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981391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要素(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二)学习者学习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 特征: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3.不同的人遇到的问题、困难不同;4.不同的人学习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二、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点:1.原

2、始性 2.宗教性 3.无阶级性 (二)古代社会教育 1.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产生的条件(1)学校教育的产生的条件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其次,脑体分工提供了教师与学生 第三,丰富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提供了教育内容 第四,文字的产生使经验、知识的传递有了质的飞跃 第五,国家机器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基础。 (三)现代社会的教育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什么是教育学 就是以人的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 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雏形阶段、形成阶段三、教育学

3、的多元化发展阶段(一)此阶段的各教育学流派1、实验教育学2、实用主义教育学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活动课程,儿童中心 ,做中学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 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二)此阶段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第一,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第二,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

4、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第三,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没有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理论争鸣,就没有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一)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或主要观点(二)当代教育学发展的特点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什么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就是由国家确保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免学费教育的一项制度。特征:1.由国家保障;2.是国家、学校、社会、家庭的义务;3.免

5、收学费;4.就近入学;5.规定年限。终生教育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 1994 年 6 月 10 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第二章 教育功能3第一节 教育功

6、能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一)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 教育社会功能:教育的工具功能(二)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是一种贡献性的功能。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响和作用,是一种损害性的功能。(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性功能:伴随显性教育

7、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一、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地位(一)什么是个体发展 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二、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 第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第四,遗传素质的可变性对人的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第一,环境是个体发展的客观条件第二,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第三,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限制第四,环境对人作用的大小与环境本身的性

8、质、变化和个体发展水平相关。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一是环境影响具有自发性 二是环境影响具有偶然性 三是人对环境影响具有选择性43.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第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1)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 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社会化的内容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个人追求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掌握必须的技能,第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1)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开发人的创造性第三,教育是人谋生的手段教育一方面通过个体的社会化,使他们获得未来生活中相应的角色和意识;另一方面教育传授“借以

9、谋生”的本领。第四,教育具有个体享用功能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第五,教育对人发展的负面影响表 现应试积重难返,素质提高艰难;管理模式僵化,自主空间太少;讲而填鸭注入,学而呆读死记;忽视联系实际,轻视劳动实践;不顾身心发展,野蛮体罚严重;施以强制压服 ,扼杀个性成长。原 因教育观念陈旧,改革意识滞后;不懂教育规律,管理水平很低;教育理论贫乏,缺乏科学教法。4、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第一,学生之所以进行学习、接受教育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第二,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学生主观

10、能动性的强弱。第三,需要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教育的根本作用就是促进需要的发展。 二、遵循个体身心规律,促进教育个体功能发挥(一)顺序性和阶段性施教必须循序渐进,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5(二)稳定性和可变性施教应该恰当安排教材内容,选择教法,进行可塑性教育(三)不均衡性施教应该重视关键期,适时而教(四)个别差异性施教不能一刀切,应因材施教(五)整体性施教应该重视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选择与传递 2. 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比例和构成,主要包括产业结构、

11、行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区域结构。教育结构就是指构成教育体系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这里的教育结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结构。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专业结构和类别结构。其二,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类别结构和教育程度。其三,地区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布局。 在改革和调整教育结构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既要从目前国民经济结构的需要出发,又要考虑到今后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其二,把整体需要同局部需要结合起来。其三,注重整体规划。3.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发展速度4. 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改革进程5. 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公平落实教育对经济的影响1.教育能

12、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劳动者的质量。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呈现出提高的趋势.2. 教育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因而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社会再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再生产而实现,而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因素是教育和训练。3.教育创新科学技术64.教育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二)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1. 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什么质量、何种规格的人,由一定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2.政治制约着教育内容。3.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掌握着国家的政权,并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对教

13、育进行控制、渗透。体现在这些方面制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制定教育目的和制度 规定教育的内容 控制教育机构4.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权利(三)教育对政治的影响1.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2.教育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 3. 教育有助于世界政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三、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含义:广义: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它包括物质、制度及精神三个层面。狭义: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主要限于广义文化的精神层面。(一)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1. 文化水平影响教育发展水平2.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过程 3. 文化变迁影响教育发展变革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

14、,文化变迁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文化的部分内容可以转化为教育内容;文化影响着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与实现;文化影响着教育的方式与方法。7(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1.教育有利于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批判与继承2. 教育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3.教育有利于文化创新第三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什么是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涵义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特点 宏观性 预期性 强制性 时代性三、教育目的的功能(一) 定向功能1.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 2.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 3

15、.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 4.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二) 激励功能一般来讲,只有那些被认为可能实现的且有价值的教育目的,才会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力量,才具有激励功能。(三) 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是检验、评价、衡量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四、确定教育目的依据(一)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1.生产力的影 2.生产关系的影响 3.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 (二)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是人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教育目的观。1.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实现放在第一位,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特点: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

16、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应当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2.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社会的价值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特点:社会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8五、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社会化一般指个体在出生后的发展中,习得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并借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也称为人的“类”化。个性化一般指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性(即个体自身多种因素综合而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也称为“类”的个体化。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问题3科技素质与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