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讲座的报告(共9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16086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理论讲座的报告(共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军事理论讲座的报告(共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军事理论讲座的报告(共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军事理论讲座的报告(共9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军事理论讲座的报告(共9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事理论讲座的报告(共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讲座的报告(共9篇)(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军事理论讲座的报告(共9篇)军事理论讲座感想XX年2月28日西区礼堂肖欢教员XX年3月1日西区礼堂李教员XX年4月25日西区礼堂张红杨XX年4月26日西区礼堂张昊对于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重视军事理论。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我们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我们的全面提高。我们小组思路主要从古至今的来对于军事理论一系列讲座来表现我们的感想。张红杨教授给同学们讲解了孙子兵法及其现代应用的讲座孙子兵法一书,是我国古代兵学最杰出代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成书时间距今约2400-2500年间,为孙武所著。孙武是春秋伟大的军事家兼理论家张教授介绍说,那时候的战争非常讲究诚信礼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加丧、不因凶”、不鼓不成列”等史料都说明了这一点,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孙子却发出“兵者,诡道也”的呼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孙子兵法以其巨大的实用性闻名于世,一直为后人所推崇,时至今日,也仍被各专家学者所研究。张教授说:“孙子兵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体现了东方的智慧、中国文化的精髓。”张教授指出,孙子兵法处处体现了“重战”、“慎战”、“备战”的思想。“重战”,即重视战争。虽然战争为世人所厌恶,老子也曾说:“兵者,乃

3、不详之器。”然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战争还往往作为社会进步的转折点推进历史的发展。但对国家而言,战争的胜负关乎国之存亡,因而“重战”就成为一种不得不的举动。孙子兵法说:“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作为一国之主不能因一时之怒而大兴兵甲,将帅也不能因一时之愤而发动战争,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所以“慎战”也非常重要。张教授举了一现代战争的例子:1982年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贸然发动战争,企图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结果被英国击败,使阿根廷失去对该岛与英国的谈判权,同时也给阿根廷带来了经济损失,加尔铁里自己也沦落入狱。可见,“慎战”确是明智之举。此外,仅仅重视战争、慎重战争是不够的,这

4、不能保证不被攻击、不被卷入战争。于凡强调说:“备战不是为了作战,也不是尚战,而是一种自我保护,一种促进和平的手段。”谈到了古代军事,我们把目光渐渐的放在现在,那萧欢教员与张昊教员对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着深刻的讲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将时有显现,并对中国安全提出复杂的新挑战。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

5、4个。中国还有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它们是中国的海上邻国。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如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孟加拉国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的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整个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的性质,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二是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

6、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这一冲击既有物质的层面,也有心理的层面。从物质层面上说,中国崛起,首先意味着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实力对比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国家之间相对地位的变化。以中日关系为例,在过去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中国是东亚地区的政治大国,日本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大国,双方对这种地位结构已比较适应,也都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双方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基本相安无

7、事。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实力地位的起伏相伴随的,还有心理上的失衡。在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公众过去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冲击了这种传统的心理印象。一部分人有意无意地把本国内部出现的种种经济问题,归结为中国经济竞争、中国货的大量涌入,也在客观上增强了其

8、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印度对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迅速上升,并不感到服气。加上中印之间还存在尚未解决的边界问题,这意味着从政治、安全的角度来说,中印关系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并不会平静。当然,理解中国的安全环境,绝不能忽略美国这个因素。美国在东亚地区,存在着一个同盟体系。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是美国的盟国,此外,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等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特别是,日美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针对中国的。美国的战略是维持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并试图排除任何一个大国对美国领导地位可能发起的挑战。因此,美国对中国的崛起始终有着防范的一面,试图牵制中国

9、的崛起。判断中国的周边环境,美国的影响是一个始终不能忽视的因素,并且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面对当前的周边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发展,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它的国际地位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其物质实力。其次,是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第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中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中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最后,是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善中国在周边国家心目中的认识和印象,使中国形象在这一地区更具亲和力。同时要保持中国在战略上的威慑力,努

