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告,老龄化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793694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报告,老龄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党报告,老龄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党报告,老龄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党报告,老龄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党报告,老龄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报告,老龄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报告,老龄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党报告,老龄化关于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引言: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时,标志着该地区或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1999年中国政府宣布正式进入老龄社会。而贫困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结构并不是依靠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导致的生活水平提高而进入老龄化社会,相反,却是依赖强制性的人口政策降低人口生育率和人口死亡率从而使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日趋增大。这是一种与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

2、同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方式,我国只用了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要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这并不能正确反映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截至XX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与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个百分点,而其中大概有8500万人生活在农村。因此,贫困老龄化问题主要发生在人口众多的农村,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排列第二,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速度又是城镇居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几倍。人口老龄化,尤其是贫困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

3、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国家政策制定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由于人口贫困老龄化产生的农村养老问题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越来越紧迫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1.贫困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根据笔者的调查,路边村XX年总人口达到2560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620人,占总人口比重的%,总人口比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397人增长了%,年均增长%,高于全国人口的年均增长率%,60岁以上人口数与XX年的556人相比增长了%,高于全国%的增长水平。由此可见,农村贫困老龄化的速度要高于城市,这样一高一低,才使全国60岁以上人口的增长速

4、度维持在%左右。到XX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处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将进入60岁的人群范围,届时,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亿。而农村是中国人口在生育高峰期的主力军,由于受到“人多力量大”等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在以手工劳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村,能够养育更多的子女以增加家庭的劳动力数量从而谋求更多的“工分”成为人们在人口生育方面的主要追求,“二老加三四个子女”的家庭模式成为普遍的家庭人口结构。在笔者所调查的十几户家庭里,受访老人的兄弟姐妹平均在三个左右,且这些兄弟姐妹要么已经年迈60或者即将迈进入60高龄,有的甚至有五兄妹之多。足以可见,农村在推动中国人口老龄化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但是,中国农村农民的生

5、活现状并没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得到明显的改善,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龄人,他们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获得的好处也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温饱问题的解决。由于中国的农业经济并没有得到像工业经济一样深刻的改革,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无论从技术革新、制度改革还是收入增长方面来说,农村经济都不及工业经济的成效显著。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对农村的经济制度改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就难上加难。如此,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就不会像发达国家的老年人一样衣食无忧,贫困老龄化成为现实。此外,虽然医疗条件和医学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只对城镇居民

6、的老年人才是福音,因为他们可以靠退休工资、或医疗保险、或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儿女的经济支持来享受先进的医学治疗,而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因而也只能“望医兴叹”。这对控制农村人口的死亡率的作用不及对城镇人口死亡率的显著。在笔者所调查的村子,80岁以上老人为61人,约占6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低于全国12%的水平,这可以说明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并没有为提高该地区人口寿命起到预期的作用。2.农村的贫困老龄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总的来说,中国的贫困老龄化是在中国经济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人口政策所造成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有着不同的成因。

7、在发达国家,一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生产社会化、商品化和人口再生产现代化的出现而产生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了社会福利保障能力,因而生育率持续下降,而现代科技的进步,医疗条件大为改善,死亡率锐减,人口寿命延长,导致人口年龄结构逐步老化。人口的老龄化和经济发展是正相关的。而在中国,人口生育率的降低是长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在1999年中国政府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在70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也只有中国、格鲁吉亚、摩尔多瓦、亚美尼亚四个国家的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而当时日本的人均GDP为35567美元,美国为34047美元,这种收入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悬殊的。时间已经过去

8、了七年,中国的城市化、商业化和工业化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各个不同城市的面貌可以说都焕然一新,这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飞涨就可以得到证实,但根据笔者之前在农村生活的所见所闻与此次调查的对比,笔者发现,农村生活面貌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村舍依旧维持着七年以前的样子,只是多了些许新楼房,而这种房屋的翻新并不占大多数。此外,由于当地经济条件有限,该村道路多年失修而泥泞不堪、坑坑洼洼,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相差甚远。而在笔者调查的所有农户中,仅有三户家庭能够达到人均1000美元的水平,但仍然达不到XX年的全国人均XX美元的水平,而且在这些收入相对较好的家庭,其收入主要是家庭中的儿子儿媳在广东打工

9、获得,并不是依靠农业生产所得。尽管大部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都在广东务工,但各个家庭的务工收入却有着很大的差距。如在笔者所调查的农户里,务工年收入最高的可达30万,最低的不到2万元,11该村外出务工人员约有900人,占人口总数的%,年龄大多在18岁至50岁之间,其中18至40岁之间的人口约占80%,因此留在家中的就只剩一些小孩和老人,由于缺乏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加上近几年农资产品价格高涨而粮食价格又偏低,农民失去了种粮的积极性,也就出现了当地由“双季稻”改种“一季稻”的状况。这不能不算是当地劳动力流失的人口结构造成的,而与此同时也是适应了人口流动发展的结果。3.人口老龄化和对杜会和经济的影响随着人口

10、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老龄问题也日渐突出,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障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停产关闭,离退体职工不能及时、足额领到养老金,造成生活水平下降;二是影响社会和谐发展。部分老人负担过重,子女“吃老”、“刮老,现象较严重,部分老人缺乏照料,相当多老人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等。三是困扰国家经济发展,甚至影响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有人预测到2030年,全国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总额将达到亿元,2050年将达到亿元。这个庞大的数字会对国家的财政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困扰。四是导致劳动力不足。目前一大批中青年劳动力在若干年后也将步入老年,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老化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1、,从而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些建议1.发展社区医疗服务要解决老年人普遍反映的看小病问题,必须在城镇或者农村,建立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医院门诊和社区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可以用最少的资源,以最灵活的方式,向一定区域内的最大多数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卫生服务。将社区医疗服务与居家养老相结合,并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招募文化素质较高的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建立高龄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为本地高龄老年人开展巡诊、送医、送药上门服务。2.开发老龄资源,发展老龄产业据有关学者预测,陕西省在今后七年中老年人口比重还保持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将很旺盛

12、。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龄产业将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朝阳产业,发展老龄产业大有可为。应当抓住老年人口的增多和预期寿命延长的机会,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源不断向老年人需要的饮食业、保健业、旅游业、医药业、教育业和各种服务业转移以促使老龄产业的发展。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老年人力资源是整体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可以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可以加强对老年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结语:人口老龄化将带来越严重的问题,我们只有重视这一问题,从建立合理的年龄结构开始,才能最终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系列问题。并使我国朝着更合理,更健全,更快

13、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方向前进。统计研究报告中国人口老龄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以江浙皖为例班级:15国贸B姓名:高鹏飞学号:二一六年六月摘要本文在提出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后,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和参照历史的几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江苏、浙江、安徽的人口老龄化的新变化进行了描述并分析其主要特点,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人口老龄化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企业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目录一、绪论.1研究目的.1研究方法.1研究结果.1研究结论.2二、我国人口老龄化指标体系构建.31、我国人口老龄化指标体系框架.32、指标权重的处理.4一级指标各子指标权重.4二级指标程度指标下各子指标权重.4二级指标经济影响指标下各子指标权重.5二级指标一般社会指标下各子指标权重.53、指标数据的搜集及正规化处理.64、指标计算结果.15三、实证分析.15四、政策建议.181、客观地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182、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经济承受能力.193、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194、建立健康的老年型社会.20一、绪论研究目的了解我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江苏、浙江、安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的基本情况,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比较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寻找进一步的对策,解决不足,为促进我国经济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