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书读书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792410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书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党书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党书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党书读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党书读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书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书读书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党书读书报告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共产党宣言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内容十分简短,但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它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两个必然是整

2、篇文章的核心部分,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整篇文章慷慨激昂,从唯物主义出发,运用辩证法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以及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明确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真理。该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残酷剥削工人,工人处境极其悲惨,政治上更是处于无权地位.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如1836年-1948年,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了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部分地区还展开了武装起义,由于在理论上搞

3、不清楚,所以实践中比较混乱,容易失败,所以无产阶级正迫切需要一个理论来指导。于是共产党宣言在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后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写成,它是科学共产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从此指引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在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通过对比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异同及对立关系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分为1、反动的社会主义

4、。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开篇就用“幽灵”一次来形容共产主义,在这里也体现了多重含义,既是对共产主义的自嘲,又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强大力量,已深入到社会各个地方,还生动的反映出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憎恨和恐惧。“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资本主义推翻了封建主义统治,但并未消除阶级斗争,而是使其简单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像后者推翻封建主义一样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是残忍的,“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

5、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人与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将这种制度推向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本的集聚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屈服于城市,东方屈服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虽创造了大量财富,但其本身的缺陷注定了其不能长久,产能过剩,经济危机使得社会经济动荡,更多的人沦为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是极其不公平的,资本家不劳而获,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并且从来不尊重工人,只把其当做和机器无异的生产工具而已。

6、同时其内部也不断竞争,原来的小资产者逐渐沦为了无产阶级,但他们只想要恢复原来的生产秩序,是历史的倒退,不符合共产主义的潮流,因此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者。文章预言由于带着由产能过剩引起经济危机这一先天性不足,资本主义会很快被无产阶级推翻并消失。然而到现在100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这一切都归结于其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资本主义到处都宣示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剥削关系,导致社会充满金钱主义,社会冷漠无情,让人感受不到一丝温暖。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不断变革与发展,最终形成国家资本主义,由政府出面干预,制定经济政策,修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社会福

7、利,缓和阶级矛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以及先天性不足依然没能得到解决,经济危机发生频率越来越快,且后果越来越严重,影响范围极广,因此资本主义的最终归宿仍是一个极大的难题。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刚好可以弥补此弊端,相信其发展力量和势头总有一天会超过甚至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完善对于我国今天的社会改革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改革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没有一种万能的制度完全适合社会需要,要靠我们自身去摸索。改革就是在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不断修正阻碍社会发展的社会关系的制度,并最终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促进社会面发展。这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所必须

8、的,与我国国情相符合,改革才有创新。这也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当然资本主义并不是一无是处,甚至对社会阶段发展是无可替代的。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实现工业化,建立大工厂,极大地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成为社会阶级历史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然它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条件。资本主义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得无产阶级应运而生,并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而发展壮大并形成严密的组织关系和紧密联系。其次,资本主义工厂发展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世界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再次,资本

9、主义加强竞争鼓励创新以及后来的改革委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宝贵借鉴。然后资本主义在总体上提高了社会的福利水平的人民生活水平。最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得世界范围不断缩小,为后来的经济全球化以及“地球村”的概念产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有人批判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的行为时,文章反驳说资本主义每天都在消灭小资产阶级的财产,资本主义内部也存在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除了无产阶级外其他阶层难以存活的原因。而资产者只是购买机器,雇佣劳动进行生产,自身并没有创造价值,社会主义改造是要将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资本也就失去了

10、其阶级性。在第二章节里还抨击了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虐待,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在资本家眼里他们不过是生产工具,和机器无恙,完全没有尊重人权,是极其不道德的。无产阶级的成立不同于替他工人阶级的运动。以前的工人运动是分散无组织的,只是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不能长久。但是这些局部性的工人运动加剧了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使得各个工人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大局出发,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级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无产阶级具有超强的大局观。在谈到德国当时的

11、局势时,(来自:写论文网:党书读书报告)无产阶级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盲目地进行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而是帮助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主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划清与资本主义的界线。不盲目宣传社会主义。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主体是批判,但也肯定了其对后世的价值。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一句话,当时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社会经济基础。究其产生的原因,由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由于他们本身的生活地位,他们就以为自己是高高超乎这

12、种阶级对立之上的,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他们企图用和平方式达到目的,但历史证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暴力革命。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也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的。宣言以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作为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回顾历史,共产党自诞生到如今,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经受了多少困难的阻挡,但是,不屈的共产党人始终怀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以步步艰辛却从未停下的步伐走到现在,这个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当今社会。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再到如今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人的理论指导也在原有

13、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和丰富,共产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也将进一步指导共产党人的奋斗方向和前进道路。站在现今的社会,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无论到什么时候,共产党宣言都是最最根本的东西,是整个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发展的基石,没有它,没有基石的建筑都必将倒塌。所以,仔细研读共产党宣言仍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可以让我们从根本出发,认识和理解社会。诚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生产衍生下的社会结构、所有制关系以及政治精神也反过来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结构关系变化。站在当下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下,对于这段话我们将有更深刻的体味,贫富差距的拉大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经济实力悬殊衍生下的政治

14、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以致社会资源恶性循环一般不断走向分配的极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在社会总体物质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人民幸福指数也在不断下降。基于宣言里关于经济建设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我们认识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确衍生了许多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许多人都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质疑。作为一名共产党的拥护者,在面对这些质疑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中国特殊国情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这些问题,要实现共产主义必然需要经历一个生产力最大限度释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矛盾被不断的放大和激化,为实现物质资料的最大程度的丰富,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

15、,许多机制并未发展成熟,所以会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如果我们翻阅西方经济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今天在中国出现的矛盾问题在上个世纪也同样的出现在了西方国家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些矛盾与冲突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磨合与发展,而这个问题不断出现与不断解决的过程也将为共产主义时代的到来做下铺垫。所以,我们应该抱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克服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从中我们也吸取到调和阶级矛盾的根本途径不是暴力,而是足够丰富的社会物质资料。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克服困难,解放生产力;作为一名大学研究生,从自身出发,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自身的进步会回归到终极意义上来,那就是智能的进步,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