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984697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州培训网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日期修订单号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次 修订 审核 批准2011/06/12 / 首次发行 4 A/0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批准: 审核: 编制:发放部门: 管理者代表 文 控 业 务 部 采 购 部 工 程 部工 模 部 生 产 部 品 管 部 仓 库 行 政 部惠州培训网 惠州培训网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 则 1.0.1 为保证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施工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额定电压 0.5kV 以下新安装的各式起

2、重机、电动葫芦的电气装置和3kV 及以下滑接线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1.0.4 起重机电气设备的运输、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1.0.5 采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1.0.6 设备及器材到达现场后,应作下列验收检查: 1.0.6.1 包装完整,密封件密封应良好。 1.0.6.2 开箱检查清点,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6.3 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1.0.6.4 外观检查应无损坏、变形

3、、锈蚀。 1.0.7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8 与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0.8.1 与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范围中的有关规定。当设备及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8.2 设备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起重机上部的顶棚不应渗水; (2)混凝土梁上预留的滑接线支架安装孔和悬吊式软电缆终端拉紧装置的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应正确,孔洞无堵塞,预埋件应牢固; 惠州培训网 (3)安装滑接线的混凝土梁,应完成粉刷

4、工作。 1.0.9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构架、钢管、滑接线支架等非带电金属部分,均应涂防腐漆或镀锌。 1.0.10 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镀锌制品。 1.0.11 起重机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0.11.1 装有接地滑接器时,滑接器与轨道或接地滑接线,应可靠接触。 1.0.11.2 司机室与起重机本体用螺栓连接时,应进行电气跨接;其跨接点不应少于两处。跨接宜采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面积不得小于 16mm2,两端压接接线端子应采用镀锌螺栓固定;当采用圆钢或扁钢进行跨接时,圆钢直径不得小于 12mm,扁钢截面的宽度和厚度不得小于 40mm4mm。 1.0.11.3

5、起重机的每条轨道,应设两点接地。在轨道端之间的接头处,宜作电气跨接;接地电阻应小于 4。 1.0.12 起重机电气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滑接线和滑接器 2.0.1 滑接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2.0.1.1 滑接线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 3.5m;在有汽车通过部分滑接线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 6m。 2.0.1.2 滑接线与设备和氧气管道的距离,不得小于 1.5m;与易燃气体、液体管道的距离,不得小于 3m;与一般管道的距离,不得小于 1m。 2.0.1.3 裸露式滑接线应与司机室同侧安装;

6、当工作人员上下有碰触滑接线危险时,必须设有遮拦保护。 2.0.2 滑接线的支架及其绝缘子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0.2.1 支架不得在建筑物伸缩缝和轨道梁结合处安装。 2.0.2.2 支架安装应平正牢固,并应在同一水平面或垂直面上。 2.0.2.3 绝缘子、绝缘套管不得有机械损伤及缺陷;表面应清洁;绝缘性能应良好;在绝缘子与支架和滑接线的钢固定件之间,应加设红钢纸垫片。 2.0.2.4 安装于室外或潮湿场所的滑接线绝缘子、绝缘套管,应采用户外式。 2.0.2.5 绝缘子两端的固定螺栓,宜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灌注,并应能承受滑接线的拉力。 惠州培训网 2.0.3 滑接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7、: 2.0.3.1 接触面应平正无锈蚀,导电应良好。 2.0.3.2 额定电压为 0.5kV 以下的滑接线,其相邻导电部分和导电部分对接地部分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 30mm;户内 3kV 滑接线其相间和对地的净距不得小于 100mm;当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滑接线应采取绝缘隔离措施。 2.0.3.3 起重机在终端位置时,滑接器与滑接线末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200mm;固定装设的型钢滑接线,其终端支架与滑接线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 800mm。 2.0.3.4 型钢滑接线所采用的材料,应进行平直处理,其中心偏差不宜大于长度的1/1000,且不得大于 10mm。 2.0.3.5 滑接线安装后应平直;滑接线之

8、间的距离应一致,其中心线应与起重机轨道的实际中心线保持平行,其偏差应小于 10mm;滑接线之间的水平偏差或垂直偏差,应小于10mm。 2.0.3.6 型钢滑接线长度超过 50m 或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时,应装设伸缩补偿装置。 2.0.3.7 辅助导线宜沿滑接线敷设,且应与滑接线进行可靠的连接;其连接点之间的间距不应大于 12m。 2.0.3.8 型钢滑接线在支架上应能伸缩,并宜在中间支架上固定。 2.0.3.9 型钢滑接线除接触面外,表面应涂以红色的油漆或相色漆。 2.0.4 滑接线伸缩补偿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0.4.1 伸缩补偿装置应安装在与建筑物伸缩缝距离最近的支架上。 2.0.

