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政府报告摘要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49259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六届政府报告摘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十六届政府报告摘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十六届政府报告摘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十六届政府报告摘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十六届政府报告摘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六届政府报告摘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六届政府报告摘要(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十六届政府报告摘要大抓产业发展,增强经济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抓实东南电化、耀隆化工搬迁等78项重点产业项目和青口镁合金、华东船厂等260项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动工建设蓝星化工重油催化裂解、宝钢德盛镍业、中景石化、冠海大型修造船基地等30项重大项目,突破罗源铬铁、和硕笔记本电脑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福清江阴、长乐空港、连江可门、闽侯铁岭及罗源、闽清等地工业园区的资源整合、设施配套、功能提升和空间拓展。鼓励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培育壮大骨干优势企业。支持现有企业

2、技术改造、增资扩产,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认真实施名牌战略,支持名优地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全面推进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福兴经济开发区智能化产业园区、福州软件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实施金山工业集中区改造提升,推进星网锐捷、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海峡软件新城等一批项目建设。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光电、软件、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争取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大力促进“三网融合”,推进全省物联网鼓楼示范区建设,推动二维码技术应用。加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争取新设立25家企业技

3、术中心、研发中心,5个院士工作站,新建、完善5家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强化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依托“618”项交会等活动平台,强化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双向对接。完善人才储备政策,打造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平台,着手建设人才公寓,吸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来榕创业发展。XX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江东汽车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打造互联网经济示范区与物联网产业核心区,推进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制订出台加快特色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提升发展纺织服装

4、、轻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拓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造纸、印染、化工行业整治与调整力度。积极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做强做大,着力培育微小型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协作体系,打造民营经济强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十大产业,做强大产业。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构建产业集聚区,打造大平台。加快形成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推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有序发展园区经济和产业基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

5、产业体系,促进现代产业的聚集水平、辐射和竞争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强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促进冶金和新材料、纺织服装、家电、机电制造、食品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光电、航空及零部件、服务外包、生物和新医药等五大战略性支柱产业。着力抓好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江铃股份30万辆整车、南昌航空工业城、南柴K型发动机、格特拉克DCT变速箱、海立年产1200万台空调压缩机、双汇食品等项目建设,促进南昌印钞厂扩建、亚洲啤酒异地搬迁扩建、晶能光电200亿粒芯片、光伏700兆瓦硅片和1000兆瓦模组、雨润食品等项目

6、早日竣工投产。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园区,争取新增2家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单位,做大桑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规模和实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节能降耗责任制,确保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XX南宁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展壮大现代工业。围绕加快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铝加工、机械与装备制造、现代化工、轻纺、新型建材、特色造纸及纸品深加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八大产业成为优势产业,力争期末各产业总产值达到3400亿元以上。依托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

7、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期末总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加快壮大园区经济。推动高新区、经开区扩区,力争东盟经开区、六景工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期末形成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的开发区1个,5001000亿元的开发区1个、300500亿元的开发区3个、100300亿元的开发区4个,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工业总产值超3000亿元。培育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建设五象新区总部基地,统筹发展其他特色总部集聚区。继续打好工业经济振兴、产业园区建设攻坚战,推进100个重点项目开工、50个项目续建,完成工业投资460亿元,确保一批项目投产,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和推动力,力争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XX亿元。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特

8、色产业基地。以产业投资公司对重大产业项目的投入为引导,推进南南铝20万吨铝合金板带型材、3万吨航空用高纯精铝、广发重工搬迁、五菱桂花专用车等项目建设,打造铝加工、中重型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培育战略性主导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南化搬迁改造项目尽快开工,劲达兴、永凯造纸项目顺利投产,打造化工、造纸产业基地;推进台湾麦斯集团鞋类及皮革制品项目建设,打造轻纺加工贸易基地;推进珠江啤酒、康师傅饮料、双汇食品、统一饮料、王老吉饮料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制糖业,打造全区最大食品加工基地。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富士康高新区项目

9、尽快投产,同步建设沙井产业园项目,策划发展配套项目,打造面向东盟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推进宝塔生物医药产业园、高新区生物医药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打造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加强园区建设,提高产业承载力。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0亿元以上,建设标准厂房40万平米以上,保持35%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力争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积极开展扩区扩园工作,探索高新区、经开区与城区、国有农林场合作开发模式,推动东盟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以大企业、大集团和战略投资者为主体开发建设“园中园”,拓展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增强园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工业扶优扶强工程

10、”,选择一批产值超5亿元企业,培育产业“旗舰”。推进“工业亿元企业建设工程”,选择一批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培育行业“小巨人”,扩大亿元企业群。推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鼓励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打造产业链,催生产业群。年内新增产值超50亿元企业1家,超20亿元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4家,超亿元企业3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以上。XX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坚持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以增量调结构,以创新促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全面实施工业“五项工程”,培育石化、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8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轴承、精品钢材、生物医药等8

11、个产值200500亿元的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奇瑞汽车、一汽新能源客车、北车旅顺基地、恒力石化、中远造船、固特异轮胎、一重大连核电设备等在建项目,加快推动合资汽车整车、福佳MTO、延长集团、长兴岛石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实施。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10个领域,集中支持一批产业化项目和关键技术研发,推进航天软件研发基地等一批示范工程。加快“三网融合”试点工程建设,争取引进平板显示重大产业项目,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大连检测科技园等重点园区为依托,加快建设综合科技服务基地,培育100家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着

12、力在先进装备制造、海洋与生物工程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深入实施“区校一体化”,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加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培育一批产值10亿元以上高技术领军企业。办好“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大力引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市。XX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促进工业优化升级。坚定不移地把工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升级优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规划建设,打造“一城三区四基地”空间发展格局。围绕加快新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医药及生

13、物、高端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项目培育和引进,集中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发挥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齐鲁软件园的优势,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和高端软件产业,抓好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技术、卫星通信项目。扶持以光热光伏、风电装备、垃圾发电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项目开发利用,发展以生物疫苗、作物育种、酶制剂为重点的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产业,提升以数控机床、压力机等产品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突出抓好冶金、石化、食品、建材、轻工等产业技术改造,做优做强重卡、轿车、摩托车和高端柴油机等机械装备产业,加快技术、

14、产品、经营管理和营销模式创新。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加快174个调整振兴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技术改造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70%以上。三是加强园区载体建设。继续支持高新区加快发展,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自主创新核心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增强8个省级开发区承载带动能力,强化项目引进,提升产业层次。四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专利、品牌、商标、标准战略,培育一批重点品牌企业和中国驰名商标。全市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400家以上,培育150家创新型企业和500家成长型科技

15、企业。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XX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八大新兴产业发展,率先在新能源、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通信、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产业取得战略性突破,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增长30%。积极推进国网、华电等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基地和电力工业自动化产业园、协鑫新能源科技园、浦厂高速铁路客车及城际动车组产业化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液晶谷、无线谷、生物医药谷等十大新兴产业基地。做强做优支柱产业。确保中电熊猫高世代面板项目投产,推进中电熊猫冠捷液晶模组及整机、瀚斯宝丽触控面板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电子信息产业总量达1800亿元,增长25%以上。推进上汽南京生产基地投入100亿

16、元、整车产能100万辆、建成一个汽车零部件基地、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四个一”建设项目和长安南京基地的汽车与发动机建设项目。继续推进扬巴二期工程和蓝星安迪苏蛋氨酸项目等建设,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等特色产业,延伸石油化工产品产业链。加快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支柱产业的步伐,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落实国家、省支持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结合。继续推进“紫金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00名。推进产业“核心技术突破”计划,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南京集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10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4%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