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775981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分析指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由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严重缺失,导致了严重的劳资冲突、环境污染和社会信任危机。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愈发凸显以及社会期望的提升,使得企业解决社会责任问题变得十分急迫。人们希望企业能够承担起责任,以符合社会期望的方式去追求商业成功,维护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因此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分析指标就十分必要。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分析指标企业

2、履行社会责任是其价值和文化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不可或缺和无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如安全生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慈善捐赠问题等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因此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及时客观地向社会大众披露相关信息。一、企业的社会责任1924年美国的谢尔顿在全世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公司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由于在此之前资本主义的竞争都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造成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频繁出现,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逐渐认识到企

3、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考虑到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协调性。企业必须处理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个问题的研究,大体分为两派:一元社会责任观学派和多元社会责任观学派。一元社会责任观以美国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密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向社会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物质产品和劳务。这种观点在国际上也被称为“古典观”或“纯经济观”。多元社会责任观与一元社会责任观相对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倾向于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远不止于追求利润,企业应该有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富有同情心,不能一味地追求企业自身经济上的得失,而应该更多地在增进社会福利方面作出应有

4、的贡献。二、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指标以前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指标是以企业经济责任分析为核心,忽视了企业的环境保护、社会道德等分析。这不但使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指标的决策不科学,而且很可能带来企业因没有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而被停业整改甚至终止经营的巨大风险。有许多按以前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指标得出较好结果的企业一夜之间倒闭的案例,就是以前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财务指标的致命缺陷,这种致命缺陷直接导致单纯依赖经济责任财务指标所进行得财务分析不严谨。因而构建一套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十分有必要,该套指标极有可能进一步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使依赖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的相关决策更科学。以前评价企业

5、责任的财务指标以前的财务分析指标是单纯追求企业经济责任方面的财务分析。有的专家认为,财务分析是为满足与企业相关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而对会计核算信息进行加工深化的一门科学。与企业相关的不同利益集团为了满足各自不同的经济利益,依赖于不同的信息给与决策支持。这一点在相关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已取得共识。这种共识形成了以分析企业经济责任指标为核心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1.从以前经济责任衡量指标来看,对表现企业经济责任的业绩指标进行归类主要有:传统的收益衡量指标。核心指标有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等。剩余收益衡量指标。核心指标有经济利润、现金附加值和经济增加值等。剩余收益组成衡量指标。核心指标有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加折

6、旧和摊销、税后净经营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等。以市场为基础的衡量指标。核心指标是全部股东回报率、市场附加值、超额回报和未来增长价值等。现金流量衡量指标。其核心指标有经营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和现金回报率等。2.从以前经济责任衡量指标来看,反映企业对不同利益集团的经济责任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企业对投资者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等。企业对债权人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等。企业对政府的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销售利税率、资产纳税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等。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指标,

7、包括资本增值额、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以上的财务分析是企业经济责任财务分析,并以企业完成经济责任的好坏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评价企业法律责任的财务指标企业法律责任的财务指标是评价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情况,其指标主要有:1.工资支付率。工资支付率是企业已付工资总额与应付工资总额的比值,反映企业对国家相关劳动法规的遵守情况,该比值越大越好。其计算公式为:工资支付率=已付工资总额/应付工资总额。2.社保提取率。国家对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社保提取率为企业已提取的社会保障基金与按相关法律规定应提取的社保基金的比值。按相关法律规定应提取的社保基金该指标用来反

8、映企业对国家相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该指标值越大越好。其计算式是:社保提取率=已提取社会保障基金/应提取社会保障基金。3.法定福利支付率。法定福利支付率是指按相关法律政策规定职工享有的医疗卫生、困难补助等福利。法定福利支付率为企业已支付的法定福利与按职工工资总额和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法定福利总额之比,该指标值越高越好。其计算公式是:法定福利支付率=以提法定福利/法定福利总额。4.社保支付率。社保支付率为企业已向社会保障机构支付的社保基金与应交社会保障基金之比。该指标反映企业是否有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其指标值越大越好。其计算式为:社保支付率=已付社保基金/应付社保基金。5.小时工资

