多晶硅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该厂正在积极进行1000t/a多晶硅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洛阳单晶硅厂拟将多晶硅产量扩建至300t/a,目前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单晶硅生产单晶硅的工艺主

9、要采用直拉法(CZ)、磁场直拉法(MCZ)、区熔法(FZ)以及双坩锅拉晶法。硅晶片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产业相对成熟,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生产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公司,小型公司已经很难插手其中。目前国际市场单晶硅产量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日本信越化学公司、德瓦克化学公司、日本住友金属公司、美国MEMC公司和日本三菱材料公司。这5家公司XX年硅晶片的销售总额为亿元,占全球销售额的%,其中的3家日本公司占据了市场份额的%,表明日本在全球硅晶片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8。集成电路高集成度、微型化和低成本的要求对半导体单晶材料的电阻率均匀性、金属杂质含量、微缺陷、晶片平整度、表面洁净度等

10、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详见文献8),晶片大尺寸和高质量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全球主流硅晶片已由直径8英寸逐渐过渡到12英寸晶片,研制水平达到16英寸。我国单晶硅技术及产业与国外差距很大,主要产品为6英寸以下,8英寸少量生产,12英寸开始研制。随着半导体分立元件和硅光电池用低档和廉价硅材料需求的增加,我国单晶硅产量逐年增加。据统计,XX年我国半导体硅材料的销售额达亿元,年均增长%。单晶硅产量为584t,抛光片产量5183万平方英寸,主要规格为3英寸6英寸,6英寸正片已供应集成电路企业,8英寸主要用作陪片。单晶硅出口比重大,出口额为4648万美元,占总销售额的%,较XX年增长了%7。目前,国外8英寸I

11、C生产线正向我国战略性移动,我国新建和在建的F8英寸IC生产线有近10条之多,对大直径高质量的硅晶片需求十分强劲,而国内供给明显不足,基本依赖进口,我国硅晶片的技术差距和结构不合理可见一斑。在现有形势和优势面前发展我国的硅单晶和IC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硅晶片生产企业主要有北京有研硅股、浙大海纳公司、洛阳单晶硅厂、上海晶华电子、浙江硅峰电子公司和河北宁晋单晶硅基地等。有研硅股在大直径硅单晶的研制方面一直居国内领先地位,先后研制出我国第一根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硅单晶,单晶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0%。XX年建成国内第一条可满足m线宽集成电路要求的8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生产线;在北京市林河

12、工业开发区建设了区熔硅单晶生产基地,一期工程计划投资亿元,年产25t区熔硅和40t重掺砷硅单晶,计划XX年6月底完工;同时承担了投资达亿元的863项目重中之重课题“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的研制”。浙大海纳主要从事单晶硅、半导体器件的开发、制造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开发,近几年实现了高成长性的高速发展。砷化镓材料用于大量生产砷化镓晶体的方法是传统的LEC法(液封直拉法)和HB法(水平舟生产法)。国外开发了兼具以上2种方法优点的VGF法(垂直梯度凝固法)、VB法(垂直布里支曼法)和VCZ法(蒸气压控制直拉法),成功制备出4英寸6英寸大直径GaAs单晶。各种方法比较详见表3。移动电话用电子器件和光

13、电器件市场快速增长的要求,使全球砷化镓晶片市场以30%的年增长率迅速形成数十亿美元的大市场,预计未来20年砷化镓市场都具有高增长性。日本是最大的生产国和输出国,占世界市场的70%80%;美国在1999年成功地建成了3条6英寸砷化镓生产线,在砷化镓生产技术上领先一步。日本住友电工是世界最大的砷化镓生产和销售商,年产GaAs单晶30t。美国AXT公司是世界最大的VGFGaAs材料生产商8。世界GaAs单晶主要生产商情况见表4。国际上砷化镓市场需求以4英寸单晶材料为主,而6英寸单晶材料产量和市场需求快速增加,已占据35%以上的市场份额。研制和小批量生产水平达到8英寸。我国GaAs材料单晶以2英寸3英

14、寸为主,4英寸处在产业化前期,研制水平达6英寸。目前4英寸以上晶片及集成电路GaAs晶片主要依赖进口。砷化镓生产主要原材料为砷和镓。虽然我国是砷和镓的资源大国,但仅能生产品位较低的砷、镓材料(6N以下纯度),主要用于生产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用砷化镓材料的砷和镓原料要求达7N,基本靠进口解决。国内GaAs材料主要生产单位为:中科镓英、有研硅股、信息产业部46所、55所等。主要竞争对手来自国外。中科镓英XX年起计划投入近2亿资金进行砷化镓材料的产业化,初期计划规模为4英寸6英寸砷化镓单晶晶片5万片8万片,4英寸6英寸分子束外延砷化镓基材料2万片3万片,目前该项目仍在建设期。目前国内砷化镓材料主要由

15、有研硅股供应,XX年销售GaAs晶片8万片。我国在努力缩小GaAs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的同时,应重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发展我国的砷化镓产业。氮化镓材料GaN半导体材料的商业应用研究始于1970年,其在高频和高温条件下能够激发蓝光的特性一开始就吸引了半导体开发人员的极大兴趣。但GaN的生长技术和器件制造工艺直到近几年才取得了商业应用的实质进步和突破。由于GaN半导体器件在光电子器件和光子器件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广泛应用预示着光电信息乃至光子信息时代的来临。XX年9月美国kyma公司利用AlN作衬底,开发出2英寸和4英寸GaN新工艺;XX年1月美国Nitronex公司在4英寸硅衬底上制造GaN基晶体管获得成功;XX年8月台湾Powdec公司宣布将规模生产4英寸GaN外延晶片。GaN基器件和产品开发方兴未艾。目前进入蓝光激光器开发的公司包括飞利浦、索尼、日立、施乐和惠普等。包括飞利浦、通用等光照及汽车行业的跨国公司正积极开发白光照明和汽车用GaN基LED(发光二极管)产品。涉足GaN基电子器件开发最为活跃的企业包括Cree、RfmicroDevice以及Nitronex等公司。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家纷纷进行应用于照明GaN基白光LED的产业开发,计划于XX年-2020年取代白炽灯和日光灯,引起新的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