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的材料力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743442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版本的材料力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不同版本的材料力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不同版本的材料力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不同版本的材料力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不同版本的材料力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同版本的材料力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版本的材料力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不同版本的材料力学A式中F为该横截面的轴力,A为横截面面积。N正负号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公式的适用条件:杆端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即只适于轴向拉杆件;适用于离杆件受力区域稍远处的横截面;杆件上有孔洞或凹槽时,该处将产生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横截面上应力分布很不均匀;截面连续变化的直杆,杆件两侧棱边的夹角?200时拉压杆件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为平均分布,其计算公式为全应力p?cos?(3-2)?正应力?cos2?切应力1?sin2?2式中?为横截面上的应力。正负号规定:由横截

2、面外法线转至斜截面的外法线,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对脱离体内一点产生顺时针力矩的?为正,反之为负。两点结论:当?00时,即横截面上,?达到最大值,即?。当?=900?max900=0。当?450时,即与杆轴成450的斜截面上,?达到最大值,即?(?)max?212拉杆的应变和胡克定律变形及应变杆件受到轴向拉力时,轴向伸长,横向缩短;受到轴向压力时,轴向缩短,横向伸长。如图3-2。图3-2轴向变形?l?l?l轴向线应变横向变形?b?b?b?l11?l横向线应变?b正负号规定伸长为正,缩短为负。b胡克定律当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E?或用轴

3、力及杆件的变形量表示为FNl(3-6)?l?EA式中EA称为杆件的抗拉刚度,是表征杆件抵抗拉压弹性变形能力的量。公式(3-6)的适用条件:(a)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工作,即?;p(b)在计算?l时,l长度内其N、E、A均应为常量。如杆件上各段不同,则应分段计算,求其代数和得总变形。即nNili(3-7)?l?i?1EiAi(3)泊松比当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即?(3-8)?许用应力材料正常工作容许采用的最高应力,由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求得。塑性材料?=?s;脆性材料?=?bnsnb其中n,n称为安全系数,且大于1。sb强度条件:构件工作时的最大工作应力不得超

4、过材料的许用应力。对轴向拉伸杆件N?A按式可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确定许克载荷等三类强度计算。切应力互等定理受力构件内任意一点两个相互垂直面上,切应力总是成对产生,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同时垂直指向或者背离两截面交线,且与截面上存在正应力与否无关。纯剪切单元体各侧面上只有切应力而无正应力的受力状态,称为纯剪切应力状态。切应变切应力作用下,单元体两相互垂直边的直角改变量称为切应变或切应变,用表示。剪切胡克定律在材料的比例极限范围内,切应力与切应变成正比,即?G?(3-10)?式中G为材料的切变模量,为材料的又一弹性常数,其数值由实验决定。Ip式中I为该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为欲求的点至圆心的距

5、离。p圆截面周边上的切应力为?max?T(3-13)Wt式中Ip称为扭转截面系数,R为圆截面半径。RWt?切应力公式讨论切应力公式和式适用于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小变形时的等圆截面直杆;对小锥度圆截面直杆以及阶梯形圆轴亦可近似应用,其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极惯性矩Ip和扭转截面系数Wt是截面几何特征量,计算公式见表3-3。在面积不变情况下,材料离散程度高,其值愈大;反映出轴抵抗扭转破坏和变形的能力愈强。因此,设计空心轴比实心轴更为合理。强度条件圆轴扭转时,全轴中最大切应力不得超过材料允许极限值,否则将发生破坏。因此,强度条件为等圆截面直杆式中?为材料的许用切应力。?max?(3-14)对?T?W

6、t?max中性层的曲率与弯矩的关系1M(3-16)?EIz式中,?是变形后梁轴线的曲率半径;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I是横截面对中性轴Z轴的惯性矩。E横截面上各点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MyIZ(3-17)式中,M是横截面上的弯矩;I的意义同上;y是欲求正应力的点到中性轴的距离Z最大正应力出现在距中性轴最远点处式中,Iz称为抗弯截面系数。对于ymax?max?MmaxM?ymax?maxIzWzzWz?h?b的矩形截面,W;对于直径为D的圆形截面,d1?3;对于内外径之比为?bh2Wz?Da?D632的环形截面,Wz?32D3(1?a4)。若中性轴是横截面的对称轴,则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数值相等,若

