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课程实施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28600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新课程实施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新课程实施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新课程实施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新课程实施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新课程实施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新课程实施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新课程实施计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初中新课程实施计划光复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继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二、具体目标1、帮助教师树立现代课程意识,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2、优化课程的实施过程,进一步落实“七步走教学法”新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并逐步推广。3、改革评价机制,探索发展性评价,

2、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4、加强课程管理和教师培训,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多能型的现代教师队伍,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向新的高度。三、组织机构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政教处、办公室、总务处、教研组长等有关人员任组员,负责决策、组织、协调、保障等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课程改革实验营造良好的环境。组长:李有为组员:杨国强周文昌刘元华肖剑波刘少清陈群芳张建武四、实施措施1、强化师资培训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课程培训、课改研讨会。与其他学校多进行横向联系,有计划地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3、。学校多组织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解读学习,使他们逐步掌握课改的真谛,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课堂。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备课方式,加强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强调师生交往、积极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构建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准备从一下方面着手。拓宽课程资源。改变教学行为。改变学习方式。开展课堂比武的活动。3、完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

4、学的、恰当的评价将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课堂教育评价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发展的评价。4、认真做好新课程的宣传工作。以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板报、主题班会、讲座等进行校园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加大对家长的宣传。5、落实管理制度。每学期各科任教师人人参与示范课、公开课、评课活动一节以上,并写出一篇以上的教学设计、论文或经验总结。明确教研时间,保证教研实施。为了确保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从周一到周五,明确各教研组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是听课、评课,专题讨论等。6、完善奖励机制。为了激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每学期对获奖

5、的优质课案例、论文、竞赛辅导等方面,严格按学校制定的奖惩规定兑现。7、时间安排。我校上期各科以语英组为重点,进入了课改尝试阶段,本期将教师课改心得运用于课堂教学,对课改再进行分析总结,推广成功模式和经验.五、活动安排二月份:初二英语教研课陈燕舞初三语文教研课舒勇初二物理公开课臧国清初二语文教研课陈国安初三化学教研课周光辉三月份:初三数学公开课姚雄伟初三语文公开课刘元华初一语文公开课陈群芳初三英语公开课王小年四月份:初三英语教研课欧瑞兰初三政治公开课杨国强初三历史公开课初一英语公开课初一数学公开课五月份:初三物理公开课初三化学公开课小六语文公开课小五语文公开课小六数学公开课六月份:初三政治公开课

6、初一历史公开课小五数学公开课总结石昌荣陈燕舞韦国良张建武周光辉徐训姣孙兰英刘灿娟肖建波石昌荣陈宇光复中学XX年2月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计划与措施朝阳市第十五中学新课程改革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二、实验目标: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

7、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4、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等各种课程资源。三、组织领导:加强实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我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组长:张凤良副组长:殷士有王彩芝林冰赵凤英李宏宇组员:范春艳毛国春尹淑华赵洪华赵金阳四、实验措施:1、师资培训。制定校级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初中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参与式活动、大组学习、讨论、座谈等。2、教学研讨

8、。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3、制度与管理。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

9、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不定时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研讨制度。不定时组织校内实验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培训制度。与县级课改培训工作同步,每月组织1-2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的“反哺”式培训,非实验教师同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穿老鞋;走新路”。每阶段都要为后续培(转载于:写论文网:初中新课程实施计划)训作好准备。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

10、,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对新课程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4、评价与考核。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档案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

11、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初中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汲取祖国及世界文化精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灵魂的世界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设置目标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保证落实地方课程,规划开发校本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落实素质教

12、育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区基础教育“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课程培养目标,及学校的“全面发展,外语见长”的学生培养目标。三、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及滕州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七到九年级开设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及地方与校本课程。四、课程安排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1、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假期13周。2、教学时间: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2周、学校机动2周。每周活动总量1、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见课程设置表。2、每节课的授课时间进

13、行长短相结合的方式,上午每节课45分钟,下午每节课45分钟。课程设置表表一:七年级至九年级课程设置表表二:地方课程安排:每学年课时总数分配五、课程设置说明1、课程的选择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美术、音乐分科课程。2、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体育与健康课所要求的健康知识,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有所了解,不组织笔试测试。每周3课时,另外安排上、下午两次课间操时间,早晨与下午结束课程之后,学校提供场地、器材安排学生自主活动。保证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高。3、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信息技

14、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关注生活和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一,信息技术在七年级开设,每周2课时,共70课时。第二,劳动技术在七至八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不足课时总量部分,组织学生到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等机构和场所集中使用进行教学。总课时100课时。第三,研究性学习根据学生情况,采取课堂与课余集中使用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在八至九年级开设,共60课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学校组织与学生自主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共80课时。总课时140课时。5、地方课程根据规定和安排,在七至九年级开设六门地方课程,包括写字、预防爱滋病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等。其中预防爱滋病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教育在学校的机动时间内完成。在七至八年级开设预防爱滋病专题教育,每学年6课时;在七年级开设毒品预防专题教育,每学年6课时;在八年级开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9课时,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教育9课时。同时,在预防爱滋病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中,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