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政策介绍及实务操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979580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政策介绍及实务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政策介绍及实务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政策介绍及实务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政策介绍及实务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政策介绍及实务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政策介绍及实务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政策介绍及实务操作(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政策介绍及实务操作,主讲 黄贤球,热点关注!,年收入12万元以上需要自行申报二六年十一月六日国税发2006162号 关于对私营企业投资者个人取得的税后分红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沪地税所(2006)21号),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全面解析,第一部分:国税发(2006)162号文件的基本背景第二部分: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历史演变及上海地方 税收政策的重大变化第三部分:年所得12万以上及其他类型自主申报政 策介绍及实务操作,第一部分:背景、意义,背景:1、社会历史背景:2、社会现实背景:,第一部分:背景、意义,3、法律背景: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

2、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规定“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纳税人应当自行申报,扩大了纳税人自行申报的范围。 随后,国务院通过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部分:背景、意义,重大意义: 1、从法律角度确定个调税自行申报成为主要方式。 2、明确了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进行自行申报的五种情形 。 3、“年所得12万元以上”首次有标准的划分了中高收入的界限 。 4、确定了个调税的重点纳税对象 。 5、为今后的税制发展打好基础。 6、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第二部分:历史及变化,历史: 1980年09月01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

3、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 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1986年09月国务院规定对本国公民个人统一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 1993年10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 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正案,规定 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 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1999年0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 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把个税法第 四条第二款“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删 去,而开征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2002年01月01日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第二部分:历史及

4、变化,历史: 2003年10月22日商务部提出取消征收利息税,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 额等多项建议。 2005年初广东再次对个税起征点提高进行调研,以便为中央尽快出台税 改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005年07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 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 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08月23日在京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个人 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修 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2006年11月06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 (试行)的通知,第

5、二部分:历史及变化,变化一:个调税的征收对象: 1986年9月 对本国公民个人统一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 1993年10月31日 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二部分:历史及变化,变化二:征收的免征额变化: 1、198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确定起征 点为800元 。本国国民大概也就十几个。 2、2005年10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确定起征点为1600元 。全国达到1600元起征点的有 1亿多人,2005年个税收入达到2000亿元,占当年中 国税收收入的7%左右。 3、合理化发展。,第二部分:历史及变化,变化三:申报方式

6、变化: 1、1980年-2005年 以代扣代缴为主要申报方式,税法只是保留了让高收入者自行申报的余地,并没有真正执行。 2、2006年起 法律严格了自行报税的5种情况,自行报税和代扣代缴及委托收缴共同成为个调税的主要申报方式。 3、重大的变化,有利于公民纳税意识的加强,第二部分:历史及变化,变化四:个人所得 范围的变化: 确定了11项的个人所得 的范围,期间“储蓄存款利息” 于1999年8月30日开征。,第三部分:自行申报政策介绍,一、什么纳税人需要自主申报 1、纳税人的概念 2、自主申报的基本条件二、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构成内容 1、介绍11项收入的概念、纳税计算办法、填制申报 表方法。 2

7、、11项收入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合理应对。三、申报的地点选择和时间规定四、符合法律规定但不去申报的法律后果五、积极申报的意义,第三部分:什么纳税人需要申报?,例:以下人员在中国假定年收入均为人民币50万元:上海人某某在上海工作是否要申报?某留学美国1年的上海人是否要申报?某日本商人在上海居住2年是否要申报?某日本商人在上海居住不满1年,其中短期离开上海29天是否要申报?某日本商人在上海居住不满1年,其中累计离开上海91天是否要申报?,第三部分:谁是中国的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

8、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三部分:什么纳税人需要自行申报申报?,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不包括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 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 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 个人;4、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部分: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构成内容,一、工资、薪金所得 :1、概念: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 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

9、贴以及与 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2、可扣除部分: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 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不可扣除部分: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月1600元)及附 加减除费用(每月3200元)的收入额 计算。、12万申报额计算:应发工资个人缴付的“三费一金”,第三部分: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构成内容,一、工资、薪金所得 :、纳税额计算: 应发工资个人缴付的“三费一金” 1600元 (外籍 按照4800元扣除)后按照税率计算.118讲座附件税率表:.doc 特殊情况: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 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按照 外籍人士处理。、应对方案: 与谁签定劳动合同?

10、 公积金?得人交纳最高可税前例支 外籍个人可税前例支部分?118讲座文件附件上海市税务局关于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doc,第三部分: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构成内容,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1、概念: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2、 12万申报额计算: 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 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 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年度应 纳税所得额计算 。3、应对方案:,第三部分: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构成内容,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1、概念: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计算。 2、12万申报额计算: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

11、、承 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 所得计算。3、应对方案: 经营利润的规划?,第三部分: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构成内容,四、劳务报酬所得 1、概念:指个人从事设计、装璜、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 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 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 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2、12万申报额计算:按照未减除费用的收入额计算 3、纳税额计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 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万内税率为,万万税率为,万以上税率为 、应对方案: 一次性收入金额的控制,第三部分: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构成内容,五、稿酬所得:1、概念: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 而取得的所得。2、 12万申报额计算:按照未减除费用的收入额计算3、纳税额计算:税率为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并按规定 对应纳税额减征30;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130)。 、应对方案: 一次性收入金额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