7、不是对称轴,则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数值不相等。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梁的最大工作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其表达式为M?max?max?Wz对于由拉、压强度不等的材料制成的上下不对称截面梁,其强度条件应表达为M?lmax?maxy1?t?Iz?ymax?Mmaxy2?c?Iz式中,?,?分别是材料的容许拉应力和容许压应力;y,y分别是最大拉应力点和最大压应力点距中性轴的距离。梁的切应力?QSz?Izbzz式中,Q是横截面上的剪力;S?是距中性轴为y的横线与外边界所围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I是整个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b是距中性轴为y处的横截面宽度。矩形截面梁切应力方向与剪力平行,大小沿截面宽度

8、不变,沿高度呈抛物线分布。切应力计算公式?6Q?h2?3?y2?bh4工字形截面梁切应力主要发生在腹板部分,其合力占总剪力的9597%,因此截面上的剪力主要由腹板部分来承担。切应力沿腹板高度的分布亦为二次曲线。计算公式为?(3-23)Q?Bb?h222?H?h?y2?Izb?82?4?近似计算腹板上的最大切应力:?max?Fsd为腹板宽度h1为上下两翼缘内侧距1圆形截面梁最大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上,其大小为切应力强度条件梁的最大工作切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许用切应力,即式中,Q是梁上的最大切应力值;S?max?max?(3-26)QmaxSz?max?Izbzmaxmaxzmax是中性轴一侧面积对中

9、性轴的静矩;I是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b是?max处截面的宽度。对于等宽度截面,?发生在中性轴上,对于宽度变化的截面,?不一定发生在中性轴上。QA,即Q?A剪切的实用计算名义切应力:假设切应力沿剪切面是均匀分布的,则名义切应力为剪切强度条件:剪切面上的工作切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许用切应力?挤压的实用计算名义挤压应力假设挤压应力在名义挤压面上是均匀分布的,则?bs?Pbs?bs?Abs式中,Abs表示有效挤压面积,即挤压面面积在垂直于挤压力作用线平面上的投影。当挤压面为平面时为接触面面积,当挤压面为曲面时为设计承压接触面面积在挤压力垂直面上的投影面积。挤压强度条件挤压面上的工作挤压应力不得超过材

10、料的许用挤压应力?bs?P?bs?Abs1,变形计算圆轴扭转时,任意两个横截面绕轴线相对转动而产生相对扭转角。相距为l的两个横截面的相对扭转角为(rad)()lT?dxGIP若等截面圆轴两截面之间的扭矩为常数,则上式化为Tl(rad)()?GIP图式中GI称为圆轴的抗扭刚度。显然,P?的正负号与扭矩正负号相同。公式的适用条件: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的等截面圆轴,即?P;在长度l内,T、G、IP均为常量。当以上参数沿轴线分段变化时,则应分段计算扭转角,然后求代数和得总扭转角。即?i?1nTili(rad)()GiIPi当T、IP沿轴线连续变化时,用式()计算?。2,刚度条件扭转的刚度条件圆轴最大的单

11、位长度扭转角?max不得超过许可的单位长度扭转角?max?,即(rad/m)()Tmax?GIP2,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在分析纯弯曲梁的正应力时,得到弯矩与曲率的关系1M?EI对于跨度远大于截面高度的梁,略去剪力对弯曲变形的影响,由上式可得1M?x?xEI利用平面曲线的曲率公式,并忽略高阶微量,得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即将上式积分一次得转角方程为?M?x?EIM?x?dx?CEI再积分得挠曲线方程?M?x?dx?dx?Cx?DEI?式中,C,D为积分常数,它们可由梁的边界条件确定。当梁分为若干段积分时,积分常数的确定除需利用边界条件外,还需要利用连续条件。3,梁的刚度条件限制梁的最大挠

12、度与最大转角不超过规定的许可数值,就得到梁的刚度条件,即max?,max?3,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应变能1F?l2FNl当杆件的横截面面积A、轴力FN为常量时,由胡克定律?l?EA在线弹性范围内,由功能原理得V?W?FNl,可得V?2EA1杆单位体积内的应变能称为应变能密度,用V?表示。线弹性范围内,得V?24,圆截面直杆扭转应变能在线弹性范围内,由功能原2Vr?W?1Me?2Tl将Me?T与?GIP图T2l代入上式得Vr?2GIP根据微体内的应变能在数值上等于微体上的内力功,得应变能的密度Vr:5,梁的弯曲应变能在线弹性范围内,纯弯曲时,由功能原理得1Vr?r21Me?2M2lMl将Me?M与?代入上式得V?2EIEIV?W?图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弯矩沿轴线变化,此时,对于微段梁应用式,积分得全梁的弯曲应变能V?,即V?lM2?x?dx2EI2截面几何性质的定义式列表于下:Iy?IyC?a2AIz?IzC?b2A静矩:平面图形面积对某坐标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