10、力维持一种平衡。我们应该了解我们国家的军事发展,而李教员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海军的“航母之梦”历史悠久。早在抗战时期,当时的海军司令陈绍宽就曾设想要建20艘航母,这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如今,中国海军拥有官兵20多万、水面舰艇500多艘,然而让军事爱好者叹息的是,在大型舰艇方面总不“过瘾”。这其中,对航母的期盼尤其突出。中国航母的第二轮论证开始的时间大约是1986年。在此之前,以海军装备技术部为主的相关部门为论证做了诸多准备,刘华清对航母的态度也日益明朗。1984年1月,第一届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会上确定了海军装备技术五支力量的分工:论证以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为主;试验、试航(飞)以试验基地、舰

11、队为主;订货、监造、检验验收以军代表为主;同时,院校、试验基地、军代表和有关部队也要承担一定的装备论证、科研、技术革新等工作。海军装备技术部则在海军党委领导下负责协调组织和经费分配。在这次会议上,刘华清对航母的表态是“现在国力还不行,要等一段时间”。辽宁舰的改装成功,这是我国海军实力的提高的显著的体现,更是我国在强军梦上在行动着。一步一步的好好的踏实的前进。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军事在不断的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周边安全环境,了解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是有能力保护我们的。军事理论课程培训心得体会如何上好军事理论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

12、意识形态激烈斗争的国际环境与形式下如何把国防意识根植于新一代的大学生的脑海里,开展好第二次国防教育:在互联网及新媒体信息爆炸时代传统军事理论授课如何转型,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这一系列的问号在这几天的培训实践学习当中,我找到了许多答案。作为一名授课教师,我感到非常光荣。作为一名军事理论课教师,我以此自励:讲课的目的在育人责重于山;讲课的功夫在课外厚积薄发;讲课的效果在规律适应特点,并应在教学中积极认真地实践,努力增强授课效果。但是如何把军事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国国防、世界军事形势、军事思想、新军事变革、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军兵种知识、空天战及人民防空等内容教授给学生,让他们给乐

13、于学习,并且接受,传统的授课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通过王跃进教授军事理论创新教育的讲座,我感受颇深总结为积累常识、培养兴趣、共同交流、追忆名人。主要有以下二点:1、由单一的讲授法向综合讲授法的方式转变学会完善常规教学手段,采取军事理论教学与实践战例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军事理论课是进行军事理论教学的主要渠道。而单纯的理论讲授往往会招致学生的强烈抵触,如果授课教师能将热点、难点军事问题与军事理论课结合起来,会最大能量地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如结合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等实战战例,有重点地选择“高技术局部战争”、“信息化战争”专题等对学生讲授,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既能让

14、学生深受启发,学习、积累更多的军事理论知识,又能使教学能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下去。2、由“教师主动讲”向“学生主动学”的方式转变教师主动讲向学生主动学的教育形式转变,合作学习式教学法。它尤其适用于政治敏感问题、军事思想理论、军事高技术等相对敏感、枯燥、专业性强的内容的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围绕主题寻找材料,各抒己见,最终他们的支撑材料来自于不同的书籍,有的还从网上、课外书中找来;再次对内容进行评价。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教学下,学生对所有材料进行综合后得出结论,台湾问题、南沙群岛、钓鱼岛、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中美关系等内容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最后学生理解该问题,达到教学目的。

15、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学习讨论中,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这一内容,增强了对军事理论课的兴趣,从而认识学习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这是常规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通过听取肖月总经理和石翡博士的“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师发展路径”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专题讲座,意识到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是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创新的基础,互联网资源丰富,海量的信息资源库,利用好这一手段能够为军事理论课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教学提供很好的支持,互联网也会成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新的支持手段。利用互联网沟通平台,可以与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展开多层次、多渠道的讨论和交流,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军事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军

16、事理论课教学网站、建立军事理论课教学BLOG日志,使教育教学形成立体化、网络化、开放化的空间,使资源能够互补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军事理论课教学的特点。通过听取张旭霞教授的“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和陆锋主任的“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铸牢中华强国梦”的专题讲座,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紧张,意识形态斗争尤为激烈,强化军事理论课程效果的重要性势在必行。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担负着利用课堂传授各种军事基础知识和军事技能的职责,同时,也是增强学生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根据地。重视教学内容的生动鲜活及其安排的科学合理,重视教学形式的多样,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从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