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大学语文试题A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984643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09大学语文试题A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08-09大学语文试题A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08-09大学语文试题A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08-09大学语文试题A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08-09大学语文试题A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8-09大学语文试题A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09大学语文试题A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命题方式: 统一命题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08 2009 学年第一学期 大学语文 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A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成绩得 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诗经按( )可分为风、雅、颂。A表现手法 B音乐性质 C艺术成就 D结构特点2与屈原的湘君并称为姊妹篇的另一抒情诗是( ) 。A 山鬼 B 天问 C 九歌 D 湘夫人3以下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一篇是( ) 。A叔向贺贫 B秦晋殽之战 C冯谖客孟尝君 D庄周梦为胡蝶4 “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一句中“属”字通( )字A阻 B嘱 C祝 D助

2、5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 )的诗歌主张。A杜甫 B孟浩然 C白居易 D王昌龄6 “会当凌绝顶”后面一句是( ) 。A一览群山小 B一览名山小 C纵览江山小 D一览众山小7李清照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次第”是指( ) 。A光景、情形 B心底、心中 C情绪、情感 D语气词8元杂剧中对动作、表情和效果等的舞台提示,被称为( ) 。A唱 B科 C白 D净9以下属于白话短篇小说的是( ) 。A 三言二拍 B 西游记 C 红楼梦 D 儒林外史10被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的是( ) 。A 秋声赋 B 静夜思 C 天净沙秋思 D 长相思11 边城 、 长河的作者是( ) 。

3、A张爱玲 B赵树理 C曹禺 D沈从文12属于 20 世纪 20 年代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是( ) 。A穆旦 B卞之琳 C徐志摩 D戴望舒13被曹禺认为“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是( ) 。A周朴园 B周繁漪 C鲁侍萍 D鲁大海14以下哪个人物出自张爱玲的作品( ) 。A吴妈 B翠翠 C鲁四凤 D曹七巧15巴金的随想录是一部( ) 。A感人的小说 B说真话的大书 C忧伤的诗歌集 D抒情的美文16古希腊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 ) 。A 俄狄浦斯王 B 普罗米修斯 C 奥德修 D 特洛伊17但丁创作的神曲分为地狱 天堂和( )3 部。A 越狱 B 炼狱 C 上帝 D 涅槃18夏洛克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塑造

4、的形象( ) 。A 亨利四世 B 李尔王 C 威尼斯商人 D 麦克白19卡夫卡的创作不包括下列作品中的( ) 。A 变形记 B 审判 C 城堡 D 尤利西斯 20著名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来自( )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B 致大海 C 西风颂 D 我曾经爱过你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简述我爱这土地的艺术特点。 (10 分)2试析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形象。 (10 分)三、分析题 (任选一题, 共 20 分)1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李白和杜甫诗歌的差异。2赏析诗经秦风蒹葭的艺术特色。四、作文 (本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阅读下列材料: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

5、,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进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虚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人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请根据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800 字。共 6 页第 4 页共 6 页第 5 页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大学语文 课程

6、期末考试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 A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B 2. D 3.D 4.B 5.C 6.D 7.A 8.B 9.A 10.C11.D 12.C 13.B 14.D 15.B 16.C 17.B 18.C 19.D 20.C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简述我爱这土地的艺术特点。 (10 分)(1)从写作艺术上看,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想像和思想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 (3

7、分)(2)抒情视角作了转换。诗的第一节是从虚拟的(鸟儿)视角去想像,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第二节换成实写的视角,即从诗人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 ,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直抒胸臆。这样,虚实结合,构筑了全诗内在完整的艺术空间;结果与原因对照,形成支撑全诗的内在逻辑结构。 (2 分)(3)写作手法巧妙转换,另辟诗境。前一节用“比” ,是想像的境界;后一节用“赋” ,直抒胸臆。全诗由前面蒙太奇镜头式的画面暗示转到了后面诗人的直接指点,以一个强有力的情感抒发结束全篇。 (2 分)(4)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

8、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3 分)2试析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形象。 (10 分)(1)格里高尔是个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因变成甲虫最终被亲人抛弃,其悲剧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3 分)(2)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格里高尔的心理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3 分)(3)格里高尔的变形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隐喻着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中失去人形后,保留着人的感

9、情、思维,但早已被异化为非人、一台创造价值的机器和赚钱养家的工具,显示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4 分)三、分析题 (任选一题, 共 20 分)1.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李白和杜甫诗歌的差异。(1)诗歌内容上有差异:李白诗歌多个人性情抒发,杜甫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社会理想。同为揭露时弊,李白较笼统,且多个人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立场出发。李白一直想大干一番事业,佐王侯,建奇功,功成身退,临死前犹欲投军杀敌,但他对现实无深入体察。杜甫从具体社会生活现实出发,以社会政治理想为准绳,力图解决现存的社会矛盾。 (5 分)(2)诗歌风格上有差异:李白诗歌豪迈奔放,潇洒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含蓄深沉。严羽云:

10、“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 “飘逸者,如春烟,如秋岚,如天外之鹏飞,如海上浪翻” , “沉郁者,如沉潭,如老松,如洞底之虚啸,如峡中之雷鸣。 ” 例如,同写悲,李白悲壮旷达,夸张而有气势, “弃我今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杜甫悲凉,哭穷,夸张其潦倒之境遇。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丛菊两开他日间,孤舟一系故园心。 ”作为大家杜甫亦有悲壮的豪言:“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咏怀古远 )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 (5 分)(3)诗

11、歌表现上有差异:意象不同。李白喜用凤凰、大鹏等富于神话色彩的形象。而杜甫常用孤雁、瘦马、古柏、病桂等富于沧桑感的形象。在意象的创造上,李白尚虚,杜甫尚实。李白常取象于广阔的想象,杜甫常于身边事落笔。李白诗歌一句一象或两句一象。如:“燕山雪花大如席。 ”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而杜甫诗歌意象的密度很大,常一句中有多个意象。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 ) 、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白帝 ) (5 分)章法不同。李白腾挪跌宕,李诗以情感驭文,其情海阔天空,其人才华横溢,其文汪洋恣肆,飘逸

12、豪迈,艺术创造达到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极共 4 页第 2 页致。杜甫严谨缜密。其诗博大深沉,兼容并蓄,精干锤炼,推陈出新,把中国古典的现实主义艺术发展到新的境界,同时他对中国古典诗体中近体格律诗的形式运用也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界。 (5 分)2.赏析诗经秦风蒹葭的艺术特色。一般认为蒹葭是表现可见不可求、可望不可及的爱情,也有言招募贤才之意,都无从查实。但蒹葭此诗中的艺术特色令人回味。第一、看蒹葭的结构。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首二句以蒹葭起兴,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

13、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 (3 分)第二、诗歌的三个特点是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1事实的虚化。诗歌把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一切无从确认。 “伊人”音容体貌均无,飘忽不定,来去渺茫,正是由于事实的虚化,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3 分) 2意象的空灵。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象。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它呈现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表现为整体性象征。 (3 分) 3意境的整体象征。 “在水一方” ,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 “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 (3 分)第三、诗歌体现了含蓄美、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