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和运动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28716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力和运动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初中物理力和运动总结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m1m=10m1m=10nm1m=10nm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

2、,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5、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

3、位组成。7、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33693二、时间的测量:1、单位:s(国际主单位)、min、h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三、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

4、不提,但是参照物仍然是存在的。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四、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相对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4

5、、分类: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变形,v=tt=ts=vv注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是一个确定的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大小和时间长短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与时间成反比。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决定的。2、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

6、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个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1、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2、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3、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速小汽车速度108km/ht4、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五、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

7、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来自:写论文网:初中物理力和运动

8、总结)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9.力的合成合力: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个力叫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10、常见的力a、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9、。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b、重力的计算公式:G=m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c、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d、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e、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f、增大有益摩擦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g、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或磁悬浮。h、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大小:与受力物体形变量成正比。方向:

10、与施力物体形变量相反。作用点:在接触处。六、惯性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

11、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七、二力平衡

12、: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运动与力一、力、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力的性质:相互作用。

13、2、力产生的条件: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3、力作用的方式:接触或不接触。、力的单位1、力的单位是牛顿N2、力的感性认识: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1牛。、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表示方法:带箭头的有向线段、三种力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重力:万有引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作用点使重心3、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二、运动和力、机械运动的概念: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涉及的公式:v=s/t牛顿第一定律

14、: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注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维持运动的原因。、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惯性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惯性是物体的性质,永远存在。、二力平衡等大、反向、共线注意: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的区别、力的合成某个力的作用效果=另外两个力的作用效果这个力叫做另外两个力的合力求合力的过程叫做二力合成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第八章力与运动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3、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