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汇报(共6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49791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课万人,汇报(共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千课万人,汇报(共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千课万人,汇报(共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千课万人,汇报(共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千课万人,汇报(共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课万人,汇报(共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课万人,汇报(共6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千课万人,汇报(共6篇)“千课万人”海峡两岸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研讨观摩会汇报学习心得XX年12月5日,“千课万人”海峡两岸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研讨观摩会在杭州浙大华家池校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历时3天整,8场专题报告,22节不同类型的示范课,多个互动点评环节,多角度、多元化,名师云集,优课荟萃,各显风流。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可以如此近距离的聆听名师的经典课例,欣赏名师们的课堂风采,震撼身心,受益匪浅,静心回味,此行的所看、所得、所思又浮现在脑际,诉于笔端,与其共勉。本次观摩的是习作

2、教学,种类比较多,有写人、记事、写景、诗歌、绘本、童话等,而且主题很别致,如“头脑风暴”、“舌尖上的记忆”、“舌尖上的美食”不仅给人一种新鲜感,而且还是孩子们喜欢的作文课,5日上午八点整,以耳熟能详的王崧舟老师的作文教学三问拉开了千课万人的序幕。才华横溢的蒋军晶老师,功底深厚的李白坚老师,智慧儒雅的虞大明老师,幽默风趣的张祖庆老师,朴实亲切的李卫东老师,睿智大气的管建刚老师,温婉质朴的何绮华老师,妙语连珠的何捷老师,人美课美的林莘老师,循循善诱的雪野老师这一位位名师的课堂,无论是轻松幽默,还是沉稳踏实,无一不体现了四个字扎实有效。如此近距离地感受着大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耳闻目睹他们在课堂上的精

3、彩演绎,或幽默风趣,或激情澎湃,或儒雅机智,每堂课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每堂课是智慧的点化、精神的盛宴。此外,专家们精彩独到、独辟蹊径的评点也一度把观摩会现场的气氛带向高潮。更加令人钦佩的是,为大家做报告的专家如满头银发的周一贯老师满腔热情,观点一针见血,为后辈们指导“一招半式”,精神令人感动。下面我就这次杭州之行给大家做个汇报。其实说汇报远远谈不上,如果说是汇报根本就轮不到我,同行的几位老师比我更有资格,更有内涵去分享她们学到的宝贵财富。而对于我来说,只能是谈谈我那尚不成熟的感想和感受吧。感触一:习作教学可以如此“清爽”例如:细品慢尝滋味多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出动所有的器官去喝汽水时,竟然可以发

4、现这么多有趣的事,如果我们出动所有的器官去“感觉”我们身边的事物,是不是也会有许多的新发现?然后让学生把喝汽水的步骤写下来,要求把每一个器官的特殊感受都要写出来。如果不知道怎么写,就先用“的感觉像”的方法写。总结感触二:习作教学要简单化、生活化例如:我爱我的学校建议总结感触三:习作教学应该教写作技巧例如:作文困难户看过来感触四:习作教学要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路在何方报告提纲在吴立岗老师的报告中,他认为当前要着重探索和解决这样三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里他根据语言的功能和形式的改变把语文教学的程序又进行了划分学龄前是6、7岁前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为了进行游戏,他们需要和同伴交往,逐步

5、形成语言的自我调节和相互调节功能,因此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训练他们的口头语言。进入小学后学习书本的知识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语言的概括和交流信息的功能迅速形成,这时候语言的书面形式成为儿童的认识对象。因此,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目的”是语言表达的动机和核心,培养语言交际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自我表现,就是让学生掌握表现目的的各种语言手段。我重点说一下吴立岗老师第二个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他把小学和初中的作文教学又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分成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总要求,第一阶段的总要求是:在第一阶段里又提出分年级训练的要求:第二阶段的总要求是:在第二阶段同样提出分年级训练要求:第三阶段因为是初中阶段

6、就不做具体介绍了。除了对这几位专家的课和报告收获颇多以外,其他专家的也让我受益匪浅,剩下的就不和大家分享了,我自己留下慢慢咀嚼。总之,各位大师用自己独特的课堂诠释了对作文的理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窗,在寒冷的冬日撒下明媚的阳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聆听了这么多专家的教学课堂,相信我们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改革亦是“如有神”,也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和启发“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大家好:XX年11月5-9日,我有幸参加了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到了组会场我真的挺惊讶的,把课堂设在体育场,会场座无虚席,我那天总算见识到了什么叫大场面。来自全国天南

7、地北的28个省、直辖市的小学数学老师都坐在一起听课。大家混熟了,彼此问你是哪个地方的,有新疆、内蒙等,各地口音都不一样,挺好玩的。因此“千课万人”可以说是一场小学数学的盛会。接着我简单介绍第一二两天听课的情况,首先出场的是北京的吴正宪老师,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协委员。现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吴老师一开场就对孩子们说:“首先要跟大家说声对不起,大人们的事,让大家等了很久了。”孩子们轻声说“没关系”时。接着老师就说“谢谢你们的宽容”。课

8、伊开始,吴老师的大师风范就一出来。不过,那天她的五年级方程一课。个人觉得不是很出彩。;第二节课是柏继明老师,大家评她为“平民专家”。她的风格就一个老太太给一年级小孩上思维课。她那天上的是排列一课。一支队伍从前数他排第几,或从后数他排第几,或他前面有几人,或他后面有几人,这种类型的课。第三节是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的朱乐平老师的课,大部分老师听不懂,上的内容比较深,后来他自己说他上的是小学数学哲理课。课型很新,第一次感受,并听到小学数学哲理课。第四节课是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的校长俞正强老师。他上的平均数,他应该说是一位大师了,课堂幽默、轻松、愉快,凸显了数学的概念本质,尊重儿童的真实体验;上

