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心愿——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982351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小小的心愿——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个小小的心愿——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小小的心愿——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小小的心愿——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小小的心愿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2012 年,我还是位大四学生,有过在学校实习的经验,但未真正踏进“教师”之一行业。那会儿阅读麦田的守望者,总觉得不喜欢“霍尔顿”,因为对于自诩为“好孩子”的我而言,“霍尔顿”是一位多么典型的“坏孩子”。而现在的我,已经有一年多的教学经历,重新回顾这本书,不经发现“霍尔顿”的“可爱之处”。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作者塞林顿(杰罗姆大卫霍林顿)唯一的长篇小说。小说使用第一人称,从“我”霍尔顿,一个中学生的角度、口吻和措辞来叙述,这样的写作手法,使得读者觉得真实可信。同时还使用了大量的俗语和粗话,直接体现了小说的反传统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深受当时广大中学生的喜爱,认为这本小说

2、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当时的美国文学评论家格兰维尔希克斯说:“我深信,有千百万美国青年觉得自己对塞林顿要比任何其他作家更为亲近。”!该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虽只有 16 岁,但比常人高一头,整日穿着风衣,戴着猎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不求上进,抽烟、喝酒、乱谈恋爱甚至找妓女,简直是个彻彻底底糟糕透顶的“坏孩子”。如果光看这些外表上的不良倾向,在现实社会中的我们也往往无法理解像“霍尔顿”这样的孩子,而且还会使用简单、粗暴、主观的方法去对待这一类的青少年。而在小说中霍尔顿对他的妹妹菲比这样说道:“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

3、小孩,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就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这样的一段话,说的有点语无伦次,但却是那么的简简单单,足以道出“霍尔顿”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想作一个麦田守望者,看护儿童;想离家出走,远离尘嚣,过田园般的纯朴生活。“在麦田中奔跑的孩子”象征着我们初始所拥有的纯真,但是却会“随时可能不慎跌落悬崖”,也就是说纯真者时刻面临这

4、个社会道德堕落的威胁,他们有可能会受到当时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的腐蚀而迷失本真的自我,在道德堕落的危机中走向自身各方面的萎靡。而主人公“霍尔顿”梦想着成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将自己定位为一位道德上的拯救者,他想要拯救那些处于危险之境的纯真者,想让他们免受精神上的伤害,坚守道德的阵地,不受到道德堕落之苦,永远保持着一份纯真。不得不说这本书打开了深刻认识“问题学生”的一扇窗户,而且同时也成为启发我理解年轻一代的钥匙。必须承认我们老师,还有学生家长,在面对“霍尔顿”这类“问题学生”时,往往先试图通过讲道理等等的方法,让他们理解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但如若学生还不改正,则会“放弃”这一类的问题学生,逐

5、渐的造成或加深两代人的隔阂,制造了很多悲剧。所以说,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总在想,每一位学生心中都是有理想的,我们不应扼杀他们这一份在学生心中“火苗”。就像马云说的“理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而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也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决定,同时对学生保持信任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有人的支持,当然在鼓励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纵观这本书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认为不仅是一本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有感触,如同寻觅到知音,引起共鸣,可以让他们保持本真而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本。同时这本书也会让我们教师这一行业的人有所感悟,反思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方法来面对“霍尔顿”这一类学生,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这本书同时也推荐给每一位教师。让我们一起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