9、率。小时工资率是指企业某一员工的月工资额与月工作小时数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企业是否执行企业所在地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规定。其计算公式为:小时工资率=某职工月工资额/该职工月工作小时数。6.税款上缴率。税款上缴率是用来分析企业是否有挤占挪用国家税款的违法行为,是企业已缴纳税款与应缴纳税款的比值,该比值越大越好,表明企业的税收法律责任好。其计算公式为:税款上缴率=已交纳税款/应缴纳税款。评价企业环保责任的财务指标企业的环保责任要求企业一方面要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另一方面要求企业承担治理由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相关费用。依据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设置反映企业持续发展的

10、指标主要有:1.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为企业主要材料消耗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企业生产对材料的消耗强度,指标值越小表明企业对材料的节约。计算式为: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主要材料消耗量/主营业务收入。2.单位收入耗能量。单位收入耗能量为企业能源消耗量与营业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企业生产对能源的消耗强度,指标值越小越好。计算式为:单位收入耗能量=企业能源消耗量/营业收入。3.单位收入耗水量。单位收入耗水量为企业水资源消耗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企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强度,指标值越小越好。计算式为:单位收入耗水量=水资源消耗量/企业收入总额。4.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

11、源消耗量。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为企业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企业生产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强度,指标值越小越好。计算式为: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主营业务收入。5.单位收入排废量。单位收入排废量为企业未达标三废排放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企业对人类生存环境所承担的生态责任,指标值越小表明企业对社会责任感越强。其计算式为:单位收入排废量=企业未达标三废排放量/主营业务收入。6.环保投资率。环保投资率为企业环保设备净值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该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越有责任感。其计算式为:环保投

12、资率=环保设备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其他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指标评价企业对国家和社会承担责任的指标有: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纳税贡献率、就业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投入比率等。另外,评价企业对社会慈善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社会责任的指标有:捐赠收入比率、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员工工资增长率等。三、总结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指标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就可以得出各自的财务分析指标。这些各种各样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已经从某些程度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必须快速提高核心竞争力,其竞争范围也越来越大。目前国

13、际社会已经出台了众多的有关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雇员权益等方面的标准,如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SA8000等。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得以长久发展就必然要遵守竞争准则,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吸引人才企业积极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员工的权益受到了保障,在这样的企业氛围中工作,员工会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使他们能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工作,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同时企业良好的声誉也吸引着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使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有助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在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保护等社会责任方面下工夫,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一旦企业积极的形象赢得了公

14、众的认可,那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会大大提升。因此,企业能否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如重视股东的权益、劳动者的人权、消费者的权益、环保的影响、社区的参与、财务信息的披露以及对利害关系的责任等。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一、国外文献综述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David)发表为题为社会经济会计(SocialEconomicAccounting)一文,首次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一词,阐述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内涵

15、,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随着现代社会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责任会计受到理论界、会计职业团体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发达国家,如美、英、法、德、日本等,建立了社会责任会计,并作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社会责任会计仅有30多年历史,但国外研究仍取得了丰硕成果,具体概括如下:1、关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1980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SC)出版了公司报告一书,鼓励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之外,还需增编增值报告、就业报告、公司前景表、公司目标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股东以外的关心企业的社会各界的信息需要。1982年,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专家小组(GEISA)提出了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准则草案,该草案就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披露提出了较广泛的建议,在建议中要求跨国公司提供财务和非财务方面的诸多信息。1987年,在欧洲财经会计联合会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就建议企业应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1997年,西蒙等人编著的构建公司受托责任一书,以企业实施社会报告程序的案例形式全面介绍了社会和道德会计、审计与报告(socialandEthicalAccounting.AuditingandReporting,SEAAR)的理论与实务,初步建立了一个社会和道德报告的五步骤模型。XX年12月12日,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