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系统 (管理会计学)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9776026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成本系统 (管理会计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标准成本系统 (管理会计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标准成本系统 (管理会计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标准成本系统 (管理会计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标准成本系统 (管理会计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成本系统 (管理会计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成本系统 (管理会计学)(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标准成本系统,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标准成本系统的含义及作用。 2.解释如何制订单位标准。 3.掌握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基本方法 4.解释如何利用差异分析进行控制。 5.掌握先进制造环境下对标准成本系统的评价。,101 概述,1011 标准成本系统的含义与特点 所谓标准成本法(standard costing),也叫标准成本会计(standard cost accounting),是以科学方法预计良好工作效率下产品所应发生的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定期比较,以显示成本差异的原因,并就重大的差异事项及时采取纠正的行动,以控制成本。 标准成本系统:包括了标准成本的制定、差

2、异的分析、差异的处理等三个组成部分的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统,而不单纯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101 概述(续1),标准成本制度与预算管理的共同之处 二者都是面向未来,对在一系列给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算,都是企业控制的工具,都通过将实际结果和标准或预算对比,并采取适当的方法纠正偏差来实现控制。 不同之处在于: 标准反映的是单位成本,而预算反映的是计划总成本,另外,标准成本一般只适用于生产作业是反复进行且产量可以计量的情况,而预算则适用于所有的职能部门,不管其产量能否计量。,101 概述(续2),10.1.2 标准成本系统的作用 : 作为计划工具。 作为成本控制的工具。 产品定价基础。,10.

3、2 标准成本的制定,1021 标准的分类 在制定标准成本的过程中,有三种类型的标准可供考虑: 1. 基本的标准(Basic Standards) 2.正常的标准(Normal Standards) 3. 理想的标准(Ideal Standards),10.2.2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1.直接材料的数量标准 直接材料数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和正常经营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 。 2.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是指产品生产过程所需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包括材料的买价(扣除折扣)和采购费用(含运杂费等)。 在分别确定直接材料的标准数量和标准价格后,可用以下

4、公式计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材料数量标准材料标准价格),10.2.3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数量”标准和直接人工“价格”标准。直接人工“数量”标准是指标准工时;直接人工“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 1.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 2.直接人工的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某作业)预计直接人工工资总额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总时数 在分别确定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和标准工资率之后,可用以下公式计算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各项作业标准工时数量相应的标准小时工资率),10.2.4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也包括“数量”标准

5、和“价格”标准,价格标准称为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通常按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分别计算。 1.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每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单位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每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每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单位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每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0.3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不相符的差额就是成本差异(cost variance)。可

6、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差异分别进行系统的分析,借以查明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者,以便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有利差异、消除不利差异提供重要信息。,10.3.1 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模式,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称为成本差异。如果实际投入成本低于标准投入成本,所形成的差异为有利差异(Favorable Variance),表示成本的节约;反之,若实际投入成本高于标准投入成本,所形成的差异成为不利差异(Unfavorable Variance),表示成本的浪费。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又可分解为两个因素,即价格差异和效率差异。,10.3.1 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模式(续1)

7、,价格差异(Price Variance),是由实际价格和标准价格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其计算建立在实际投入数量的基础上,计算公式如下: 价格差异(实际投入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投入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投入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用于直接人工差异时,价格差异通常被称为工资率差异。,10.3.1 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模式(续2),数量差异( Usage Variance),是由于实际投入量和标准投入量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其计算建立在标准价格的基础之上,计算公式如下: 数量差异(实际投入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投入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投入数量-标准投入量)标准价格 用于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差异时,数

8、量差异通常被称为效率差异(efficiency variance)。,10.3.1 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模式(续3),总差异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之和: 总差异价格差异+效率差异 (AP-SP)AQ+(AQ-SQ)SP (APAQ)- (SPAQ)+ (SPAQ)- (SPSQ) (APAQ)- (SPAQ)+ (SPAQ)- (SPSQ) (APAQ)- (SPSQ) 其中:AP代表实际价格,AQ代表投入的实际耗用数量,SP代表标准单位价格,SQ代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投入数量。计划或预计的标准成本就是SPSQ,实际投入成本就是APAQ。,10.3.2 直接材料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直接材料差异的计

