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报告如何对新四化关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49254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八报告如何对新四化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十八报告如何对新四化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十八报告如何对新四化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十八报告如何对新四化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十八报告如何对新四化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八报告如何对新四化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八报告如何对新四化关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十八报告如何对新四化关系解读十八大报告战略观察第323期摘要:十八大是中国近十年来政治经济事务中的一个焦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和主席、温家宝为总理的中央高层领导团队,将面临着一轮更替,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将逐步走上中国政治和经济决策的第一线。国内外各界都希望知道,未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否会持续和深化?中国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市场机会?通过解读十八大报告,我们试图找到一些政策轨迹。解读十八大报告贺军XX年11月8日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是中国近十

2、年来政治经济事务中的一个令人关注的焦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和主席、温家宝为总理的中央高层领导团队,将面临着一轮更替,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将逐步走上中国政治和经济决策的第一线。在中国,这种变化所拥有的象征意义和影响力,可能会远远超过西方国家一次正常的大选。国内外各界都希望知道,未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否会持续和深化?中国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市场机会?要解读这些关注和预期,各界都把目光集中于胡锦涛主席所做的十八大报告。这份文件不仅是对过去十年中央高层领导团队的执政总结,而且也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大政方针做出了规划和展望。人们希望从这个观察窗口能看出中国未来发展的形势和变化

3、。然而,十八大报告所能提供的信息仍然是有限的,人们应该意识到,这份报告主要是对过去十年工作的总结,现存的问题、既有的政策安排虽然都将影响到未来的政策制订,但它毕竟不能规划好未来十年的虽有问题。事实上,未来十年中国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主要取决于新的中央领导团队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之下所做出的决策。客观而言,我们从十八大报告中所能了解到的,只是延续到未来的政策轨迹和决策环境,通过这些信息来尽量把握未来政策发展的可能性。超过万字的十八大报告是一份规模庞大的官方文件,如何来解读它?比较十八大报告与十七大报告的内容框架,可以看到两份报告的内容保持了很好的沿续性,体现了在过去十年中央核心领导层得主要关注点。表1

4、:十八大报告沿续了十七大报告的主要内容表2:十八大报告总结的中国现存问题和矛盾为了找到十八大报告的轨迹,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提取其中的关键点,通过这些概念来了解中央决策层对问题的判断以及你对未来政策和行动的分析。安邦咨询的宏观研究团队通过跟踪研究十八大报告相关内容,提炼出了十个关键概念,并对此进行了简要的政策分析。一、五位一体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向未来,“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

5、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里提出的“五位一体”,是对过去历届党代会关于中国发展总体布局的修正和丰富。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先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可以称之为“两手抓”。此后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延续了经济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后,总体布局有“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十八大上,又进一步扩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

6、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决策对中国重大发展战略的安排,既反映了中央希望解决的问题,也代表了战略上的重点方向。从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八大,总体布局从“二”到“五”的变化,显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中国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过去只重经济,此后开始强调政治与文化建设,其后发现社会建设是个短板,这一次又把长期欠账的生态与环境建设问题列入总体布局。这将会在未来的决策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实际上,生态文明问题与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在目标和内容上都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五位一体”覆盖的问题比过去更多,可以相信,在未来的决策中,将会更多的体现坚兼顾与平衡。正如十八大报告所强调,“

7、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在认识和处理若干重大关系时“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2、改革不走“两条路”关于中国未来发展与改革的路线问题,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十八大报告解读(XX年寒假学习材料之三)为了找到十八大报告的轨迹,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提取其中的关键点,通过这些概念来了解中央决策层对问题的判断以及你对未来政策和行动的分析。安邦咨询的宏观研究团队通过跟踪研究十八大报告相关内容,提炼出了十个关键概念,并对此进行了简要的政策分析。一

8、、五位一体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向未来,“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里提出的“五位一体”,是对过去历届党代会关于中国发展总体布局的修正和丰富。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先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可

9、以称之为“两手抓”。此后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延续了经济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后,总体布局有“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十八大上,又进一步扩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决策对中国重大发展战略的安排,既反映了中央希望解决的问题,也代表了战略上的重点方向。从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八大,总体布局从“二”到“五”的变化,显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中国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过去只重经济,此后开始强调政治与文化建设,其后发现社会建设是个短板,这一次又

10、把长期欠账的生态与环境建设问题列入总体布局。这将会在未来的决策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实际上,生态文明问题与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在目标和内容上都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五位一体”覆盖的问题比过去更多,可以相信,在未来的决策中,将会更多的体现坚兼顾与平衡。正如十八大报告所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在认识和处理若干重大关系时“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二、改革不走“两条路”关于中国未来发展与改革的路线问题,十八大报告明确

11、提出,“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报告强调,中国要始终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两条路”在党的报告中的这一种提法还是第一次,“老路”是指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封闭路子,而

12、“邪路”是指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十八大报告的这一表态,对中国未来的整体改革定下了基调,尤其是明确拒绝了走西方道路的可能性。正如十八大报告在政治改革部分所谈,“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就基本内涵来看,“两条路”与国去提出过的“五个不搞”是基本一致的。“五个不搞”是指: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三、“双翻番”与实现小康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经济上的具体目标是“双翻番”,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此

13、外,经济增长的质量方面,还体现在如下方面,即“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双翻番”是对过去经济发展目标的又一次调整。中国在十六大上曾提出,全面建设康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XX年力争比XX年翻两番。XX年的中国GDP规模接近1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目标在XX年就已实现,当年中国GDP达到21万亿。XX年,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新的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XX年翻两番”。这是人均GDP到2020年翻两番目标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出现

14、。XX年中国人均GDP为7078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约856美元。以此为基础实现翻两番,意味着2020年人均GDP应达到3500美元左右。不论是以美元还是以人民币计,这一目标也已经实现。XX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5083元人民币,按照平均汇率这算,中国人均GDP由XX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XX年的5432美元。十八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这是中国在小康目标上的又一次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XX年,中国的GDP规模为4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这意味着,中国2020年的GDP规模要达到8

15、0亿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要达到近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要达到万元。从过去的经验和目标要求来看,达到这两个目标应该不难,GDP增速大概平均每年保持在%即可,这与“十二五”定的年均增速7%的目标相差不大;在人均收入方面,年均增速保持在7%-%之间即可达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扣除价格因素,XX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比XX年翻了一番多,其年均增速分别约为9%和8%。在我们看来,中国实现经济规模与人均收入的“双翻番”目标,应该不难,这一目标既强调了中国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又兼顾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结构调整。对于热衷于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各级地方政府来说,“双翻番”目标又提供了新的经济发

16、展指挥棒。今后对于人均居民收入增长的考核将会加强。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大报告中所提的小康目标不只是经济目标,除了“双翻番”之外,十八大报告还提出了其他多元的目标,包括: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等。四、“新四化”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四化”概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目标上,到202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