9、4.2 在伸缩补偿装置处,滑接线应留有 1020mm 的间隙,间隙两侧的滑接线端头应加工圆滑,接触面应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两端间高差不应大于 1mm。 2.0.4.3 伸缩补偿装置间隙的两侧,均应有滑接线支持点,支持点与间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m。 2.0.4.4 间隙两侧的滑接线,应采用软导线跨越,跨越线应留有余量,其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电源导线的允许载流量。 2.0.5 滑接线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2.0.5.1 连接后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且无明显变形。 2.0.5.2 接头处的接触面应平正光滑,其高差不应大于 0.5mm,连接后高出部分应修整平正。 2.0.5.3 型钢滑接

10、线焊接时,应附连接托板;用螺栓连接时,应加跨接软线。 惠州培训网 2.0.5.4 轨道滑接线焊接时,焊条和焊缝应符合钢轨焊接工艺对材料和质量的要求,焊好后接触表面应平直光滑。 2.0.5.5 圆钢滑接线应减少接头。 2.0.5.6 导线与滑接线连接时,滑接线接头处应镀锡或加焊有电镀层的接线板。 2.0.6 分段供电滑接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0.6.1 分段供电的滑接线,当各分段电源允许并联运行时,分段间隙应为 20mm;不允许并联运行时,分段间隙应比滑接器与滑接线接触长度大 40mm;3kV 滑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 2.0.6.2 分段供电不允许并联运行的滑接线间隙处,应采用硬质绝

11、缘材料的托板连接,托板与滑接线的接触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2.0.6.3 滑接线分段间隙的两侧相位应一致。 2.0.7 3kV 滑接线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范第 2.0.12.0.6 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2.0.7.1 高压绝缘子安装前应进行耐压试验,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 2.0.7.2 3kV 滑接线固定装置的构件,铸铜长夹板、短夹板、托板、垫板、辅助连接板及接线板等在安装前,应按设计图制作完毕;当所采用的型钢、双沟铜线分段组装时,应按相编号,按缝应严密、平直。 2.0.8 软电缆的吊索和自由悬吊滑接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0.

12、8.1 终端固定装置和拉紧装置的机械强度,应符合要求,其最大拉力应大于滑接线或吊索的最大拉力。 2.0.8.2 当滑接线和吊索长度小于或等于 25m 时,终端拉紧装置的调节余量不应小于0.1m;当滑接线和吊索长度大于 25m 时,终端拉紧装置的调节余量不应小于 0.2m。 2.0.8.3 滑接线或吊索拉紧时的弛度,应根据其材料规格和安装时的环境温度选定,滑接线间的弛度偏差,不应大于 20mm。 2.0.8.4 滑接线与终端装置之间的绝缘应可靠。 2.0.9 悬吊式软电缆的安装,应符号下列要求: 2.0.9.1 当采用型钢作软电缆滑道时,型钢应安装平直,滑道应平正光滑,机械强度应符合要求。 2.

13、0.9.2 悬挂装置的电缆夹,应与软电缆可靠固定,电缆夹间的距离,不宜大于 5m。 惠州培训网 2.0.9.3 软电缆安装后,其悬挂装置沿滑道移动应灵活、无跳动,不得卡阻。 2.0.9.4 软电缆移动段的长度,应比起重机移动距离长 15%20%,并应加装牵引绳,牵引绳长度应短于软电缆移动段的长度。 2.0.9.5 软电缆移动部分两端,应分别与起重机、钢索或型钢滑道牢固固定。 2.0.10 卷筒式软电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0.10.1 起重机移动时,不应挤压软电缆。 2.0.10.2 安装后软电缆与卷筒应保持适当拉力,但卷筒不得自由转动。 2.0.10.3 卷筒的放缆和收缆速度,应与起

14、重机移动速度一致;利用重砣调节卷筒时,电缆长度和重砣的行程应相适应。 2.0.10.4 起重机放缆到终端时,卷筒上应保留两圈以上的电缆。 2.0.11 安全式滑接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0.11.1 安全式滑接线的安装,应按设计规定或根据不同结构型式的要求进行,当滑接线长度大于 200m 时,应加装伸缩装置。 2.0.11.2 安全式滑接线的连接应平直,支架夹安装应牢固,各支架夹之间的距离应小于 3m。 2.0.11.3 安全式滑接线支架的安装,当设计无规定时,宜焊接在轨道下的垫板上;当固定在其他地方时,应做好接地连接,接地电阻应小于 4。 2.0.11.4 安全式滑接线的绝缘护套应完

15、好,不应有裂纹及破损。 2.0.11.5 滑接器拉簧应完好灵活,耐磨石墨片应与滑接线可靠接触,滑动时不应跳弧,连接软电缆应符合载流量的要求。 2.0.12 滑接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0.12.1 滑接器支架的固定应牢靠,绝缘子和绝缘衬垫不得有裂纹、破损等缺陷,导电部分对地的绝缘应良好,相间及对地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 2.0.3 条的有关规定。 2.0.12.2 滑接器应沿滑接线全长可靠地接触,自由无阻地滑动,在任何部位滑接器的中心线(宽面)不应超出滑接线的边缘。 2.0.12.3 滑接器与滑接线的接触部分,不应有尖锐的边棱;压紧弹簧的压力,应符合要求。 2.0.12.4 槽型滑接器与可调滑杆间,应移动灵活。 2.0.12.5 自由悬吊滑接线的轮型滑接器,安装后应高出滑接线中间托架,并不应小于10mm。 惠州培训网 3 配 线 3.0.1 起重机上的配线,应符号下列要求: 3.0.1.1 起重机上的配线除弱电系统外,均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 500V 的铜芯多股电线或电缆。多股电线截面面积不得小于 1.5mm2;多股电缆截面面积不得小于 1.0mm2。 3.0.1.2 在易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