9、算 (1)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偏离标准用量所形成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部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SPAQ) - (SPSQ) (AQ - SQ) SP 其中: AQ代表投入的实际耗用数量,SP代表标准单位价格,SQ代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投入数量。,10.3.2 直接材料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续1),(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指因直接材料实际价格偏离其标准价格形成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部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APAQ) - (SPAQ) (AP - SP) AQ 其中: AP代表实际价格,AQ代表投入的实际耗用

10、数量,SP代表标准单位价格。,10.3.2 直接材料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例10-1: 可计算分析如下: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AQ - SQ) SP (119610-10000)2.00 3938U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AP - SP) AQ (1.93-2.00)11969 838F,10.3.2 直接材料差异的计算与分析,2.直接材料差异的分析与报告 直接材料成本的不利差异3100元,包括了有利的价格差异838元和不利的数量差异3938元。对于产生这些差异的责任,还要进一步分析。,10.3.3 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 (1)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指因生产单

11、位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偏离其预定的标准工时所形成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SPAQ) - (SPSQ) (AQ - SQ) SP 其中: AQ代表投入的实际耗用人工时数,SQ代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时数,SP代表标准工资率。,10.3.3 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续1),(2)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是指因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偏离其预定的标准工资率而形成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APAQ) - (SPAQ) (AP - SP) AQ 其中: AP代表实际工资率,SP代表标准工资率,AQ代表投入的实际人工时数。

12、 为了说明直接人工差异,现举例如下:,10.3.3 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续2),例10-2: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AQ - SQ) SP (3850-4000)9.00 1350F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AP - SP) AQ (9.00-10.00)3850 3850U,10.3.3 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续3),2.直接人工差异的分析与报告 直接人工成本的不利差异2500元,是由直接人工效率的有利差异1350员和直接人工工资率的不利差异3850元组成的。对于此二者的形成原因,还要做进一步分析。,10.3.4 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 (1)变动制造费

13、用耗费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指因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偏离其标准分配率而形成的变动制造费用差异部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2)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指因生产单位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偏离预定的工时而形成的变动制造费用差异部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0.3.4 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续1),例10-3 假设嘉盛公司10月份生产产品700件,实际使用人工7200小时,本月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6264元,固定制造费用11480元。变动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14、为0.8元/小时,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每件10小时。 其变动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分析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626472000.87(元/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0.87-0.8)7200504(元)(U)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200-7000)0.8160(元)(U),10.3.4 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续2),2.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分析与报告 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可能是由于变动制造费用的各个组成项目的实际发生额的变化造成的。而这些费用项目的发生额的变化,可能源于该项目的价格变动,也可能源于该项目的消耗量的变动。一般,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不可控制的,而耗用量的因素,则是可控

15、的。所以,对于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必须区分不同费用项目及所属的责任部门,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归属责任。,10.3.5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固定制造费用与变动制造费用不同,其内容主要与生产能力的形成及生产过程的正常维护相联系。在一定的生产活动量水平内,生产量水平发生变化,固定制造费用一般变化不大。所以对于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可不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其差异分析中不计算效率差异,把实际的固定制造费用同预算的固定制造费用相比较,揭示固定制造费用的支出差异。,10.3.5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续1),例10-4 沿用本章例10-3资料,嘉盛公司10月份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总

16、额是11520元,实际发生额为11480元。对于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的企业,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如 下: 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 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 ( 11480 ) 预算的固定制造费用( 11520 )支出差异(11480-11520)40F,10.3.5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续2),1.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 (1)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也称为预算差异,是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与其预算额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额,10.3.5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续3),(2)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是指因生产能力的实际利用程度偏离在确定费用分配基础时选定的标准总生产能力所形成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