9、课那个大师范十足,上的很好。下午是一位博士教授讲座,接着浙江省的三位特级教师同课异构顾志能老师、唐彩斌老师、袁晓萍老师他们三个一起上分数乘除法练习。三位各有千秋,但大家都一致认为第三节课袁晓萍老师的课上的好,当然,这是大家私下互相聊天说的,第二天上午是张齐华老师的课百分数的意义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华应龙老师的课找次品,比较值得一提,张齐华老师上完课就走了,没什么点评,第二节是华应龙老师的课,华老师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随便上网一搜很多华老师的介绍。有意思的是华应龙老师还带了他的一位徒弟,他本校的老师很年轻,大约20多岁的姑娘刚毕业没多久,就让她来这边上课。我想她应该是这次观摩课上课当中最年

10、轻的。因为这样教研规格比较高,有国家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评价处李水平处长、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的乔玉全处长、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的教授、台北教育大学的钟静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王永春主任、全部是大腕。虽然那几天天气下雨,气温骤降,但是从清晨6时多起,就有老师陆陆续续到达会场,一天近十节的示范课加晚上三场报告,很多老师晚上10点才离去,中午就在浙大食堂吃快餐。然后就到会场趴在椅子上眯一会儿,就开始上课了。参与本次观摩会的老师可以通过手机发对“千课万人”活动组短信,有好礼相送;赠送光盘,我也参加了还想能抽奖到。可惜没有。只好买了一些,我觉得比较好的课,到时,我们数学组老师可

11、以一起观看。我的汇编结束,谢谢大家。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研讨观摩心得体会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小学胡彩清本次千课万人第二届小学数学“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会的主题是:“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转型探究,共安排了35节课,6场专题讲座,2个课堂评点,3次互动点评。授课有我们熟悉的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吴正宪、朱乐平、黄爱华、华应龙、唐彩斌老师。他们从知识形成,大问题新思考,数与形的有效结合,感悟数学思想等方面演绎了新的课堂模式。烟花三月下杭州,既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双感受了浙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路辛苦一路收获,下面就经典课堂中呈现的亮点与大家共同分享:亮点一:在形象与现实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形成

12、抽象的数学认识,完成学科间的整合。徐长青老师的重叠问题,以故事导入,设疑激趣,鼓励猜想。形象的用生活中的呼拉圈表示两个集合圈,让情境中既玩抢椅子游戏,又玩猜拳游戏的学生站在圈里,由于有一位学生既参与抢椅子游戏,又参与猜拳游戏,没法同时站在两个圈里,在冲突中激活学生思维,蕴含重复思想,让学生急中生智,把两个呼拉圈重叠一起,巧妙解决了问题,并用手势形象表示两个集合圈,慢慢重叠,这节课运用语文中的关联词“既?又?”、“只?”、“既不?又不?”完成了学科间的整合。亮点二:研究大问题,提供大空间,呈现大格局。黄爱华老师圆的认识。首先用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导入,出示下水道井盖图,并立起来转动,然后让学生说井

13、盖做成圆形的原因,针对众多优点,重点从“井盖为什么不会掉下去?”这个大问题出发让学生发表看法、展开想象,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交流自学、展示、生生互动质疑解答,最后呈现出一张圆的知识的大网,涵盖了圆的所有知识。整节课在一个大问题引领下,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空间,最后呈现了一张圆知识的大网图。亮点三: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断调整完善中趋于完美。感悟图形的周长、面积和形状之间的关系。华应龙老师台湾长什么样子,老师先出示台湾地理位置的信息,然后让学生自己解读信息画图。我也准备了3个长方形,想感受一下老师们对信息的解读能力。出示:台湾本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4千米

14、,海岸线长约1139千米。画出台湾的样子。再出示: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整节课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做事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只有不断调整才能接近完美。同时让学生感悟了周长、面积和形状之间的关系;周长一定时,面积可大可小;面积一定时,周长可长可短;周长和面积都一定时,图形的形状并不唯一。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价值。亮点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规则,拓展延伸,提升能力。张齐华老师在确定位置一课中,首先出示5行、5列的照片图,让学生找他儿子的照片,学生没法找,于是提供线索给出一个数对学生急于找到答案,结果找出4个,这时老师说我不可能有4个儿子,哪出现了问题?要准确找到,必须明确什么?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15、。先明确顺序,再明确方向,既4与2表示的意义,老师简单的手势直观理解顺序:先列后行、方向从左到右、从下往上的规则。然后用数对确定位置,给数对判断位置。拓展延伸在教室中的数对,由一个人扩展到:一行一列一斜行整体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游戏中提升学生的能力。亮点五:注重实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可能性大小建立在可能性相等的基础上。5个球放在盒子里,编5个号,每个球的可能性是多少?11111摸到个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2黄3白,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2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5专家解释:5个球放在盒子里,编5个号,每个球的可能性都是1,共有种等可能,摸到黄球有种可能,所以摸到黄球5的可能性是2。因此,5表示有5种等可能,2表示摸到黄球有2种5可能,出示:2枚硬币一起掷,两个正面全部朝上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3枚硬币呢?总之,名师的课我们不能照搬,但他们的思想、理念、方法可以融入我们的课堂,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思考起来。杭州学习汇报这次杭州“千课万人”之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好的数学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滋润生命。华应龙最让我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